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近代教育家
1)  modern educators
近代教育家
1.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es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ideology, the modern educators played a double role of a modern advocate from his traditional sense and a propaganist of the western educational ideology.
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者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者的双重角色。
2)  modern education
近代教育
1.
Influence of the Western church school on the modern educational building in Wuhan;
西方教会学校对武汉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2.
Qingzhou,hence,becomes the birthplace of modern education of Shandong.
清朝末年,外国教会在青州衡王府旧址上所建立的青州培真书院、青州广德书院、青州广德医院和青州医学堂皆为齐鲁大学的前身,是山东近代教育最主要的发祥地。
3.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public education concept has changed.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广州近代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3)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教育近代化
1.
Liu Kunyi and th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of Jiangsu in late Qing;
刘坤一与晚清江苏教育近代化
2.
Th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developed in the atmospher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raditional and new cultures.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
3.
It is also a turning point of China s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意义深远的历史转折点。
4)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教育近代化
1.
National Southeast University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国立东南大学与江苏教育近代化
5)  modern education
近现代教育
1.
As the production of the special age, on one side missionary schools became the cultural tool to invading, on the other side, they also had active influnce on our modern education.
教会学校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一方面为帝国主义侵华充当了文化工具,另一方面在宗教的旗帜下,也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6)  modern educationalist
现代教育家
补充资料:德国近代教育
      德国的教育制度在欧美教育史中具有重要影响,近代西方的公立教育、义务教育、实科教育、师范教育和双轨学制等,大多起源于德国。
  
  16世纪以前,德国教育相当落后,学校大都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宗教改革运动后,M.路德的新教虽然开办了初等学校,但其主要注意力却放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其目的是培养新教的牧师、国家的官吏和学校的教师。在16世纪末,德国还创设了骑士学院,招收贵族子弟,为封建王公训练官吏。
  
  17~18世纪,德意志许多公国颁发学校法令,规定学校开办权由教会转移到国家手中。如普鲁士王国在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在位)时便谋求将学校开办权由教会转入国家手中。腓特烈二世 (1740~1786在位)即位后颁布了一系列章程来改进教育。在1763年,制定了乡村学校规程,作出了实行普通义务教育的规定。在1794年以法令形式颁布,全部普鲁士大、中、小学由国家举办。其他公国也有类似做法。德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也是西方各国中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得教育权的国家。
  
  这一时期,基督教新教的虔敬派对德国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虔敬派的代表人物为教育家、神学家A.H.弗兰克。他于1695年在哈雷设立了贫儿学校,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建起了大型的教育机构群,其中包括慈善学校、市民小学、孤儿院、寄宿制的教育学院、教师养成所、拉丁学校、女子文科中学等(见虔敬派教育)。当时,德国中学的基本型式是以拉丁文和希腊文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文科中学。由于工商业的发展,文科中学已不能满足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1708年虔敬派的牧师C.泽姆勒便开办了一所"数学和机械实科学校",传授实用科目。1747年,另一位虔敬派牧师J.J.黑克尔在柏林建立了"经济、数学实科学校"。随后,建筑学校、采矿学校、林业学校、技术学院和农业学院等传授实科知识的新型学校在许多城市陆续创办起来(见实科学校)。
  
  18世纪末,德国兴起了泛爱主义教育,其代表人物为J.B.巴泽多。他在德绍创办了泛爱学校,教学科目已含有农业知识、手工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注重体育和劳动教育,采用实物教学法。
  
  19世纪初期,德国的政治和经济都相当落后。1806年,德意志最大的公国普鲁士败于法国,并于1807年被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蒂尔西特和约。这种状况唤起了爱国志士要求进行全面改革的思想,而教育改革也被作为重要方面,于是就发生了德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它是在新人文主义思想运动影响下进行的,领导这场改革的是当时普鲁士内务部教育厅厅长、新人文主义代表 K.W.von洪堡。改革后的普鲁士学制, 为双轨制。 其中,一个是为地方资产阶级子女办的由预备学校或家庭教育、文科中学和大学组成的学术教育系统;另一个是由国民学校与职业教育机构组成的,旨在训练守纪律、虔敬上帝和忠于统治阶级的臣民的穷人子弟学校系统。改革后的文科中学成了唯一与大学衔接的中等学校。1812年文科中学毕业考试章程规定,凡通过文科中学毕业考试者可直接升大学,取消了原有的大学招生考试。改革期间创办的柏林大学成为德国高等学校的楷模。
  
  这一时期师范教育也有所改革。德国的师资培养机构始于1697年弗兰克设立的教师养成所。1747年黑克尔又在柏林设师范学校。此后,在汉诺威、沃尔芬比特尔、格拉茨、布雷斯劳、卡尔斯鲁厄等地先后设立师范学校。1810年 7月12日颁布了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敕令,敕令规定只有通过国家考试者才能获得教师证书,有了证书才能被任用。证书分 3种:只教高年级的教师资格证书、只教低年级的教师资格证书和兼教高、低年级的教师资格证书。此时各种师范教育机构应运而生,到1831年时,普鲁士各省都设立了师范学校。师范教育内容有了很大改进,开设教育学与心理学以及教学实习等课程。
  
