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ilm techniques
电影技术
1.
Lashing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increasing the film types,enriching the film techniques and so on embody the value of the postmodernity of recent Chinese films.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价值,体现在冲击了传统观念、增加了电影类型和丰富了电影技术等方面,对中国本土电影的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推动力量。
2) film shooting technique
电影摄影技术
3) electronic imaging technology
电子影像技术
1.
In recent10-odd years,owing to its exceptionally big storage capacity and low cost,electronic imaging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ing quickly and widely used in archival businesses in our country.
近十几年来,由于电子影像技术以其极大的存储量和低廉的价格、快速的检索等优点,在我国档案界迅速应用和发展。
4) technicalized movies
技术主义电影
1.
In the Chinese movie market,a host of technicalized movies produced with high technology and characterized by visual wonders have been extensively accepted since the new century.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上一批用高科技打造出来的以视觉奇观为主要审美标志的技术主义电影获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同。
5) electrophotographic technique
电摄影技术<复>
补充资料:电影技术
影片摄制技术、影片放映技术与电影器材制造技术的总称;使电影成为影响广泛的独特艺术形式以及活动影像和声音的再现手段的物质基础。
电影技术是在照相化学、光学、机械学、电学和其他邻近学科成就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与充实起来的。电影技术的基本任务是:用电影胶片将静止或运动着的被摄体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然后用光学方法在银幕上将其再现出来,同时播放出记录在胶片或磁带上与影像相匹配的声音。
电影的诞生 电影记录景物的影像并使之再现的基础是照相术。自1839年出现照相术后,欧美许多国家的先驱者们曾为用它记录和再现活动影像做出了各种努力。其中,对形成今天的电影贡献最大的是美国的G.伊斯曼、T.A.爱迪生和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L.卢米埃尔、A.卢米埃尔。伊斯曼于1889年发明了将感光乳剂涂布在赛璐珞长条上的感光胶片,从而不仅便于拍摄长时间的活动影像,而且使透视或放映这些影像成为可能。爱迪生发明了使用感光胶片连续拍摄的摄影机,并于1891年发表了他制作的可供一个人通过放大镜观看活动影像的活动视镜。卢米埃尔兄弟则在伊斯曼和爱迪生成就的基础上,研制成功采用间歇装置的活动影片机,并于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首次把影片放映在银幕上供许多人观看。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算作电影诞生的日子,它表明电影结束了发明阶段,进入了发展阶段。进入1896年后,在短短的半年左右的时间里电影放映迅速风靡欧美许多国家,远离欧美的中国也于1896年 8月11日在上海首次放映了法国的电影。
电影工业的形成 初期的电影器材只有电影胶片、电影摄影机和电影放映机,随后由于电影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与科学技术的进步,陆续创制了印制影片拷贝用的印片机、对电影胶片进行化学处理用的洗片机、剪辑影片用的剪接设备和摄影照明用的照明设备等多种电影专用器材。于是,美国、 法国、 德国等国家逐渐形成了专门生产这些器材的电影工业。至20世纪40~50年代,电影工业已具有相当可观的规模。
