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公祠建设
1)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al ancestral temples
公祠建设
2)  ancestral temple architecture
祠堂建筑
1.
In addi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aesthetical idiosyncrasy of Hui ancestral temple architecture from architectural materials, structural and decorative angles, and discusses the aesthetica.
本文首先从历史考证的角度分析泉州传统建筑的起源与演变,进而从泉州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分析了泉州回族祠堂建筑形式的特色以及回族文化亲和团结的内涵。
3)  Temple Architecture
祠庙建筑
4)  reconstruction of ancestral temples
祠堂重建
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the author analys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cestral temples in the light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concludes that it is not a simple social behaviour.
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从社会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发现祠堂重建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行为,而是社会经济发展与权力博弈的产物。
5)  Lord Bao's Memorial Temple
包公祠
6)  Jinci Park
晋祠公园
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lage in Jinci Park,Shanxi Province
山西晋祠公园藻类植物的初步研究
补充资料:五蜂山韩文公祠

河北省东秦皇岛市昌黎县五峰山韩文公祠,坐落在碣石山仙台顶东侧五峰山平斗峰前半山腰一块平台上,西南距昌黎县城7.5公里。

昌黎境内的韩文公祠最早建于城内。其方位北临古塔,西南角通城西门,南与县治二百步相望。始建时间历来存疑,一说为宋元丰七年(1084年),另一说为元末。洪武六年(1373年)县丞李良因旧址重建。后来韩文公祠迁建于城内东北隅(今县委机关院内东南角),迁建的起始时间,一说为洪武四年(1371年),一说为嘉靖五年(1526年)。孰是孰非,有待进一步考证。

范志完在任山海关山石道时,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由卢龙谒孤竹城古迹归来,途经昌黎瞻仰韩文公祠,登临碣石山。他见到碣石山中五峰山一带“海阔天空,山灵水秀”。“亲拜韩文公祠,观文公庙堂,瞻礼其遗像”。了解到“其邑为昌黎,乃文公之故里”,范志完寻访了韩愈后裔韩祚昌、韩学贤及子侄韩法祖、韩养性。于是,由范志完主持,在五峰山平斗峰前圆通寺旁建成又一座韩文公祠。随后应邀为《昌黎县韩氏家谱》撰序。当年的韩文公祠进深一间,面宽三间,硬山顶正殿一座,内塑有韩愈泥像。庙后峭壁上镌刻“泰山北斗”、“五峰环翠”八个大字。每字高约60厘米,宽40厘米,还凿修了“范公洞”。这座韩文公祠历经康熙十年至十三年(1671年——1674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等数次重修。

五峰山韩文公祠也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进行重要革命实践活动的地方。1919年夏,他在这里撰写了《再论问题与主义》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两篇宣传马克思学说的论著。同时,还撰写了《五峰山游记》、《山中即景》等游记和山景诗。1924年5月,他遭到北洋军阀政府通缉,他化妆由北京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到五峰山避难,居住在韩文公祠,躲避了反动军警的追捕。并在这里接受党中央的派遣,到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和赤色工会国际大会。

五峰山韩文公祠因年久失修,加之无人看管,到1948年坍塌倒毁,梁架檀木被人拆除,仅剩房屋基址。为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缅怀李大钊同志,1985年昌黎县政府多方集资进行修复,1987年7月30日竣工,基本恢复了原貌。在李大钊居住过的客厅墙壁上,镶嵌着重修时发掘出的范志完《游水岩歌》等诗碑及戴克昌绘制的《昌黎风景图》碑刻。同时,在五峰山前的界石岭上树起了高达4米许的李大钊全身汉白玉塑像。五峰山韩文公祠被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门设有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陈列馆。

2000年,五峰山韩文公祠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