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ay of metropolitaniza
都市化方式
3) patterns of cultural metropolis
文化都市模式
4) Urban cube
都市立方
5) Projet Urbain
《都市方案》
1.
The Typology of Urban Parcellation——On Davis Mangin & Philippe Panerai' s Projet Urbain
地块划分的类型学——评大卫·芒冉和菲利普·巴内瀚的《都市方案》
6) urbanization
[英][,ə:bənai'zeiʃən] [美][,ɝbənɪ'zeʃən]
都市化
1.
Urbanization and mosquito-borne diseases;
都市化与蚊媒病(英文)
2.
Matsuri (Festival) and the Challenge of Urbanization;
祭典(节日)与都市化的挑战
3.
Urbanizatio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都市化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补充资料:都市化
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都市型转化的过程。亦称城市化或城镇化。
都市化过程 包括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 3个方面:①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②人口向都市地区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③社会生活向都市性状态转变,都市生活方式扩展到其他领域;人际间的血缘、亲缘关系削弱,业缘关系强化。这3 个方面综合的空间形式是都市地域的扩大、市镇数目的增多和都会地区的出现。
都市化的过程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从扩展的方式来看,有连续型和跳跃型。连续型指都市的离心扩展与市区保持接壤的状态,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的发展方式,即都市逐渐扩大新区域。跳跃型指都市在扩展过程中出现空间上与中心市区间离、功能上又与之保持联系的新区域的发展方式,如卫星城镇。从扩展的推力来看,有自力型和外力型。自力型指都市的扩展与新城的建立主要依靠本地内部的力量,即用本地区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逐渐推进。外力型指都市的扩展、新城的建立主要依靠本地区以外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依靠外力发展都市区域,推进的速度一般比较快,但外力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生活方式的转变来看,有扩散型和强化型。扩散型指随着都市的扩展,都市生活方式通过各种媒介影响邻近或较远的农村地区,使农村生活方式逐渐向都市生活方式转变。强化型指都市区域特别是新建区域社会生活都市性状态的增强或加剧。
都市化的测度指标 因研究者的角度不同,都市化的测度指标也不相同。常用的有:主要指标法与综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都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指标,以说明都市化状态的方法。都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都市化测度指标,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国际上一般认为,市镇人口占全国或地区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0%以上为都市化高度发展状态;达到40%以上为都市化中等发展状态;达到20%以上为一般发展状态;在20%以下则为都市化低水平状态。土地利用指标是以土地的使用和地域范围说明都市化水平。测度的方法主要是统计一定时期内非都市用地变为都市用地的比率,都市化的水平与这一比率成正比。
综合指标法即选用与都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说明都市化水平。综合指标一般包括人口比重、都市面积、工业产品率、年度财政收入比率、商业销售额、各类产业的人口结构、管理人口率等。都市区位学指标也是一种说明都市水平的综合指标。社会学家P.A.索罗金将都市和农村相比较,提出了都市性的程度的测定指标,包括职业、环境、社区、异质与同质、社会流动、社会互动体系等方面。经过对多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都市性程度,这是测定农村社会向都市社会过渡的主要尺度。
都市化形成的原因 都市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近代工业化的直接产物。近代都市是在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的。工业革命所解放出来的生产力,将社会生产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产生了大批新兴工业,人口被大量地吸收到工业中来。工业的发展,使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旧城市不断改造、扩大,新的市(镇)大批出现。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一个多世纪,是都市化过程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过程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至今还在继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都市化过程进入一个新阶段:都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都市化与现代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除了上述基本原因之外,都市特别是大都市的吸引力也是推动都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都市职业种类繁多,可容纳更多的求职者,并提供各种职业选择的机会;服务设施比较齐全,经济待遇和服务质量一般高于农村;娱乐活动多样化,精神生活丰富多采;交通方便,信息广泛,社交机会多;社会流动快,有助于满足人们的各种追求;生活方式多样化,更具有吸引力等等。这些因素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都市聚集。
都市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都市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带动整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地步,带来人与人相互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变化,促进生活方式的变迁,改变家庭的结构和职能,使其更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都市化对于文化、教育、语言、宗教、伦理和社会心理等,也具有重大的影响。都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都市化也带来各种新的问题,如住房、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郊区化,有人称之为逆都市化现象。在郊区化过程中,人口、住宅、工作地点往市区外分散,避免市区日益增大的压力。郊区化现象并没有改变都市化的趋势。
中国的都市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都市化的进程。中国的都市化是在"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指导下进行的。根据198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1990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提供的数据,可知1949年以后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情况(表1)。
中国城镇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10.6%,增加到1990年的26.2%。全国城市总数1953年为166个,1987年增加到381个。