电影技术规格标准化 电影从它出现的初期就注意了基本技术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以保证影片进行国际交流时不致由于规格不同而发生障碍。自1925年在巴黎的国际电影会议上将电影胶片的标准宽度定为35毫米、画幅尺寸定为24×18毫米后,又陆续制定了有声电影、16毫米电影、 8毫米电影、 超8毫米电影、宽银幕电影、遮幅电影、70毫米电影等大量技术标准。各个时期各国的影片都是采用当时的统一技术规格摄制与放映的。
现在制订并颁布各项电影技术国际标准的机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第36(电影学)技术委员会。
有声电影 电影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得到迅速发展后,其第一项重大技术进步是有声电影的研制成功。
由于电子管、扩大器和光电管的先后出现,美国于1926年首先放映了用光学(感光)法制作的有声电影,从而结束了由电影发明初期就在进行的用机械法(留声机)来制作有声电影的各种尝试。光学录音还音法为有声电影奠定了技术基础,至80年代除个别特殊情况外,所有35毫米电影和16毫米电影仍在沿用着光学录音还音的方式。
有声电影扩展了电影原来的表现范围,也促进了电影技术内部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和进步。为了在35毫米电影胶片上设置声迹,把摄影画幅尺寸由24×18毫米缩小为22×16毫米;为了扩展频响范围,把35毫米胶片的标准输送速度由16画幅/秒提高到24画幅/秒;为使画面和声音完全同步,研制了一系列电影设备的同步连锁装置;为减少同期录音时设备噪声对录音的干扰,生产了低噪声摄影机、低噪声照明设备;为隔绝外界环境噪声对录音或还音的干扰并获得良好的声学效果,设计并建造了同期录音用的摄影棚、各种用途的录音棚和有声电影院。
电影部门50年代引进了磁性录音技术,明显地提高了影片的声音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原材料消耗,同时也为发展立体声电影提供了有利条件。至80年代,在所有影片的制作过程中都广泛地使用着磁性录音,70毫米电影和其他一些特种形式电影的立体声是用磁性录音、还音来实现的。
1977年出现的道尔比矩阵立体声系统,由于采用了光学声迹并在还音时能兼容普通的单声道影片,因而得到了较快发展。数字录音技术近年也已开始在电影录音中得到运用。
彩色电影 黑白电影问世后不久,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彩色电影,在30余年的探索过程中曾出现过多种方法,其中有的也曾在较短时间里得到一定范围的实际应用,但奠定了今天彩色电影技术基础的是1932年在美国出现的染印法和1935年在美国、1936年在德国出现的多层乳剂彩色胶片。从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后期摄制的彩色影片,主要用的是染印法。用多层乳剂彩色胶片摄制影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的,50年代得到推广,但之后的20余年染印法仍继续被美国、英国、苏联等国用于制作彩色影片拷贝。
70~80年代,多层乳剂彩色电影胶片的质量及其洗印加工技术均得到很大提高。彩色胶片不仅明显地提高了清晰度、感光特性及色彩还原质量,还大幅度地提高了洗印工作效率。由于采用过硫酸盐漂白工艺和废液回收利用、电解提银等环境保护措施,电影洗印部门对环境的污染已得到控制。过去曾因胶片褪色而使许多受欢迎的老影片不能重新上映,现已研制出了在22℃、相对湿度40%的保存条件下经过 100年也很少褪色的彩色胶片。在50年代已取代了速燃性硝酸片基的醋酸片基安全胶片,从根本上消灭了由于胶片而发生火灾的危险。
新形式电影 20世纪的前半叶,电影画幅基本上采用了 3:4的高宽比例(无声电影的画幅高宽比为1:1.33,有声电影的画幅高宽比为1:1.37),一般影院的银幕宽度最大亦不超过6~8米。50年代后电视开始普及,电影观众随之逐渐减少,电影部门作为竞争措施,遂设法发挥电影画面的信息容量远大于电视这一技术优势,研制各种不同于 3:4这一传统?壤男滦问降缬埃褂吵龅幕嫦蚋砗透蟮姆较蚍⒄梗械幕拱橐粤⑻迳岳┐蠊壑谑右埃岣咛跣Ч佣銮苛俪「校普娓小F渲兄饕校嚎硪坏缬啊⒄诜缬啊⒘⑻宓缬啊?70毫米电影、巨幕电影(IMAX等)、球幕(穹幕)电影和环幕电影等。
