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佛教哲学
1)  Chinese philosophy of Buddhism
中国佛教哲学
1.
Chinese philosophy of Buddhism may, in a certain aspect, adjust human soul, human relationship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ffering a solution absent in mundane polity, economy and law.
具有宇宙整体理念、追求生命超越的宗教人文精神的中国佛教哲学 ,可以为调整人的心灵 ,进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供世俗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所缺乏的某种解决思路。
2)  Buddhist philosophy
佛教哲学
1.
However,Sengzhao Buddhist philosophy also had its limitations in that it borrowed words from m.
然而,僧肇佛教哲学理论也有其局限性,不仅运用了玄学的词句,思想上也与玄学划不清界限。
2.
After unearthing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the concept of " Kong" of Buddhist philosophy, the paper maintains that there are six opinions of Buddhist philosophy on "Kong", which are "Kong" of ontology, of semantics .
对佛教哲学中的“空”这个概念的含义进行了发掘。
3.
I first sort out liang chi-chao’s five main articles of“the first philosopher in modern states”、"the shallow cast of psychology of Buddhism "、“the theory review of Awakening of Mahayana Faith”、"the philosophy of Lao Zi" and "Buddha\'s era and the outline of the original Buddhist teaching rationale", and sort out their veins and distill the system of Buddhist philosophy from them.
笔者首先梳理了《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佛教心理学浅测》、《大乘起信论学理考察》、《老子哲学》、《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这五篇梁启超主要的佛教哲学论文,理清脉络,并综合其散存于其各文章中的佛学思想,从中提炼出了梁启超佛教哲学的系统。
3)  Buddhistic philosophy
佛教哲学
1.
Many Scholars and research fellows attended the conference and put forth many new viewpoints on "the nativity and universality of Chinese philosophy","Neo-confucianism","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and modern Neo-confucianism","Daoistic philosophy and Buddhistic philosophy",and "innovation and coming tendency of Chinese philosophy".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哲学的地域性与普世性”这一主题以及“江右哲学”、“传统儒学与现代新儒学”、“道家哲学与佛教哲学”、“中国哲学的创新与未来走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
4)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China
中国教育哲学
5)  Chinese Buddhism
中国佛教
1.
The Moulding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he Chinese Buddhism Temples Space;
中国佛教寺庙空间的意境塑造
2.
Analysis and Appraise of the Ontological Pensee of Chinese Buddhism and Taoism;
试析中国佛教、道教的本体思想及其作用
3.
Europeans Images of Chinese Buddhism before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17世纪前欧人笔下的中国佛教形象
6)  Brief Discussion in Buddhism Philosophy
略论佛教哲学观
补充资料: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哲学的一部分,印度佛教与中国封建传统哲学相结合的产物。
  
  佛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创始人是悉达多,族姓为乔达摩,中国古译为瞿昙。相传为净饭王太子,生于迦毗罗卫国(现为尼泊尔王国境内)。他一生传教活动在印度次大陆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号。根据文献史料推断,他约生于公元前 565年,卒于公元前490~前480年之间,略早于中国的孔子。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把现实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生活都充满着苦。富贵者有富贵者的苦,贫贱者有贫贱者的苦,整个现实世界是一苦难的集合体(大苦聚)。造成苦难的原因不在客观环境,与社会制度无关,完全在于人类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身,即所谓"惑"、"业"所致。"惑"指错误的认识、思想,主要是"贪""瞋""痴",佛教称这三者为根本性的烦恼。"业"指思想、言论和行为等一切身心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生世世不得解脱的可怕后果,佛教称为轮回报应。只有依照佛教指引的道路,进行宗教训练,彻底改变世界观,才可以超出生死轮回报应,得到彻底解脱。这种最后的精神解脱境界,叫做"涅槃"。这些道理包括在"五蕴"、"四谛"、"十二因缘"等最基本的教理之中,成为以后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
  
  佛教的宣传方法多用理论思辨、逻辑推论、概念分析来论证其基本教义。从理论思维的方式开始,把信徒引向信仰主义、出世主义,以思辨的哲学为宗教目的服务。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中叶,因对教义及戒律的认识产生分歧,佛教内部开始分化,出现了许多教团,称为十八部(或二十部)。公元1世纪左右,出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把以前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本土趋于消失,19世纪末,又稍有恢复。佛教经典先是口头传诵,后来才有写在贝叶上的写本。经典繁多,浩如烟海,总称为"经"、"律"、"论"三藏,这是佛教全书。"经"是以佛说教名义流传下来的记录;"律"是用来维系出家僧众及在家信徒的宗教生活规范;"论"是后世各教派阐发佛教原理的一些专著。
  