中国的都市化具有以下3个比较明显的特点:①多数地区的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向工业型经济转变比较缓慢;②社会生活向都市性状态的转变比较缓慢;③都市人口比重较低。根据1990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和1990年《世界人口数据表》(美国人口咨询局编)提供的数据中国城镇人口的比重远低于世界各发达国家(见表2),城镇人口增长出现大起大落现象。1950~1957年,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上升快;1958年大批工业畸形发展,农村人口涌进城镇。1960年,城镇人口比重激增到19.7%。60年代初,工农业生产严重失调,加之自然灾害,动员大批城镇人口返回农村。1960~1963年,城镇人口减少1400余万。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下乡人数达1000多万。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兴起对城镇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并转向非农业生产,这是都市化进程中的新因素。
都市化过程 包括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 3个方面:①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②人口向都市地区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③社会生活向都市性状态转变,都市生活方式扩展到其他领域;人际间的血缘、亲缘关系削弱,业缘关系强化。这3 个方面综合的空间形式是都市地域的扩大、市镇数目的增多和都会地区的出现。
都市化的过程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从扩展的方式来看,有连续型和跳跃型。连续型指都市的离心扩展与市区保持接壤的状态,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的发展方式,即都市逐渐扩大新区域。跳跃型指都市在扩展过程中出现空间上与中心市区间离、功能上又与之保持联系的新区域的发展方式,如卫星城镇。从扩展的推力来看,有自力型和外力型。自力型指都市的扩展与新城的建立主要依靠本地内部的力量,即用本地区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逐渐推进。外力型指都市的扩展、新城的建立主要依靠本地区以外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依靠外力发展都市区域,推进的速度一般比较快,但外力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生活方式的转变来看,有扩散型和强化型。扩散型指随着都市的扩展,都市生活方式通过各种媒介影响邻近或较远的农村地区,使农村生活方式逐渐向都市生活方式转变。强化型指都市区域特别是新建区域社会生活都市性状态的增强或加剧。
都市化的测度指标 因研究者的角度不同,都市化的测度指标也不相同。常用的有:主要指标法与综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都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指标,以说明都市化状态的方法。都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都市化测度指标,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国际上一般认为,市镇人口占全国或地区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0%以上为都市化高度发展状态;达到40%以上为都市化中等发展状态;达到20%以上为一般发展状态;在20%以下则为都市化低水平状态。土地利用指标是以土地的使用和地域范围说明都市化水平。测度的方法主要是统计一定时期内非都市用地变为都市用地的比率,都市化的水平与这一比率成正比。
综合指标法即选用与都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说明都市化水平。综合指标一般包括人口比重、都市面积、工业产品率、年度财政收入比率、商业销售额、各类产业的人口结构、管理人口率等。都市区位学指标也是一种说明都市水平的综合指标。社会学家P.A.索罗金将都市和农村相比较,提出了都市性的程度的测定指标,包括职业、环境、社区、异质与同质、社会流动、社会互动体系等方面。经过对多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都市性程度,这是测定农村社会向都市社会过渡的主要尺度。
都市化形成的原因 都市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近代工业化的直接产物。近代都市是在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的。工业革命所解放出来的生产力,将社会生产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产生了大批新兴工业,人口被大量地吸收到工业中来。工业的发展,使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旧城市不断改造、扩大,新的市(镇)大批出现。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一个多世纪,是都市化过程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过程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至今还在继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都市化过程进入一个新阶段:都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都市化与现代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除了上述基本原因之外,都市特别是大都市的吸引力也是推动都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都市职业种类繁多,可容纳更多的求职者,并提供各种职业选择的机会;服务设施比较齐全,经济待遇和服务质量一般高于农村;娱乐活动多样化,精神生活丰富多采;交通方便,信息广泛,社交机会多;社会流动快,有助于满足人们的各种追求;生活方式多样化,更具有吸引力等等。这些因素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都市聚集。
都市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都市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带动整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地步,带来人与人相互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变化,促进生活方式的变迁,改变家庭的结构和职能,使其更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都市化对于文化、教育、语言、宗教、伦理和社会心理等,也具有重大的影响。都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都市化也带来各种新的问题,如住房、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郊区化,有人称之为逆都市化现象。在郊区化过程中,人口、住宅、工作地点往市区外分散,避免市区日益增大的压力。郊区化现象并没有改变都市化的趋势。
中国的都市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都市化的进程。中国的都市化是在"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指导下进行的。根据198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1990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提供的数据,可知1949年以后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情况(表1)。
中国城镇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10.6%,增加到1990年的26.2%。全国城市总数1953年为166个,1987年增加到381个。
中国的都市化具有以下3个比较明显的特点:①多数地区的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向工业型经济转变比较缓慢;②社会生活向都市性状态的转变比较缓慢;③都市人口比重较低。根据1990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和1990年《世界人口数据表》(美国人口咨询局编)提供的数据中国城镇人口的比重远低于世界各发达国家(见表2),城镇人口增长出现大起大落现象。1950~1957年,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上升快;1958年大批工业畸形发展,农村人口涌进城镇。1960年,城镇人口比重激增到19.7%。60年代初,工农业生产严重失调,加之自然灾害,动员大批城镇人口返回农村。1960~1963年,城镇人口减少1400余万。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下乡人数达1000多万。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兴起对城镇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并转向非农业生产,这是都市化进程中的新因素。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