中国电影技术发展概况 19世纪末电影传到中国,20世纪初中国开始拍摄影片并逐步发展成具有相当规模的电影事业。由于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没有自己的电影工业,因此摄制和放映电影的器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但是,这一时期中国电影技术界的先行者们也曾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研制成功了一些电影器材,为当时的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为以后建立中国自己的电影工业提供了经验。其中的主要成就有:1933年由司徒逸民、龚毓珂、马德建和司徒慧敏研制成功三友式电影录音机,抗日战争胜利前后郑崇兰、金坚等人研制并生产了维那斯牌和大来牌电影摄影机,中西牌电影放映机、大来牌印片机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电影事业跨入了崭新的时代,电影技术也随之走上了新的历程。首先,在全国电影管理部门中设置了电影技术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和管理电影技术工作。在建国伊始,百废待举、资金困难的情况下,由于党和政府的支持,电影制片厂购置了各种新式器材,开始改变了设备陈旧落后的局面。随之制订了必要的规章制度与合理的工艺流程,系统地改革了多年沿用下来的手工业作坊式制片生产工艺技术,使之逐步走上了科学管理的阶段。
1950年建立的北京电影洗印厂,保证了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所需的16毫米拷贝的供应,1958年迁入新厂址后继续得到发展,1985年改为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和上海电影技术厂都是业务内容充实、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亚洲较大的电影洗印单位。
中国从1951年开始正式建立电影机械制造工业,陆续创办了南京、哈尔滨、上海、八一等电影机械厂。从50年代中期起,发展电影放映单位所需的各种设备已全部采用中国自制的产品,同时也陆续开始生产各种电影摄影机、磁性录音机、电影印片机、电影洗片机、电影染印机、各种影片剪接和检片设备、照明器材等主要电影设备。
1953年开始筹建电影胶片制造厂,先后生产了黑白正片、声带片、黑白负片、彩色正片、彩色负片、染印法用胶片、录音磁带和磁片等。80年代中国所需印制拷贝用的彩色正片,90%以上由化工部第一、第二及上海、无锡等胶片厂供应,处理这些胶片用的化学药品也采用了国内产品。
中国自195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后,彩色影片的数量逐年增加,80年代已基本上不再拍摄黑白影片。
1958年成立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主要科研成果有:偏光法立体电影、全景电影、电影染印法、球幕电影、环幕电影等。并为新建峨嵋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提供了全面的工艺设计。此外还编辑出版了《电影技术》、《电影放映技术》等期刊,进行了电影技术标准化、电影技术情报工作和电影部门环境保护的规划、科研和检测工作。
在充实与培养电影科技人员方面,继解放初期金陵大学影音专修科和苏南文教学院的大批师生参加电影工作之后,又吸收了可观数量的理工科高等院校毕业生,从而使电影科技队伍的组成和素质有了明显的改观。1950年南京电影放映训练班的1800多名毕业生成为迅速发展的电影放映网的首批技术人材。北京电影学院洗印专修科、洗印中等技术科、放映师资班和电影工程系,为电影事业输送了大批技术干部,他们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电影技术队伍在影片生产、电影工业、科学研究和专业教育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影片生产的设备先进,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电影工业基础,在开发电影新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并在进一步探索新的研究领域。
电影技术发展的趋势 电影技术是在邻近学科成就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今后也必将不断吸收邻近学科的新成就而继续得到发展和提高。在20世纪内主要将引入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和视频技术。