  佛教开始传播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以后南到斯里兰卡、印度支那半岛,北到中亚细亚。随着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 2年)传入中国内地,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得到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佛教初传入时被看作是神仙方术。东汉末,汉译大量佛教经典,佛教教义开始同中国传统伦理和宗教观念相结合,得到传播。当时的主要译作有安世高传译的小乘佛典,支娄迦谶传译的大乘佛典。魏晋时,佛教般若空观受到门阀士族的欢迎。与魏晋玄学密切结合,形成风靡一时的般若学。至南北朝,佛教势力在内地又有所扩大。南方的宋文帝、梁武帝为首的帝王贵族,大力提倡佛教,用国家的力量支持佛教的发展,修塔、建寺、度僧、译经,把佛教作为"坐致太平"的思想工具,扶植寺院经济及义学发展。北朝各代帝王贵族也以国家的力量资助译经、建寺,开凿石窟,雕造佛像,比南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北朝佛教虽曾遭到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灭佛"的打击,但很快就得到了恢复,并且得到更大的发展。
  
  佛经的翻译至西晋竺法护、姚秦鸠摩罗什,达到了新的水平。南朝陈帝国真谛活动时期,印度各种佛教流派以及与佛教发生争论的其他一些宗教流派的典籍,已基本上译为汉文。但佛教思想在中国发生影响,并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互相发明、配合、补充,不是专靠翻译,而是靠中国义学僧人的创作、传播和推广。如道安、慧远的佛教论文,僧肇的般若论,道生的涅槃论,在中国思想界影响都很深远。
  
  隋唐时期,佛教与儒、道并称三教。三教之间,进行长期争论,互相斗争和渗透。上层统治集团采取三教并用方针,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寺院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译经的规模和水平高出于前代。代表人物有玄奘、义净等。此时,佛教理论也由依附汉文译经进而建立起多种独立的宗派体系,适应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教仪式、教规基本完成。这时形成了天台宗、律宗、净土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密宗及三阶教等中国宗派,并传到了朝鲜、日本和越南。佛教信仰深入民间,佛教思想影响到哲学、道德、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宋代以后,一些主要佛教宗派的基本观点为儒学所吸收,佛教思想日益与儒、道相融合。在西藏地区,唐初的松赞干布提倡佛教,以后逐渐形成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到了元初,忽必烈封喇嘛八思巴为帝师,逐步确立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喇嘛教还流传于中国藏族居住的其他地区。在中国云南省傣族地区还流传小乘佛教。
  
  中国佛教宗派及其基本观点  中国佛教中较有影响的派别主要有:
  
  天台宗  中国佛教中影响很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派别,开创于南朝末、隋朝初。创始人智常住天台山,故名天台宗。其派主张定慧并重的原则。所著《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被奉为"天台三大部",是天台宗的基本经典。天台宗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法性、真如的表现,并以"一念三千","三谛圆融"为观察世界和宗教修持的方法。认为物质世界及其多样性,不过是人心一念的产物。事物皆因缘和合而生,"无自性",是空的,即"空谛";"空"并非绝对的"无",而是假有,即"假谛";佛教把万物看成非真非假,亦真亦假即"中谛"。认为三谛互相包容,互不妨碍。"一念三千"与"三谛圆融"之说集中地反映了天台宗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天台宗以《法华经》的教义为佛教的最高原理,主张以五时判八教。唐代的湛然,进一步阐明了天台宗的教义,提出"无情有性"的学说,认为草木瓦石也有佛性。北宋初,因争论智《金光明玄义》广本的真伪问题,天台宗内部分成山家、山外两派。9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入唐求法,从学于天台湛然弟子道邃,回国后,传天台教义。13世纪日本僧人日莲根据《法华经》创立"日莲宗"。11世纪末,朝鲜僧人义天入宋学天台教义,从此天台宗传入朝鲜。
  
  律宗  全称"南山律宗",创立者为唐代终南山道宣。律宗主要在于约束僧众的戒行,理论上阐发较少,社会影响不大。唐天宝十三年 (754),鉴真和尚传律宗于日本。
  
  净土宗  唐代善导创立,主要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著《往生论》为经典依据。这派认为只要信佛,每日念佛万声以至十万声,死后便可往生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由于修行方法简易,信徒颇多。9世纪时,日本僧人圆仁入唐,学天台、密宗,并学净土宗。12世纪,源空在日本开创日本净土宗。
  
  法相宗  唐玄奘及弟子窥基创立。通过分析法相即事物的相状、性质和名词、概念的含义以表达"唯识真性",因而又称"法相唯识宗"、"唯识宗"。它继承了古印度瑜伽行派的学说。 窥基依据 《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等六经十一论等经典,糅合印度瑜伽行派著名"十师"对世亲著《唯识三十论》的注释,编为该宗的代表作《成唯识论》,又作《成唯识论述记》和《成唯识论掌中枢要》等加以发挥,主张外境非有,内识非无,建立"唯识无境"的基本理论。并用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之"三性说"概括全部学说,同时介绍和运用佛教逻辑(因明)。这一派主张八识,认为第八识即阿赖耶识(种子)是苦难的主要根源。7 世纪时,日本僧人道昭从玄奘学法相义。8 世纪时,日本僧人玄昉入唐,从智周学法相义。
  
