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gnuson Act
美国废除排华法
1.
An Analysis of Magnuson Act;
1943年美国废除排华法分析
2) exclusion of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US and Canada
美加排华
3) exhaust and treatment system of exhaust gass
废气排除
1.
Besides furnace main body, the key apparatus of carbonization furnace also includes non-touch labyrinth sealing apparatus, exhaust and treatment system of exhaust gass, and drawing system.
工程实践与研究表明:其核心技术是宽口碳化炉及其配套的迷宫密封、废气排除和牵伸系统。
4) Chinese American
美国华裔
1.
China as Represented in the Novels Written in English by the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美国华裔英文小说里的中国观
2.
Moreover,through the depiction of three Chinese American females,she reconstructe.
运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对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作品《拯救溺水的鱼》进行了形象学分析。
3.
With the reference to classical western feminism and the relevant theories on criticism of American black women writings, racialism and post-colonialism, the author has selected the English writings of Chinese American women as the target and endeavors to explore their subjectivity as females and the unique construction of their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本文围绕美国华裔女性文本中的性别、种族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了美国华裔女性主体的多元建构以及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其对于西方经典女性主义和文化批评的建设性意义。
5) American-Chinese
美国华人
1.
New View of Sociology in Exploring the American-Chinese Society: A Review of Vicissitude of American-Chinese Society by Zhou Min;
美国华人社会探索的社会学新视野——评周敏的《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
2.
On American-Chinese Idea from "Falling Leaves Settling on the Roots" to "Life Plant";
试论美国华人“叶落归根”向“落地生根”的转变
6) Chinese-American
美国华人
1.
Characteristics and Conditioning Factors of Employ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Americans;
二战后美国华人的就业特征及成因
2.
A Study on the Chinese-American Christian;
美国华人信仰基督教的历程研究
3.
By using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unicipal level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Chinese-American communities: Los Angeles county and New York county in registering to vote, running for office and the Chinese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
本文运用政治参与的理论,从市政层面对洛杉矶与纽约市的华人在登记投票、竞选公职和华人政治性组织组建与活动方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并主要从政治行为主义所主张的经济社会水平等因素和政治制度主义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厘清美国的政治机制与华人政治参与方式之间的互动,了解美国华人如何更好地融入美国政治生活。
补充资料:美国排华运动(19世纪后期)(Meiguo Pai Hua Yundong
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近百年时间内由排斥华工进而排斥所有中国民间人士前往美国的一系列立法和行动。
排华运动的由来 19世纪后半期,出于开发太平洋沿岸的需要,而且华工吃苦耐劳,工价低廉,美国资本家开始从中国东南沿海招募华工。虽然自华工踏上美国土地之日起,迫害华工事件便时有发生,但作为国家政策,仍欢迎和鼓励华工来美。
1869年,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建成,东西交通大为改善,太平洋沿岸劳动力奇缺的状况有所缓和。70年代席卷美国的经济危机,使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矛盾激化,为转移工人阶级斗争视线,资产阶级利用美国工人民族成分复杂的特点,抓住华工与欧洲移民在就业问题上的矛盾,煽动排华。1876年总统选举中,两大资产阶级政党竞相提出排华口号以争取工人选票。1879年,国会通过限制华工来美的法案,虽遭总统否决但迫于舆论,于第二年派出代表团与中国的清政府谈判,签定限制华工去美的条约。