  这一时期,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德国和欧美各国的中学教育,尤其是对古典中学教育的影响很大。赫尔巴特学派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其影响一直延伸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1848年德国革命失败后,普鲁士政府于1854年10月连续颁布了3个反动条例,强调国民学校和师范学校要以宗教、忠于普鲁士君主和德国沙文主义教育为基础,要求学校为宗教生活、职业生活和国家生活等服务,为这种生活作准备。国民学校中所有有利于发展儿童创造精神的方法都被取消,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要求发展儿童思维的教育思想受到非难。学校教学重新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生除规定须背诵福音书、赞美诗、祈祷文和圣经故事外,还要精通教义问答。自然科学教学被停止。师范学校中取消了文学教学,数学只限于算术一种,并用相当于学校法令汇编的所谓"学校管理"代替教育学和心理学课。
  
  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国基本上结束了封建割据,实现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统一,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联合专政,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显示出广阔的前景。这时期,德国的幼儿园在F.W.A.福禄贝尔推动下有很大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数量不断增加。以普鲁士地区为例,1847~1881年间新建的学校达6000多所。而职业教育与实科学校教育的发展尤为突出,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职业学校前身的"普通补习学校"早就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这种学校主要是为读过国民学校的在职青年进行补习而创办的。在这种学校基础上,教育家G.凯兴斯泰纳于1887年在慕尼黑建立了第一所职业学校。同时各种培训职业学校教师的训练机构也相继建立。当时职业学校的专业门类很多,例如有理发、烤饼、裁缝、制鞋、陶瓷、印刷、驾驶、钟表、机械、园艺、药材、音乐、簿记等等,加上各种各样的专门学校,在德国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职业教育系统。
  
  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科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到1882年制订的教学计划中,除了文科中学外, 9年制的文实中学和实科中学已被承认作为高级中学类型,同时 6年制的前期文科中学、前期文实中学和实科学校都同样地被列入这个教学计划。1900年由威廉二世签署的《基尔法令》终于规定,文实中学和实科中学毕业生与文科中学毕业生一样具有升入大学的同等资格。
  
  与实科学校教育发展相适应,一批以柏林大学为模式的农、林、医、机械、采矿以及其他应用科学领域的高等技术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也相继创办起来。
  
  19世纪末,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加强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使学校成为政府鼓吹扩张侵略和抵制工人运动的工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统治阶级推行"自由化"的教育改革。1920年通过的基础学校法废除了贵族化的预备学校,规定所有年满 6岁的儿童均须入共同的基础学校,修业 4年后,通过考试和挑选,优秀者升入各种高级中学,其余学生继续上国民学校高级班或中间学校。此时,高级中学,除了原有的文科中学、文实中学和实科中学外,增设了"上层学校"与"德意志中学"。上层学校与国民学校七年级相衔接,学习年限 6年。这类学校大部分设在小乡镇,为国民学校高年级的优秀生提供完全中学教育的机会,使他们借以获得升大学的资格。德意志中学是与基础学校相衔接的 9年制高级中学,以学习"德国文化"、"德国历史"等所谓"德意志文化"为主,带有明显的民族沙文主义色彩。在高等教育方面,各类大学的数量又有增加。在此时期,德国加强了对师资的培养。国民学校的教师一般要求由高等学校培养。普鲁士新建了教育学院,专门培养教师。
  
  1933年A.希特勒执政,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把学校教育作为推行侵略战争政策的工具。纳粹德国实行中央集权的学校管理制度,于1934年成立了帝国科学、教育和国民教育部,以统一管理从教科书到教学程序安排等一切教育事宜,取消了一切民主权利,取缔了一切群众性组织,关闭了一切实验学校和私立学校。把宣扬日耳曼民族是主宰世界的优秀民族的种族学和遗传学列为学校的基础学科。这时期,中等学校的学制普遍缩短了,原 9年制的高级中学缩短了 1年,6年制的中间学校缩短了2年,并改称为"主要学校"。设立了5年制师范教育机构,训练国民学校师资。原来强调"德意志学科"的德意志中学此时受到格外重视,成了高级中学的主要类型,而传统的文科中学只有少数被保留下来。各级各类学校入学人数大都有所减少,唯有德意志中学学生人数有所增加。为培养"忠实的、有能力的领袖",纳粹设立了3种所谓"优秀分子"的学校:"阿道夫·希特勒学校"、"国家政治学院"和"骑士城堡"。同时把"乡村生活年"和"劳动服役"等引入学校教育内容。在学校中,还建立了法西斯青少年组织。许多教师和科学家遭到迫害,有的被撤职,有的被驱逐出境,流亡异国他乡,有的被投入集中营。整个教育事业严重衰退,学生的知识水平大为下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