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ocial supervision and guaranteed mechanism
社会教育保障机制
2) social security mechanism
社会保障机制
1.
On establishing social security mechanism for land-requisitioned farmers;
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
3) social security system
社会保障机制
1.
After China s entry of WTO, staff and workers interests have to be influenced seriously for the large-scope adjustment in industry and product structure, and for the curr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not perfect.
我国加入WTO后 ,由于产业、产品结构的大幅度调整 ,以及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必须严重影响职工利益 ;为了社会稳定和企业发展 ,要在研究、借鉴的基础上 ,加快建立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 ,工会作为职工利益代表者 ,也要充分发挥作用。
5) social security mechanism of disabled people
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
补充资料:社会教育
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的则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现代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或政权,实施不同性质的社会教育。
在中国,相传有巢氏教民穴处巢居,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渔猎,神农氏教民稼穑。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原始的社会教育。约在战国时代的《周礼·地官》记载有"聚民读法"的规定,由大司徒、州长、党正等官员于每年正月、七月、十一月的初一日,集合所辖人民,诵读邦法,进行政治教育;在春秋社祭日,行饮酒乡射之礼,尊敬长老,表彰有德,以进行道德教育;还以所谓"乡三物",即:"知、仁、圣、义、中、和"六德,"孝、 友、睦、 姻、任、恤"六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人民。其后,宋、明的"乡约制度",明、清初期颁布的"圣训六谕"、"圣谕十六训"等,都属社会教育。
清政府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颁布了《简易识字学塾计划》。宣统元年(1909)正式设立简易学堂,各地进行劝善兴利的宣讲,还兴办了一些工人半日学堂、农民耕余补习班、 商业补习夜馆、 女工传习所及阅报处、阅览处等近代社会教育事业。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社会教育以通俗教育和识字教育为主要内容。1920年,晏阳初提倡平民教育,仍然以识字、学文化为主要内容。 1928年和 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召开第一、二次全国教育会议后,创设社会教育实验区,推行失学民众补习教育,颁布《国民体育法》、《图书馆规程》及《民众教育馆暂行规程》等。抗日战争开始后,针对抗战需要,转向战时社会教育工作。1927~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为适应革命事业需要,一贯执行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946年12月29日,《解放日报》刊载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的《战时教育方案》指出:①在战时必须提高社会教育的作用,以便发动广大的成年青年直接或间接地参加战争。②无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都要大大加强时事教育,以提高群众的政治积极性。③应以战时各种生动的范例作为活的教材去教育广大群众。关于组织形式,应注意利用读报工作,并组织和教育民间艺人深入农村进行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主管社会教育工作。社会教育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群众性的文艺、体育活动,以提高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实施机构有文化馆(宫)、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电影院、剧院、广播电台、电视台、业余体校等。自1950年 6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以来,社会教育取得巨大成就。1949年全国仅有 896个文化馆,55个公共图书馆、21个博物馆。至1983年,全国已有2946个文化馆、2038个公共图书馆、 467个博物馆。
在中国,社会教育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文化馆(站)。文化馆是县和相当县一级所设的社会文化事业单位。县以下的称文化站。文化馆、站是人民政府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活跃文化生活而设立的事业机构。工人文化宫、工会俱乐部等和文化馆性质相似,只是主办单位和服务对象有所不同。农村俱乐部则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业余性质的群众文化组织。②少年宫。少年宫是适应青少年和儿童文化生活的多种需要而设立的青少年和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它的任务在于配合学校培养青少年和儿童的优良道德品质,帮助他们巩固课堂知识,丰富文化生活,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③图书馆。