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预算是经国家批准的在一定时期(如一年)用于国防的经费开支计划。又称国防费预算。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国国防政策、军事战略、国防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在经费使用上的反映,也是不同的经济、政治关系的反映,国防预算的基本任务是保障武装力量的活动,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及采购等国防建设的需要。其功能在于调节、控制国防建设各项事业的内容、规模和速度,保证国家建设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国防预算的内容一般包括军费、国防科研费、国防基本建设费、后备力量建设费等大项。每一大项中又可分为若干小项。
国防预算是经国家法定机关批准的在一定时期用于国防的经费开支计划。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预算反映一个国家的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反映国防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在不同性质的国家里,反映不同的经济、政治关系;目的是保障武装力量活动,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采购,国防基本建设等各方面的经费需要。国家对国防的拨款是无偿供给的,所获得的是一定的军事实力和国家安全保障,而不是直接的经济上的收益。国防预算既是反映国防建设各项事业的内容、规模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计划,也是控制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发展规模及其内部各种比例关系,保证国防建设按照既定目标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防预算是随着国家预算制度的产生而建立的。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虽然存在财政收支,但并没有形成国家预算和预算制度;预算制度是在国家财政发展到一定阶段,新兴资产阶级通过与封建贵族的斗争而产生的。封建社会后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斗争不断激化,课税权和财政分配方式是斗争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斗争过程就是资产阶级议会预算制度形成和确立的过程。预算制度最先出现在英、法等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国家。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进一步明确规定国家每年都要事前拟订国家财政收支方案,交付议会审批,然后由国家行政机构执行,并将执行结果报议会审查,这就是最初的包括国防预算在内的国家预算制度。中国的预算制度是在清朝末年出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常备军数量的增长,国防预算经历了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的过程,逐渐由比较简单的形式发展成复杂而完整的体系;它既包含国防费的年度总预算,又包含国防支出各部分的分项预算;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都有一系列原则、法规和程序。
国防预算的内容很多 ,各国国防预算的项目设置及其分类方法不尽一致。一般来说包括军费、国防科研费、国防基本建设费、后备力量建设费等主要类别,而每个类别又分为若干项目;有的国家并未把某些属于国防开支的项目列入国防预算,例如美国把核武器研制费用列入能源发展费,苏联把国防基本建设费列入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这给国防预算的国际间比较分析带来了困难。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不在于编制方法上的原因,而在于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原因。中国对国防预算项目有统一规定,它按照经费的不同用途和职能,明确规定了各项预算经费的科目名称、序列编号、开支范围和主管部门等;这不仅便于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还有助于财务核算和监督分析,对搞好预算经费的管理有重要作用。由于国防预算是国防费的综合分配计划,所以它制约和决定着国防建设发展的方向、规模以及内部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是国防系统全部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
国防预算的编制是整个预算工作的起点和关键。编制国防预算的原则因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而不同,但一般必须从国家的战略出发,与国民经济和国家财政状况相适应;根据国防需要确定各项开支的比例关系,量力而行,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国防预算方案一般由国防部门或军队有关机构编制,经国家有关机构审查批准后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