1882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关于执行与中国人有关的某些条约条款的法案》,即排华法案。法案共15条,规定自通过之日起,10年内暂停华工来美,合法留居美国的华工欲离美复来者,需在离关时登记,领取回美证明,否则概为非法;中国政府所发来美证明需经海关官员认证;中国人无权入美国籍:"华工"指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及在矿山中受雇的中国人而言。这一法案后经多次修改、增补及重新制订,对华人来美限制越来越严,如1888年10月1日的《斯科特法案》宣布,留居美国的华工离美不得复回,以前所发回美证明一律作废;1892年5月5日的《基里法案》,除将各排华法案延长10年外,还规定留居美国的华人须注册登记。取消中国人享有人身保护令的特权,在审查来美华人是否合法期间不准保释,被判定非法来美者遣回原籍;1902年4月29日的法案则把排华地域扩展到所有美国属地,不但华工来美被完全禁止,就连排华法案中列明可以自由往来的教师、学生、商人、旅游者,甚至政府官员,来美时也受到多方阻滞和刁难。
排华法案的通过助长了早已存在的排华情绪,并导致80年代后期一系列重大排华事件,不仅给旅美华侨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使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遭到严重破坏。
美国排华是种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其起因含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而以政治因素为主。排华时间如此之长,范围如此之广,程度如此之烈,则与美国政府的支持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清政府的态度 清政府自1876年起曾不断对美国迫害华侨提出抗议。对此,美国政府或以不能干预地方事务来推脱责任,或干脆不予置理。处于列强压迫之下的清政府,明知美国排华后果严重,也不敢采取报复措施,反而步步退让,于1884年与美国签定新的条约,10年内禁止华工赴美。这一条约标志着清政府承认美国排华法案的合法性,使美国政府更加感到中国软弱可欺,排华益发肆无忌惮。1904年 4月27日,美国国会通过将所有排华法案无限期延长的议案,激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于1905年爆发了抵制美货运动,迫使美国政府下令放宽教师、学生、商人和旅游者的入境限制,但华工仍严禁如旧。1924年和1930年又连续颁布新的移民规定,杜绝华工进入美国。
排华法案的废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排华法案成为中美关系的障碍。经F.D.罗斯福总统提议,美国国会1943年12月17日废除所有排华法案。然而,移民限额被严格控制在 105名之内。1965年10月 3日,美国国会通过《补充移民国籍法案》,调整东西方移民限额的比例,确立先来先办理的原则,并规定每个国家一年向美国移民不得超过2万名。至此,中国人才得到形式上与别国相同的待遇。1952年这些法令合并成现行的《麦卡伦-沃尔特法》。
排华运动的由来 19世纪后半期,出于开发太平洋沿岸的需要,而且华工吃苦耐劳,工价低廉,美国资本家开始从中国东南沿海招募华工。虽然自华工踏上美国土地之日起,迫害华工事件便时有发生,但作为国家政策,仍欢迎和鼓励华工来美。
1869年,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建成,东西交通大为改善,太平洋沿岸劳动力奇缺的状况有所缓和。70年代席卷美国的经济危机,使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矛盾激化,为转移工人阶级斗争视线,资产阶级利用美国工人民族成分复杂的特点,抓住华工与欧洲移民在就业问题上的矛盾,煽动排华。1876年总统选举中,两大资产阶级政党竞相提出排华口号以争取工人选票。1879年,国会通过限制华工来美的法案,虽遭总统否决但迫于舆论,于第二年派出代表团与中国的清政府谈判,签定限制华工去美的条约。
1882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关于执行与中国人有关的某些条约条款的法案》,即排华法案。法案共15条,规定自通过之日起,10年内暂停华工来美,合法留居美国的华工欲离美复来者,需在离关时登记,领取回美证明,否则概为非法;中国政府所发来美证明需经海关官员认证;中国人无权入美国籍:"华工"指熟练与非熟练工人及在矿山中受雇的中国人而言。这一法案后经多次修改、增补及重新制订,对华人来美限制越来越严,如1888年10月1日的《斯科特法案》宣布,留居美国的华工离美不得复回,以前所发回美证明一律作废;1892年5月5日的《基里法案》,除将各排华法案延长10年外,还规定留居美国的华人须注册登记。取消中国人享有人身保护令的特权,在审查来美华人是否合法期间不准保释,被判定非法来美者遣回原籍;1902年4月29日的法案则把排华地域扩展到所有美国属地,不但华工来美被完全禁止,就连排华法案中列明可以自由往来的教师、学生、商人、旅游者,甚至政府官员,来美时也受到多方阻滞和刁难。
排华法案的通过助长了早已存在的排华情绪,并导致80年代后期一系列重大排华事件,不仅给旅美华侨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使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遭到严重破坏。
美国排华是种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其起因含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而以政治因素为主。排华时间如此之长,范围如此之广,程度如此之烈,则与美国政府的支持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清政府的态度 清政府自1876年起曾不断对美国迫害华侨提出抗议。对此,美国政府或以不能干预地方事务来推脱责任,或干脆不予置理。处于列强压迫之下的清政府,明知美国排华后果严重,也不敢采取报复措施,反而步步退让,于1884年与美国签定新的条约,10年内禁止华工赴美。这一条约标志着清政府承认美国排华法案的合法性,使美国政府更加感到中国软弱可欺,排华益发肆无忌惮。1904年 4月27日,美国国会通过将所有排华法案无限期延长的议案,激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于1905年爆发了抵制美货运动,迫使美国政府下令放宽教师、学生、商人和旅游者的入境限制,但华工仍严禁如旧。1924年和1930年又连续颁布新的移民规定,杜绝华工进入美国。
排华法案的废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排华法案成为中美关系的障碍。经F.D.罗斯福总统提议,美国国会1943年12月17日废除所有排华法案。然而,移民限额被严格控制在 105名之内。1965年10月 3日,美国国会通过《补充移民国籍法案》,调整东西方移民限额的比例,确立先来先办理的原则,并规定每个国家一年向美国移民不得超过2万名。至此,中国人才得到形式上与别国相同的待遇。1952年这些法令合并成现行的《麦卡伦-沃尔特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