河北省东秦皇岛市昌黎县五峰山韩文公祠,坐落在碣石山仙台顶东侧五峰山平斗峰前半山腰一块平台上,西南距昌黎县城7.5公里。
昌黎境内的韩文公祠最早建于城内。其方位北临古塔,西南角通城西门,南与县治二百步相望。始建时间历来存疑,一说为宋元丰七年(1084年),另一说为元末。洪武六年(1373年)县丞李良因旧址重建。后来韩文公祠迁建于城内东北隅(今县委机关院内东南角),迁建的起始时间,一说为洪武四年(1371年),一说为嘉靖五年(1526年)。孰是孰非,有待进一步考证。
范志完在任山海关山石道时,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由卢龙谒孤竹城古迹归来,途经昌黎瞻仰韩文公祠,登临碣石山。他见到碣石山中五峰山一带“海阔天空,山灵水秀”。“亲拜韩文公祠,观文公庙堂,瞻礼其遗像”。了解到“其邑为昌黎,乃文公之故里”,范志完寻访了韩愈后裔韩祚昌、韩学贤及子侄韩法祖、韩养性。于是,由范志完主持,在五峰山平斗峰前圆通寺旁建成又一座韩文公祠。随后应邀为《昌黎县韩氏家谱》撰序。当年的韩文公祠进深一间,面宽三间,硬山顶正殿一座,内塑有韩愈泥像。庙后峭壁上镌刻“泰山北斗”、“五峰环翠”八个大字。每字高约60厘米,宽40厘米,还凿修了“范公洞”。这座韩文公祠历经康熙十年至十三年(1671年——1674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等数次重修。
五峰山韩文公祠也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进行重要革命实践活动的地方。1919年夏,他在这里撰写了《再论问题与主义》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两篇宣传马克思学说的论著。同时,还撰写了《五峰山游记》、《山中即景》等游记和山景诗。1924年5月,他遭到北洋军阀政府通缉,他化妆由北京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到五峰山避难,居住在韩文公祠,躲避了反动军警的追捕。并在这里接受党中央的派遣,到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和赤色工会国际大会。
五峰山韩文公祠因年久失修,加之无人看管,到1948年坍塌倒毁,梁架檀木被人拆除,仅剩房屋基址。为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缅怀李大钊同志,1985年昌黎县政府多方集资进行修复,1987年7月30日竣工,基本恢复了原貌。在李大钊居住过的客厅墙壁上,镶嵌着重修时发掘出的范志完《游水岩歌》等诗碑及戴克昌绘制的《昌黎风景图》碑刻。同时,在五峰山前的界石岭上树起了高达4米许的李大钊全身汉白玉塑像。五峰山韩文公祠被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门设有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陈列馆。
2000年,五峰山韩文公祠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