计算机技术已在电影部门用于影片剪辑、混合录音、特技摄影、动画制作、照明、感光测定、影片资料的检索与管理及印片机、放映机和动画摄影机的程序控制等方面,预计其使用范围将日益扩大,工作内容亦将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激光技术在电影界除已用于特殊效果照明、光学录音、录像带转胶片和胶片转录像带之间的影像转换外,苏联等国在激光摄影的基础上研制激光电影,其立体效果将远优于已有的各种立体电影。
视频技术的产物──电视、录像、视盘等,作为活动影像和声音的记录、传播手段,同电影有某些近似之处。近年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磁性记录材料等的迅速进步,电视、录像和视盘所显示的电子影像已有明显改进,高清晰度电视录像的信息容量已向接近35毫米电影的水平迈进了一大步,同时电子影像和感光化学影像之间的互相转换技术也已日趋成熟。因此,电子影像和感光化学影像已形成综合的影像科学体系而在互补长短、共同前进。电影在剪辑、特技摄影等方面已经开始运用视频技术。用高清晰度电视录像系统拍摄影片的实验工作也正在某些国家进行。预计今后除继续在影院放映各种形式的影片外,电影仍将作为电视的主要节目来源之一起到重要作用,电视、录像、视盘将成为电影的新传播手段而赢得更多的观众,从而使电影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影技术是在照相化学、光学、机械学、电学和其他邻近学科成就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与充实起来的。电影技术的基本任务是:用电影胶片将静止或运动着的被摄体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然后用光学方法在银幕上将其再现出来,同时播放出记录在胶片或磁带上与影像相匹配的声音。
电影的诞生 电影记录景物的影像并使之再现的基础是照相术。自1839年出现照相术后,欧美许多国家的先驱者们曾为用它记录和再现活动影像做出了各种努力。其中,对形成今天的电影贡献最大的是美国的G.伊斯曼、T.A.爱迪生和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L.卢米埃尔、A.卢米埃尔。伊斯曼于1889年发明了将感光乳剂涂布在赛璐珞长条上的感光胶片,从而不仅便于拍摄长时间的活动影像,而且使透视或放映这些影像成为可能。爱迪生发明了使用感光胶片连续拍摄的摄影机,并于1891年发表了他制作的可供一个人通过放大镜观看活动影像的活动视镜。卢米埃尔兄弟则在伊斯曼和爱迪生成就的基础上,研制成功采用间歇装置的活动影片机,并于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首次把影片放映在银幕上供许多人观看。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算作电影诞生的日子,它表明电影结束了发明阶段,进入了发展阶段。进入1896年后,在短短的半年左右的时间里电影放映迅速风靡欧美许多国家,远离欧美的中国也于1896年 8月11日在上海首次放映了法国的电影。
电影工业的形成 初期的电影器材只有电影胶片、电影摄影机和电影放映机,随后由于电影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与科学技术的进步,陆续创制了印制影片拷贝用的印片机、对电影胶片进行化学处理用的洗片机、剪辑影片用的剪接设备和摄影照明用的照明设备等多种电影专用器材。于是,美国、 法国、 德国等国家逐渐形成了专门生产这些器材的电影工业。至20世纪40~50年代,电影工业已具有相当可观的规模。
电影技术规格标准化 电影从它出现的初期就注意了基本技术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以保证影片进行国际交流时不致由于规格不同而发生障碍。自1925年在巴黎的国际电影会议上将电影胶片的标准宽度定为35毫米、画幅尺寸定为24×18毫米后,又陆续制定了有声电影、16毫米电影、 8毫米电影、 超8毫米电影、宽银幕电影、遮幅电影、70毫米电影等大量技术标准。各个时期各国的影片都是采用当时的统一技术规格摄制与放映的。
现在制订并颁布各项电影技术国际标准的机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第36(电影学)技术委员会。
有声电影 电影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得到迅速发展后,其第一项重大技术进步是有声电影的研制成功。
由于电子管、扩大器和光电管的先后出现,美国于1926年首先放映了用光学(感光)法制作的有声电影,从而结束了由电影发明初期就在进行的用机械法(留声机)来制作有声电影的各种尝试。光学录音还音法为有声电影奠定了技术基础,至80年代除个别特殊情况外,所有35毫米电影和16毫米电影仍在沿用着光学录音还音的方式。
