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新史学思想
1)  new historical thoughts
新史学思想
2)  historical thought
史学思想
1.
Th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of Historical Thought of Zhang Tai-yan;
论章太炎史学思想的历史贡献
2.
On the Historical Thoughts of The Eastern Zhejiang School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论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史学思想
3)  historiography thought
史学思想
1.
Myth in Historical Records reflected Si Maqian s historiography thought, such as nation, politics, destiny and morals, constituting important and characteristic history language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tradition.
《史记》中的神话材料从多方面反映了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如民族、政治、天命、德行等,构成中国史学传统的重要特色史语,对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2.
The historiography thought is that a historian is cognitive to the objectiv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history one’s own theory.
史学思想是史学家对客观历史进程和历史学本身的理论认识。
4)  historical thoughts
史学思想
1.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in the Jin Dynasty has not only a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sition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in that periodbut also a fundamental innat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ulti - dimen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thoughts then.
晋代的政治环境既与这一时期的史学发展及其地位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又与这一时期史学思想的多元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2.
Mencius s historical view and historical view and historical thoughts were advanced at that times and they played and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stit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s historical studies.
孟子的历史理念和史学思想在当时处于先进水平,在我国史学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
Liang Qichao s historical thoughts had taken place change during his later period.
梁启超后期的史学思想发生了明显变化。
5)  historiography study
史学史思想
6)  the h istory of thought of medicine
医学思想史
补充资料:新史学

(xinshixue) 一指20世纪初开始萌动、50—60年代空前发展的旨在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的史学新潮流,一指近一二十年来这种“新史学”的更新变化。反对兰克学派的客观主义史学的主张,首倡于19世纪末的德国哲学家,如狄尔泰、文德尔班等,但真正从史学实践上倡导新史学的,有法国学者西米昂、亨利·贝尔、乔治·勒费弗尔,美国学者鲁宾逊、比尔德等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提倡广阔开拓史学研究领域,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分支的合作,强调史学家的解释,重视历史学与现实的关系即史学的功能等。但在30年代之前,新史学的具体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真正使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成为一股潮流的,是法国的年鉴学派(参见该条)。1929年《经济社会史年鉴》的创刊,就象其名字所表明的那样,不仅是年鉴学派诞生的标志,也是新史学诞生的标志。它表明新史学反对那种狭隘的外交政治史,倡导一种“总体历史”观念。布洛赫把《年鉴》的名字加上“社会”,正是因为这个词能包括历史的整体,“历史就是整个社会的历史”。年鉴派第一代学者关于地理历史学、封建社会史的研究,第二代学者如勃罗代尔对地中海的研究,第三代学者如拉迪里的《蒙达犹》等,都是总体史的代表作。在此前提下,新史学在本体论上把历史学视为一门关于人的科学、关于人类过去的科学,这就是说它是一门科学,又是特殊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它在认识论上既承认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却又尽量避免意识形态甚至历史哲学的干扰,它极力反对汤因比式的宏观史学,而主张从第一手材料出发的扎实研究。而在方法论上,它一方面倡导“问题史学”,即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再围绕问题提出假设、确定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则倡导多学科合作,即吸取其他相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心态史学、数量史学、结构史学、地理史学、历史人类学等等便都是这种总体的或综合的方法论的产物。还需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重视理论概括(比如探索规律),强调阶级、人民群众、经济因素等等思想日益给予历史研究以影响,亦构成了新史学的组成部分。

但是近10余年来,靠打破兰克教条而发展起来的新史学由于过分强调社会学分析方法和计量方法,正面临成为新教条的危险。一些史学界的有识之士开始改弦更张,于是便出现了“新叙述史”:“历史学的主体从人周围的环境转向环境中的人;历史研究的问题从经济和人口转向文化和感情;对历史学发生影响的学科从社会学、经济学和人口学转向人类学和心理学;历史研究的对象从群体转向个体;解释历史变化的方式从直线式的单因素因果关系转向互为联系的多重因果关系;方法上是从群体计量化转向个体抽样;史料的组织上是从分析转向描述;而历史学的性质和功能则从科学性转向了文学性。”(劳伦斯·斯通,“叙述史的复兴”,转引自《史学理论》1989年第1期第33~34页)由此来改变那种由于数字分析而造成的枯燥历史以及只注重远大结构而忽视活生生的个人的教条历史,这是一种“新的”旧史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