  华严宗  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故名。创始人为法藏,因武则天赐号"贤首",又称"贤首宗"。华严宗判教,自称为"一乘圆教"。重要经典著作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义海百门》、《华严金师子章》等。华严宗认为"一真法界"为世界的最高本原,用法界缘起说明现象间的关系,其中"四法界"说、六相圆融说、十玄门说都是华严宗说明本体和现象的关系,尤其是现象界各种关系的重要理论。"缘起"说本是佛教的一个根本观念。华严宗对"缘起"的解释有所发展,它把一多,大小,同异,善恶等相反的现象或者表面没有联系的现象,都解释为具有相互依存、和谐统一、不可相离的整体。这个包罗万象的整体叫做"一真法界"。华严宗已接触到哲学上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提出了理事无碍的观点,标志着认识的深化。但它不是引导人们认识现实世界,而是教人脱离现实世界;不是改变世界的不合理,而是为这个不合理的世界寻求合理性的理论论证。华严宗的宗密著有《原人序》、《禅源诸诠集》,进一步调和儒、道、佛三家思想。唐初,新罗僧义湘传华严宗于新罗(今朝鲜),称为东海华严初祖。后来,华严宗又经新罗传入日本。
  
  禅宗  创始人传说为菩提达摩。主张理入、行入的修行方法。禅宗从唐初弘忍以后,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神秀为代表,南派以慧能为代表。中唐以后,北派不传,慧能一派取得禅宗正统地位,影响遍及大江南北。慧能的《坛经》是禅宗的代表作,提倡佛性本有,佛性不假外求,不读经,不礼佛,也不参禅,以无念为宗,即心即佛,自称顿教法门。慧能以下,有行思、怀让、慧忠、神会诸弟子,以后又分为五个支派(五家),即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沩仰宗、临济宗。其中以临济、曹洞两家流行时间较长,影响也大。12世纪时,日本僧人多传临济禅法。13世纪初,曹洞宗传入日本。 8世纪,新罗僧信行入唐从神秀受法,传北宗禅到朝鲜。朝鲜僧人道义传南宗禅。
  
  密宗  亦称"秘教",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为真实言教。一般认为,系 7世纪以后,印度大乘教的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物。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为其特征。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密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即"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识为心法,属"金刚界"。色,心二法摄宇宙万物,佛与众生体性相同。众生依法修行,手结印契,口诵真言,心观佛尊,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相应,即身成佛。密宗仪式复杂,有严格的规范。必须由导师秘密亲授。8世纪末,密宗传入日本,称"真言宗"。在这以前由不空弟子传入新罗。
  
  三阶教  亦称"三阶宗"或"普法宗",隋代信行创立。其代表作是35部、44卷的《三阶佛法》。三阶教把全部佛教按"时"、"处"、"机"(指人)分为三阶:第一阶是正法时期,"处"是"佛国",只有佛、菩萨修持的是大乘一乘佛法。第二阶是像法时期, "处"是"五浊诸恶世界",人是凡圣混杂,流行大小乘(三乘)佛法;第三阶是末法时期,"处"也是"五浊诸恶世界",人都是"邪解邪行",当信奉"三阶教","普信""一切佛乘及三乘法"。该宗强调苦行、忍辱、乏食、一日一餐,认为一切众生皆是真佛。死后尸体置林间,供鸟兽食,称以身布施。隋开皇二十年 (600),朝廷明令禁止,武则天圣历二年 (699)、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又两次申令禁止。至宋代,湮没不传。
  
  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地位  中国佛教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以及地区和民族的差别,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支派,但总的看来,它是中国社会的产物,属于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汉传佛教是儒学的必要补充。藏传佛教则为西藏历代农奴主及蒙古王公贵族服务。傣族地区的小乘佛教则为当地头人服务。中国佛教既有佛教的共同性,以人生为苦,宣传五蕴、四谛、十二因缘等出世哲学,又有中国地域的特性,它结合了中国社会需要、民族文化的特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教义。广大汉族地区的儒、佛、道三教融合思想构成了中国后期佛教的特殊内容和典型基调。
  
  中国化的佛教哲学融合了中国的儒学、道学、玄学,对佛教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了特有的论证、解释和发挥。它继承了佛教哲学的论证方法,利用非科学的抽象,在相对的现实的现象界背后设置一个绝对的超现实的"本体",或说"真如",或说"实相"、"佛性"。它运用"缘起论"等进行相对主义的论证,借以歪曲和虚构事物现象界的关系和人类认识的矛盾,否定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和人的主观认识能力的可靠性。在论证、解释过程中,中国佛教哲学突出了它的思辨性的特点。特别是华严宗和禅宗的理论,在本体论、认识论、发展观方面对中国哲学思维的前进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佛教哲学的发展,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深化,构成了中国哲学史的重要一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