有声电影扩展了电影原来的表现范围,也促进了电影技术内部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和进步。为了在35毫米电影胶片上设置声迹,把摄影画幅尺寸由24×18毫米缩小为22×16毫米;为了扩展频响范围,把35毫米胶片的标准输送速度由16画幅/秒提高到24画幅/秒;为使画面和声音完全同步,研制了一系列电影设备的同步连锁装置;为减少同期录音时设备噪声对录音的干扰,生产了低噪声摄影机、低噪声照明设备;为隔绝外界环境噪声对录音或还音的干扰并获得良好的声学效果,设计并建造了同期录音用的摄影棚、各种用途的录音棚和有声电影院。
电影部门50年代引进了磁性录音技术,明显地提高了影片的声音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原材料消耗,同时也为发展立体声电影提供了有利条件。至80年代,在所有影片的制作过程中都广泛地使用着磁性录音,70毫米电影和其他一些特种形式电影的立体声是用磁性录音、还音来实现的。
1977年出现的道尔比矩阵立体声系统,由于采用了光学声迹并在还音时能兼容普通的单声道影片,因而得到了较快发展。数字录音技术近年也已开始在电影录音中得到运用。
彩色电影 黑白电影问世后不久,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彩色电影,在30余年的探索过程中曾出现过多种方法,其中有的也曾在较短时间里得到一定范围的实际应用,但奠定了今天彩色电影技术基础的是1932年在美国出现的染印法和1935年在美国、1936年在德国出现的多层乳剂彩色胶片。从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后期摄制的彩色影片,主要用的是染印法。用多层乳剂彩色胶片摄制影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的,50年代得到推广,但之后的20余年染印法仍继续被美国、英国、苏联等国用于制作彩色影片拷贝。
70~80年代,多层乳剂彩色电影胶片的质量及其洗印加工技术均得到很大提高。彩色胶片不仅明显地提高了清晰度、感光特性及色彩还原质量,还大幅度地提高了洗印工作效率。由于采用过硫酸盐漂白工艺和废液回收利用、电解提银等环境保护措施,电影洗印部门对环境的污染已得到控制。过去曾因胶片褪色而使许多受欢迎的老影片不能重新上映,现已研制出了在22℃、相对湿度40%的保存条件下经过 100年也很少褪色的彩色胶片。在50年代已取代了速燃性硝酸片基的醋酸片基安全胶片,从根本上消灭了由于胶片而发生火灾的危险。
新形式电影 20世纪的前半叶,电影画幅基本上采用了 3:4的高宽比例(无声电影的画幅高宽比为1:1.33,有声电影的画幅高宽比为1:1.37),一般影院的银幕宽度最大亦不超过6~8米。50年代后电视开始普及,电影观众随之逐渐减少,电影部门作为竞争措施,遂设法发挥电影画面的信息容量远大于电视这一技术优势,研制各种不同于 3:4这一传统?壤男滦问降缬埃褂吵龅幕嫦蚋砗透蟮姆较蚍⒄梗械幕拱橐粤⑻迳岳┐蠊壑谑右埃岣咛跣Ч佣銮苛俪「校普娓小F渲兄饕校嚎硪坏缬啊⒄诜缬啊⒘⑻宓缬啊?70毫米电影、巨幕电影(IMAX等)、球幕(穹幕)电影和环幕电影等。
中国电影技术发展概况 19世纪末电影传到中国,20世纪初中国开始拍摄影片并逐步发展成具有相当规模的电影事业。由于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没有自己的电影工业,因此摄制和放映电影的器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但是,这一时期中国电影技术界的先行者们也曾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研制成功了一些电影器材,为当时的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为以后建立中国自己的电影工业提供了经验。其中的主要成就有:1933年由司徒逸民、龚毓珂、马德建和司徒慧敏研制成功三友式电影录音机,抗日战争胜利前后郑崇兰、金坚等人研制并生产了维那斯牌和大来牌电影摄影机,中西牌电影放映机、大来牌印片机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电影事业跨入了崭新的时代,电影技术也随之走上了新的历程。首先,在全国电影管理部门中设置了电影技术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和管理电影技术工作。在建国伊始,百废待举、资金困难的情况下,由于党和政府的支持,电影制片厂购置了各种新式器材,开始改变了设备陈旧落后的局面。随之制订了必要的规章制度与合理的工艺流程,系统地改革了多年沿用下来的手工业作坊式制片生产工艺技术,使之逐步走上了科学管理的阶段。
