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stitution of rural land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
1.
Then, they propose that there must be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productive forces of Chinese agricul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stitution of rural land.
文章回顾了 2 0世纪后 80年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 ,指出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与我国农地制度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
5) rural land system
农村土地制度
1.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land system as the reform target of rural land system in new era;
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土地制度
2.
Thinking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Land System And Countermeasure Today;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及对策
3.
In order to work ou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desires for the rural land system reform among the peasants with different incom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management condition, circulation scale,stability, concentration and ownership of rural land has been conducted with average personal income as the classification index.
为了比较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意愿差异,本文以人均收入为分类指标,就农村土地经营现状、土地流转规模、土地稳定与土地集中、土地所有权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
6) rural land institution
农村土地制度
1.
So in the course of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rural,on one hand,the transition of rural land institution pushes about and influences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flowing;on the other hand,agricultural population flowing also request the innovation of rural land .
农村土地制度在我国农村经济制度体系中起着基本的作用,而农业人口的流动是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动关系。
2.
The study of rural land institution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a sig- nificant theoretical problem,but a more intricate practical problem.
研究农村土地制度的建设历来都是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极为复杂的实践问题。
补充资料:中国农村社区变迁
泛指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演变和发展。
中国农村社区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经济、政治、文化长期处于发展迟缓的落后状况。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外国资本和列强入侵中国,客观上虽然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更加重了中国农民的负担,农村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农民的生活更加贫困,由此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农村先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从70年代末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较短的时间内,中国农村社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全部耕地的70~80%,并占有绝大部分农具、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他们凭借占有的大量生产资料和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对农民进行各种形式的剥削和压迫,严重阻碍了农村社区的发展。只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才能获得彻底的解放,中国农村才能有较大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6月30日,由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施行。到1950年底,中国广大的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全国 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生活资料,免除了每年向地主交纳的大约3500万吨粮食的地租。占农村人口大约90%的贫农、中农占有全部耕地的90%以上,原来的地主、富农占有耕地 8%左右。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从落后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农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一部分贫困农户无力扩大再生产,甚至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农村已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为了帮助贫困农民克服生产上的困难,并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根据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形式,引导农民逐步走上了合作化道路。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合作经济组织,分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前者简称初级社,在主要生产资料私有的基础上,社员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主要生产资料统一使用,社员参加社内劳动。后者简称高级社。实现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和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高级社实行民主管理,最高领导机关是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到1956年底,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75万个,其中初级社21万个,高级社54万个。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8%,标志着中国农村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8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步向人民公社过渡。人民公社是1958~1982年期间在中国农村实行的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它管理生产建设、财政、粮食、贸易、民政、文教卫生、治安、民兵和调解民事纠纷等项工作,既是农村基层的行政单位,又是农村基层的经济实体。在人民公社的发展初期,强调"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以公社为核算单位,统负盈亏,统一分配。加上某些政策措施超越实际可能,如取消自留地、压缩社员的家庭副业等,从而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损失。后来经过多次调整,1962年开始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但是,管理上的过于集中统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同时,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了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即土地等基本的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生产经营受国家和集体的指导,以家庭为主要生产单位和经营单位的形式,联系产量进行分配,把生产责任、经营权、经济利益结合起来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承包生产责任制既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又调动了个人(家庭)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社区的发展道路。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村社区的变迁,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显著变化:①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由人民公社的单一所有制结构,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成分、多层次的所有制结构,包括有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与其他形式的合作经济。与此相适应,在分配结构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②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的非农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农牧副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有所提高(见图),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得到了调整。农村经济正向着商品化、社会化的阶段过渡。③社会结构的变化。首先是阶级和阶层结构的变化(见农村阶级和阶层)。其次,职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村中的医生、教师、工程师以及其他科技人员不断增多。农村社区正在形成一个多层次的职业结构体系。再次,社会组织由简单结构向复杂的科层结构转变。④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变化。食品消费逐步讲究营养,衣着趋向款式多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迅速增加,居住条件有较大改善。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水平有了改善和提高。全国农村建立了广播网,电视普及率提高,许多农村建立了文化站、图书馆,有的还办诗社、画展,使居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效观念增强。农民逐渐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传统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农业机械及先进农业技术普遍推广和应用,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⑤人口结构的变化。总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初步形成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中国农村社区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经济、政治、文化长期处于发展迟缓的落后状况。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外国资本和列强入侵中国,客观上虽然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更加重了中国农民的负担,农村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农民的生活更加贫困,由此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农村先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从70年代末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较短的时间内,中国农村社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全部耕地的70~80%,并占有绝大部分农具、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他们凭借占有的大量生产资料和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对农民进行各种形式的剥削和压迫,严重阻碍了农村社区的发展。只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才能获得彻底的解放,中国农村才能有较大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6月30日,由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施行。到1950年底,中国广大的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全国 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生活资料,免除了每年向地主交纳的大约3500万吨粮食的地租。占农村人口大约90%的贫农、中农占有全部耕地的90%以上,原来的地主、富农占有耕地 8%左右。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从落后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农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一部分贫困农户无力扩大再生产,甚至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农村已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为了帮助贫困农民克服生产上的困难,并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根据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形式,引导农民逐步走上了合作化道路。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合作经济组织,分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前者简称初级社,在主要生产资料私有的基础上,社员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主要生产资料统一使用,社员参加社内劳动。后者简称高级社。实现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和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高级社实行民主管理,最高领导机关是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到1956年底,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75万个,其中初级社21万个,高级社54万个。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8%,标志着中国农村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8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步向人民公社过渡。人民公社是1958~1982年期间在中国农村实行的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它管理生产建设、财政、粮食、贸易、民政、文教卫生、治安、民兵和调解民事纠纷等项工作,既是农村基层的行政单位,又是农村基层的经济实体。在人民公社的发展初期,强调"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以公社为核算单位,统负盈亏,统一分配。加上某些政策措施超越实际可能,如取消自留地、压缩社员的家庭副业等,从而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损失。后来经过多次调整,1962年开始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但是,管理上的过于集中统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同时,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了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即土地等基本的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生产经营受国家和集体的指导,以家庭为主要生产单位和经营单位的形式,联系产量进行分配,把生产责任、经营权、经济利益结合起来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承包生产责任制既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又调动了个人(家庭)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社区的发展道路。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村社区的变迁,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显著变化:①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由人民公社的单一所有制结构,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成分、多层次的所有制结构,包括有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与其他形式的合作经济。与此相适应,在分配结构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②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的非农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农牧副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有所提高(见图),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得到了调整。农村经济正向着商品化、社会化的阶段过渡。③社会结构的变化。首先是阶级和阶层结构的变化(见农村阶级和阶层)。其次,职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村中的医生、教师、工程师以及其他科技人员不断增多。农村社区正在形成一个多层次的职业结构体系。再次,社会组织由简单结构向复杂的科层结构转变。④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变化。食品消费逐步讲究营养,衣着趋向款式多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迅速增加,居住条件有较大改善。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水平有了改善和提高。全国农村建立了广播网,电视普及率提高,许多农村建立了文化站、图书馆,有的还办诗社、画展,使居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效观念增强。农民逐渐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传统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农业机械及先进农业技术普遍推广和应用,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⑤人口结构的变化。总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初步形成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