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民族语言素质
1)  national language quality
民族语言素质
1.
Being connect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 it analyses its important roles in promoting national language quality even teaching education and basic quality education.
本文从教师口语课的内容、性质、特点入手 ,结合口语教学实践 ,对教师口语课在提高民族语言素质以及师范教育、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 ,意在引起对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 ,并力求开好这门课。
2)  minority languages
民族语言
1.
Value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m aster and carry out minority languages in hospitals on national area;
民族地区医院护士掌握民族语言的意义
2.
These hypotheses are gronded in the typological variations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ese dialects, and are further supported by the data from classical Chinese and minority languages.
并且参考古代汉语与周围少数民族语言的语序现象,提出关于汉语起源的两种假设。
3)  National Language
民族语言
1.
The Rising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national Language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
中世纪后期英国民族意识的萌发与民族语言的形成
2.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national language, culture and metaphor;
论民族语言、文化与隐喻
3.
The National Language is the basis to form national music style.
民族语言是形成民族音乐风格的基础,是我国声乐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4)  national languages
民族语言
1.
This paper first elaborates the basic theories of LPP and then makes a detailed contrast in LP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national languages,foreign languages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语言政策和规划的基本理论,就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的语言政策和规划作较详细的对比,对比主要从民族语言、外语和双语教育几个方面入手。
2.
Studying national cultures through national language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in deepening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ultural feature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but also in revealing the unknown phenomena in various national cultural history, reshaping the overall looks of national cultures and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ays of thinking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通过民族语言研究各民族文化,不仅能加深对各种语言的文化属性的认识,而且对揭示各民族文化史上的未知现象,重塑少数民族文化的整体面貌,了解各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都有重要意义。
5)  National quality
民族素质
1.
Effect of art education on improving national quality;
学校美育在提高民族素质中的作用
2.
A Landmark Result of the Research on Our National Quality——A Review on Mr. Du Yonghao s New Work of A Discussion on the National Quality;
我国民族素质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读都永浩新著《民族素质论》
3.
A Discussion on the National Q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in the Territory of Nationality;
论民族素质与民族地区发展
6)  Quality of nation
民族素质
补充资料: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民族特征之一。亦称"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例如建筑的艺术和风格,住宅的安排和使用, 语言、文字、音乐、舞蹈、 戏曲、饮食、服饰的特点,以及社会风尚、节日和民族传统等,都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性格、情操和爱好。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是不能离开民族文化而存在的。
  
  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们都热爱本民族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习惯于本民族的习俗、生活方式,并关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这种表现,通常称为民族感情。在阶级社会里,由于民族内部存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因而在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中渗透着不同的阶级意识因素。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的还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在形成过程中,一定的人们逐渐意识到他们属于一个民族。这种民族自我意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有些民族的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甚至民族共同语言等特征都已发生变化,但他们的民族自我意识仍然明显存在,成为维系该民族的重要因素。
  
  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往往与民族的历史遭遇和所处地位有密切关系。一些处于受歧视和被压迫地位的民族,对其他民族存有隔阂和不信任心理,对于伤害本民族尊严和民族平等的行为颇为敏感。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各民族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频繁,民族的传统和生活习俗等随之发生变化,民族的性格、情操和爱好也不能不发生变化。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后,各民族的精神面貌将逐渐趋于一致,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将最终消失。
  
  

参考书目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94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