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elf-actualization
自我实现者
1.
The theory of self-actu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slow s psychology .
自我实现者理论是马斯洛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马斯洛心理学就是因其自我实现者理论而不同于其它的心理学而成为心理学上的“第三思潮”。
2)  the personality of self-actualization
自我实现者人格特征
3)  Self=Self
自我=自我
4)  self
自我
1.
Review of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lf-energy Consumption Abroad;
国外自我能量消耗实验研究综述
5)  The self
自我
1.
The mirror image of the self:facing a dilemma where self-construction and self-destruction coexist;
“自我”的镜像:徘徊于建构与解构之间——20世纪末中国女性写作批判
2.
It displays the solitariness motif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men figure and opposite sex,the same sex and the self.
陈染小说以带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话语方式塑造了一系列女性主体形象,通过这类形象与异性、同性及自我的关系来呈现"孤独"这一母题。
3.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irror,Lacan divid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elfs and the self and the others into three fields:the field of imagination,the fields of sybol and the field of reality,and thus concluded that the self is a truth rsulted from other s intervention and later alienation and split.
由此,我们发现现代课堂的问题是,来自于强迫性的"他者"行为阻断了主体寻找真我的途径:学生丧失了话语权无法说自己的话;丧失了自主性无法自主生活;被剥夺了时间与空间而无法自我创造。
6)  selfhood
自我
1.
The Difficulties of Actor s Innovation——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elfhood and the role;
演员创作的难点——自我与角色的关系
2.
New Feminie: Rejection and Overthrow-An Exploration on "Love and Selfhood" in Modern Literature;
新女性:拒绝和颠覆—现代文学"爱情与自我"主题的探询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人格自我实现说
      人本心理学家创立的一种人格(个性)学说。这种学说强调个人的潜能、创造力、理想、信念的实现。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此外,K.戈尔茨坦、C.R.罗杰斯等也都谈到自我实现。
  
  马斯洛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好的、至少是中性的固有本性,而这种本性、潜能必然现实化。这个假设是他的自我实现说的基础。马斯洛强调,由于人的本性是好的或中性的,所以最好是促进它的发展;而人性的健康发展,只有在比较好的社会环境中才有可能。如果环境是限制性的,那么个体很可能依照神经病的方向发展。
  
  据马斯洛看来,人有两种类似本能的需要,一种是基本的或缺乏性的需要,另一种是成长的或超越性的需要。马斯洛根据这些需要在个体发展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从低级到高级排列成为一个像金字塔一样的阶梯。①生理需要:对食物、水、空气、睡眠和性的需要;②安全需要:对安全感、稳定性、保护者和摆脱恐惧、焦虑的需要;③从属和爱的需要:对从属感、爱情、友谊和摆脱孤独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对别人的尊重以及自尊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实现自己的潜能、创造力、理想、信念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前四种需要是缺乏性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是成长性需要。
  
  后来,马斯洛又提出了第二个需要层次,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其中认识需要是基本的。这个需要层次对上述基本的需要层次起辅助作用。
  
  
  马斯洛提出了一个需要发展的模式(见图):最低一级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第二级需要才能出现;一、二级需要得到满足后,第三级需要才会发展。以此类推, 在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出现之前, 四种低级需要必须依次得到适当的满足。但是,马斯洛也承认这个层次排列可能有例外,例如他提到,创造性的人的创造驱力比任何其他需要都更为强烈;也有的人的价值观和理想是如此强烈,以致他们宁愿死也不放弃它们。马斯洛认为这种发展模式是天然的,所以教育的作用是引导它,就像成人站在婴儿面前引导他们学走路那样,只能照护,不能代替;照护不能过分,过分就成了溺爱,不利于儿童的发展。
  
  马斯洛通过观察、谈话、问卷、传记等方法,研究了少数他认为的自我实现者,提出自我实现者的动机是超越性动机或成长性动机。他认为自我实现者的超越性动机,在质和量两方面都有别于其他普通人的缺乏性动机。缺乏性动机是补足机体内某种欠缺的动机,是谋划获得所缺乏的某种东西,是要减少由于这种缺乏所引起的紧张。由前四种缺乏性需要引起的动机就是如此。而自我实现者的动机则是一种超越性动机,它不是力求弥补欠缺,而是要发展潜能和认识世界;不是要减少紧张,而是要通过新的挑战性活动增加紧张。
  
  马斯洛还详细地描绘了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这些特征是:①有效地知觉现实。如实地知觉周围的人和物,不按自己的需要和愿望理解他们,因为他并不需要他们或它们来填补自己的缺乏性需要。②认可自然、他人和自己。③自发、单纯、自然。④集中注视自身之外的问题。⑤独处和独立的需要。行为和感情,是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的和自我定向的,对独处和独立有强烈的需要。⑥自主活动。⑦鉴赏的不断新化。能持续不断地使经验增殖。 ⑧神秘的或"高峰的"体验。不断体验到一种与深刻宗教体验近似的、剧烈的和压倒一切的入迷、极乐和敬畏。在科学、艺术工作上,在生活上都可能达到这种高峰体验。⑨社会性兴趣。对一切人都有强烈而深刻的移情作用和慈爱之情。⑩有更强的同别人联系的能力。容忍和接受一切人。手段和目的、 善和恶的辨别力。非敌意的幽默感。创造性。 自我实现者有儿童般天真的创造和想象。抵制文化适应。在一定范围内,完全能够抵制住社会文化的压力,而进行独立思考和行动。
  
  马斯洛认为,人有某种比战争、偏见和憎恨要更为崇高的能力。这是他对人性怀有乐观主义的观点。但是把它看作是人的固有本性,并且是不依赖社会实践自我实现的,则是缺乏科学论据的说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个体的需要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需要、特别是高级需要的实现与人格形成有关联等,有的人认为有可取之处。但是,他的需要层次并没有囊括人的全部需要;特别是他强调需要的生物学性质,没有指出需要的反映实质和社会性,也没有区分自我实现需要中利己性与利他性两种内容。因此,受到不少心理学家的批评。
  
  

参考书目
   A. H. Maslow, Motivation ɑnd Personality,New York,1970.
   A.H.Maslow,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New York,1968.
   D.Schultz, Growth Psychology: Models of TheHealthy Personality ,New York,197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