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五次中东战争
1)  five Middle-East Wars
五次中东战争
2)  the Second Middle East War
第二次中东战争
1.
Dulles and Anglo-American Relationship during the Second Middle East War;
杜勒斯与第二次中东战争时的英美关系
3)  the Third Middle-East War
第三次中东战争
1.
Who Launched the Third Middle-East War?;
谁发动了第三次中东战争?
4)  the Sixth Middle-East War
第六次中东战争
5)  the fourth middle-east war
第四次中东战争
1.
In the fourth middle-east war, the Arab oil-producing states implemented the oil weapons in order to pressure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allies to force Israel to withdraw from Arab territories .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使用石油这一特殊武器,打击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借机大幅度提高了石油价格,并完全掌握了石油价格的决定权和石油资源的所有权。
6)  middle east war
中东战争
1.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Main Reasons about Israel s Winning on Middle East War;
浅析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取胜的主要原因
补充资料:五次"围剿"红军的战争
      1930~1934年蒋介石在江西发动的五次大规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的战争。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创立工农红军,在江西、福建及鄂豫皖等地建立了大片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的战斗力不断增强,政治影响不断扩大,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因此,蒋介石征服了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内部军事反对派后,即调转兵力开始了大规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战争。1930年 2月上旬,蒋介石亲自组织"围剿"中央苏区。他设立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以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兼行营主任,指挥十万军队,用"长驱并进"的战术,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建立了八百里的弧形围攻线,分路进攻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12月30日,第九路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率第十八师由龙冈向五门岭前进,遭红军攻击,师部及第五十二、五十三两个旅战至黄昏被全歼,张辉瓒也被生俘。第五十师闻讯后,急由源头向东韶撤退,又被红军歼灭一个多旅。其余各师纷纷退却。第一次围剿战争宣告失败。
  
  1931年 4月,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围剿"红军的战争。他以军政部长何应钦兼任南昌行营主任,指挥二十万军队,改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分兵四路进?ソ髂嫉鹊亍?1931年 5月16日,第五路军的第二十八师和四十七师一个旅在由富田向东固前进时遭红军袭击,经一昼夜激战,大部被歼,残部逃向水南。接着,北撤的第四十三师、西援的第二十七师一旅、据守广昌的第五师和在建宁的第五十六师,也在红军的攻击下,先后失败。半个月自西向东五战皆败,被歼三万多人,何应钦逃回南京。第二次军事"围剿"又被粉碎。
  
  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出任总司令, 发动第三次"围剿"红军的战争。他调集三十万兵力,包括五个师的精锐部队,聘请德、日、英国军事顾问随军指导,采用"长驱直入"的战略,分兵两路展开钳形攻势:以何应钦为前线总司令兼左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七个师从南城方面进攻;以陈铭枢为右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七个师从吉安方面进攻。左翼集团军的第十四、十一师长驱直入,攻占黎川、广昌、宁都等地后,企图与红军主力决战。红军采取避实击虚、乘退追击的战术,拖敌于疲惫不堪之中;8月,先后在莲塘、良村、黄陂使敌第四十七、五十四、八师遭到歼灭性打击。9月3日,在广州宣布反蒋的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出兵湖南,蒋介石下令"围剿"部队撤退,红军乘胜追击,在老营盘和方石岭歼其第九师一旅和第五十二师全部,共歼灭国民党军三万余人。第三次围剿战争又告失败。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从1932年6月起对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他调集六十三万兵力,自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坐镇武汉亲自指挥,先以主力二十四个师零五个旅进攻鄂豫皖和洪湖地区的红军,解除红军对武汉的威胁。1933年1月底,蒋介石亲赴南昌,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2月到3月,又分兵三路进攻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以陈诚指挥的中路军十二个师为主力,向广昌进攻,第五十二、五十九师深入宜黄地区时遭红军攻击被歼大部,第十一师在草台冈被围歼大部,第九师突围时被歼一部。其余各师乃退向黄陂、宜黄。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军事"围剿"被粉碎。
  
  1933年 9月,将介石调集一百万军队、二百架飞机,向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战争。他先开办了庐山军官训练团,对中初级军官进行政治军事轮训;又从国外购买了大批新式武器;然后采用"层层筑堡、逐步推进"的战术,分兵三路向赣南进攻。先占黎川,打开了根据地北面的门户。由于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左"倾教条主义者采取消极防御战略,与"围剿"的军队打拚消耗的阵地战,使红军伤亡很大,广昌等地先后被占,根据地逐渐缩小。红军奋战一年,仍未能打破"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退出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蒋介石以巨大的代价没能达到消灭红军的目的。
  
  

参考书目
   李新等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62。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