1950年建立的北京电影洗印厂,保证了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所需的16毫米拷贝的供应,1958年迁入新厂址后继续得到发展,1985年改为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和上海电影技术厂都是业务内容充实、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亚洲较大的电影洗印单位。
中国从1951年开始正式建立电影机械制造工业,陆续创办了南京、哈尔滨、上海、八一等电影机械厂。从50年代中期起,发展电影放映单位所需的各种设备已全部采用中国自制的产品,同时也陆续开始生产各种电影摄影机、磁性录音机、电影印片机、电影洗片机、电影染印机、各种影片剪接和检片设备、照明器材等主要电影设备。
1953年开始筹建电影胶片制造厂,先后生产了黑白正片、声带片、黑白负片、彩色正片、彩色负片、染印法用胶片、录音磁带和磁片等。80年代中国所需印制拷贝用的彩色正片,90%以上由化工部第一、第二及上海、无锡等胶片厂供应,处理这些胶片用的化学药品也采用了国内产品。
中国自195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后,彩色影片的数量逐年增加,80年代已基本上不再拍摄黑白影片。
1958年成立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主要科研成果有:偏光法立体电影、全景电影、电影染印法、球幕电影、环幕电影等。并为新建峨嵋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提供了全面的工艺设计。此外还编辑出版了《电影技术》、《电影放映技术》等期刊,进行了电影技术标准化、电影技术情报工作和电影部门环境保护的规划、科研和检测工作。
在充实与培养电影科技人员方面,继解放初期金陵大学影音专修科和苏南文教学院的大批师生参加电影工作之后,又吸收了可观数量的理工科高等院校毕业生,从而使电影科技队伍的组成和素质有了明显的改观。1950年南京电影放映训练班的1800多名毕业生成为迅速发展的电影放映网的首批技术人材。北京电影学院洗印专修科、洗印中等技术科、放映师资班和电影工程系,为电影事业输送了大批技术干部,他们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电影技术队伍在影片生产、电影工业、科学研究和专业教育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影片生产的设备先进,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电影工业基础,在开发电影新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并在进一步探索新的研究领域。
电影技术发展的趋势 电影技术是在邻近学科成就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今后也必将不断吸收邻近学科的新成就而继续得到发展和提高。在20世纪内主要将引入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和视频技术。
计算机技术已在电影部门用于影片剪辑、混合录音、特技摄影、动画制作、照明、感光测定、影片资料的检索与管理及印片机、放映机和动画摄影机的程序控制等方面,预计其使用范围将日益扩大,工作内容亦将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激光技术在电影界除已用于特殊效果照明、光学录音、录像带转胶片和胶片转录像带之间的影像转换外,苏联等国在激光摄影的基础上研制激光电影,其立体效果将远优于已有的各种立体电影。
视频技术的产物──电视、录像、视盘等,作为活动影像和声音的记录、传播手段,同电影有某些近似之处。近年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磁性记录材料等的迅速进步,电视、录像和视盘所显示的电子影像已有明显改进,高清晰度电视录像的信息容量已向接近35毫米电影的水平迈进了一大步,同时电子影像和感光化学影像之间的互相转换技术也已日趋成熟。因此,电子影像和感光化学影像已形成综合的影像科学体系而在互补长短、共同前进。电影在剪辑、特技摄影等方面已经开始运用视频技术。用高清晰度电视录像系统拍摄影片的实验工作也正在某些国家进行。预计今后除继续在影院放映各种形式的影片外,电影仍将作为电视的主要节目来源之一起到重要作用,电视、录像、视盘将成为电影的新传播手段而赢得更多的观众,从而使电影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