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王尧臣
1)  Wang Yaochen
王尧臣
1.
The epitaph of Qiu Gongzhu concerns the deeds related to Wang Yaochen, the outstanding minister of Song Dynasty, and the genealogy of the birthplace of Qiu Yu, the government official resisting the aggressors of Jin.
仇公著墓志涉及到宋代名臣王尧臣的有关事迹和抗金官吏仇 余心 的籍贯世系 ,不仅可补史缺 ,而且可证史实。
2)  Wang Yao
王尧
1.
Tibet Studies is the Inherent Subject of our Unified Mnified Multiethnic Country——An Interview of the Famous Tibet Studies Expert Wang Yao
藏学是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中的固有学科——访我国著名藏学专家王尧先生
3)  MEI Yao-chen
梅尧臣
1.
OUYANG Xiu s View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I Yao-chen s Poetry;
欧阳修论梅尧臣诗歌风格
2.
Traffic in North Song and Mei Yao-chen s Jixing Poems;
北宋交通与梅尧臣的纪行诗
4)  Mei Yaochen
梅尧臣
1.
A Brief Analysis of Mei Yaochen s Poem;
梅尧臣“穷者之诗”的内容特色
2.
Passion and Profoundness in Ordinary Life——On the Mourning Poems for His Wife by Mei Yaochen;
平凡中的真情 平淡中的深邃——论梅尧臣的悼亡诗
3.
Analyzing the Realistic Character of Mei Yaochen s Comments on poetry;
因事有所激和因物兴以通——论谈梅尧臣诗论的现实品格
5)  Mei Yɑochen
梅尧臣(1002~1060)
6)  Yaowang pure liquor
尧王醇酒
补充资料:梅尧臣(1002~1060)
      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他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或"苏梅"。父梅让务农,叔梅询进士及第,历官至翰林侍读学士,颇有文名。梅尧臣12岁随梅询学习。26岁以梅询的"门荫",补太庙斋郎。不久,任桐城县主簿,调任河南县主簿。天圣九年(1031),任河阳县主簿。河阳离西京洛阳很近。当时西昆诗派的首要人物钱惟演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还有尹洙等人也官西京。梅尧臣常与这些名人往还,很受推重,并与欧阳修成为莫逆之交。景祐三年(1036),梅尧臣在建德县令任上,寄诗范仲淹支持改革弊政的主张。宝元二年(1039)知襄城县,其后历有迁转。皇祐三年(1051)赐同进士出身;改任太常博士。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推举他为参详官,希望通过考试打击当时的浮艳晦涩文风。梅尧臣在阅卷中激赏苏轼的文章,向欧阳修推荐,取录为第二名。嘉祐五年(1060),梅尧臣为尚书都官员外郎,不久病逝。
  
  梅尧臣早年的诗歌创作,曾受到西昆诗派的影响,后来由于他关心现实,接近人民,诗风逐渐变化,并提出了同西昆派针锋相对的诗歌理论。他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主张诗歌创作必须"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如见赠述诗》),对浮艳空洞的诗风,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在艺术上,梅尧臣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出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这一著名的艺术标准,并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梅尧臣的创作实践与其创作主张是一致的。他的诗歌富于现实内容,题材广泛。他了解农村生活,在早期就写了一批关怀农民命运的作品,如《田家四时》、《伤桑》、《观理稼》、《新茧》等。以后,他又写了《田家语》,描写沉重的赋税、徭役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他的名篇《汝坟贫女》,通过一个贫家女子哭诉,深刻地反映出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他的一部分诗作抒写对国事的关心。如《襄城对雪》之二,《故原战》等。另一些篇章如《彼??吟》、《巧妇》、《闻欧阳永叔谪夷陵》、《猛虎行》,表现了他对于守旧、腐朽势力的憎恨。他还写了不少山水风景诗,其中《寒草》、《见牧牛人隔江吹笛》、《晚泊观斗鸡》等诗,在平凡的景物或事物中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梅尧臣的诗以风格平淡、意境含蓄为基本艺术特征。他善于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画出清切新颖的景物形象。如《鲁山山行》描写晚秋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色,细致入微。此外,"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最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东溪》),"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考试毕登铨楼》),都是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但他的诗也时有雄奇、怪巧的一面,如《黄河》、《梦登河汉》,涵浑壮丽,和他的一般风格迥异。由于他作诗受韩愈、孟郊的影响较大,艺术上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有时语言过于质朴古硬,缺乏文采。这些弊病都可以认为是端正华而不实的诗风所付出的代价。他对开辟宋诗的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刘克庄称他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后村诗话》),龚啸说他"去浮靡之习,超然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先"(《宛陵先生集·附录》),这些评论都很有见地。
  
  梅尧臣的著作,今存《宛陵先生集》60卷,《拾遗》1卷,《附录》1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今人朱东润有《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