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境内的黄花城长城是明长城的又一处精华所在,它气势雄伟,构筑精细,集奇险于一身,是北京长城段的一处重要关隘。
黄花城历史曾称为黄花镇,黄花城关被称为头道关,它是外省通往京师的要冲,也是拱卫明皇陵的门户。在黄花城关遗址北侧的岩石上,至今还保留着明万历年间刻写的“金汤”两个大字,足以显示出当年关口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皇城的军事防御,黄花城北面又延修了一段长城,这段长城被称为外长城。距头道关北约二公里处,建置一关,称二道关。如今,二道关隘口已不复存在,而当地村落却因此而得名。
二道关村现有村民400余户,全村房屋沿山脚下建成,林木环抱,环境幽雅。村前面山上有连绵起伏的古长城,村内还有多处文物古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鹞子峪城堡。
鹞子峪为二道关所辖,古时该地曾有猛禽鹞鹰出没,故名。鹞子内峪建隘口一座,据《四镇三关志》和《西关志》载:“鹞子峪口,正关一道,城楼一间,水道二空,挡墙二道,敌台二座,明嘉靖二十三年(1595年)建,宽漫,通众骑,极冲”。现在,隘口西南烽火台尚存,隘口已毁。
鹞子峪隘口东侧北坡处建有一城堡,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砖石结构,南墙长102米,北墙长91米,东西墙各长78米。南向开一城门,门洞上镶嵌一汉白玉门额,上书“鹞子峪堡”四个字,城堡保存完好。
关于鹞子峪城堡的作用有两种说法,一是屯兵,二是养马,但都缺乏确切的依据。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年修建城堡确为军事防御所需,《四镇三关志》上就有关于夷部入犯鹞子峪的记载,古老的城堡曾经历过刀光剑影的浴血厮杀。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明朝灭亡,清朝取而代之。随着疆土的巩固,战事逐年平息,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日渐削弱,驻防的军队也撤离了长城,黎民百姓开始在长城脚下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鹞子峪城堡内最多时居住40余户人家,130多口人,现仅剩十五、六户,许多人家盖了新房。城堡内的一棵古槐树已有几百年的树龄,仍枝繁叶茂,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1984年,鹞子峪城堡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二道关村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文物古迹,开发建设了旅游区,并开展了民俗旅游接待,古老的山村焕发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