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管并利用图书情报资料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按其性质和服务对象可分为:公共、学校、科学、专业、儿童、 工会、部队、机关、 厂矿、街道、农村等图书馆。④博物馆。规模较大者也称博物院,是陈列、保藏、研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以及自然标本的文化教育事业机构,以社会全民为施教对象。中国的博物馆,主要有革命、 军事、历史、 民族、地理、自然、艺术、医学、科技等各种类型,它们根据不同性质和任务,系统地陈列实物、模型、标本和其他陈列品。至于用固定或巡回方式,展出工农业产品、手工业产品、艺术作品、图书、图片及各种实物、标本、模型等,供群众参观、学习、鉴赏的临时性组织,叫展览会。⑤纪念馆。纪念馆是纪念重大革命事件或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文化教育事业机构,以事件发生的地点或人物出生、居住、工作的地方为馆址,保存和恢复历史原状,说明事件发生经过或人物活动情况,向人民进行直观教育。⑥广播电台、电视台。运用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对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儿童有计划地播送专题节目,进行教育,是现代化业余补习教育的有效手段。这种教育方式,一般都开展单科教学活动,也有按高等学校课程设置进行系统播讲的。此外,电影院、剧院也都具有鲜明的以社会全民为对象的教育职能。业余体育学校则是培养合格运动员的校外教育机构。
在中国,相传有巢氏教民穴处巢居,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渔猎,神农氏教民稼穑。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原始的社会教育。约在战国时代的《周礼·地官》记载有"聚民读法"的规定,由大司徒、州长、党正等官员于每年正月、七月、十一月的初一日,集合所辖人民,诵读邦法,进行政治教育;在春秋社祭日,行饮酒乡射之礼,尊敬长老,表彰有德,以进行道德教育;还以所谓"乡三物",即:"知、仁、圣、义、中、和"六德,"孝、 友、睦、 姻、任、恤"六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人民。其后,宋、明的"乡约制度",明、清初期颁布的"圣训六谕"、"圣谕十六训"等,都属社会教育。
清政府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颁布了《简易识字学塾计划》。宣统元年(1909)正式设立简易学堂,各地进行劝善兴利的宣讲,还兴办了一些工人半日学堂、农民耕余补习班、 商业补习夜馆、 女工传习所及阅报处、阅览处等近代社会教育事业。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社会教育以通俗教育和识字教育为主要内容。1920年,晏阳初提倡平民教育,仍然以识字、学文化为主要内容。 1928年和 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召开第一、二次全国教育会议后,创设社会教育实验区,推行失学民众补习教育,颁布《国民体育法》、《图书馆规程》及《民众教育馆暂行规程》等。抗日战争开始后,针对抗战需要,转向战时社会教育工作。1927~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为适应革命事业需要,一贯执行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946年12月29日,《解放日报》刊载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的《战时教育方案》指出:①在战时必须提高社会教育的作用,以便发动广大的成年青年直接或间接地参加战争。②无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都要大大加强时事教育,以提高群众的政治积极性。③应以战时各种生动的范例作为活的教材去教育广大群众。关于组织形式,应注意利用读报工作,并组织和教育民间艺人深入农村进行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主管社会教育工作。社会教育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群众性的文艺、体育活动,以提高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实施机构有文化馆(宫)、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电影院、剧院、广播电台、电视台、业余体校等。自1950年 6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以来,社会教育取得巨大成就。1949年全国仅有 896个文化馆,55个公共图书馆、21个博物馆。至1983年,全国已有2946个文化馆、2038个公共图书馆、 467个博物馆。
在中国,社会教育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文化馆(站)。文化馆是县和相当县一级所设的社会文化事业单位。县以下的称文化站。文化馆、站是人民政府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活跃文化生活而设立的事业机构。工人文化宫、工会俱乐部等和文化馆性质相似,只是主办单位和服务对象有所不同。农村俱乐部则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业余性质的群众文化组织。②少年宫。少年宫是适应青少年和儿童文化生活的多种需要而设立的青少年和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它的任务在于配合学校培养青少年和儿童的优良道德品质,帮助他们巩固课堂知识,丰富文化生活,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③图书馆。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管并利用图书情报资料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按其性质和服务对象可分为:公共、学校、科学、专业、儿童、 工会、部队、机关、 厂矿、街道、农村等图书馆。④博物馆。规模较大者也称博物院,是陈列、保藏、研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以及自然标本的文化教育事业机构,以社会全民为施教对象。中国的博物馆,主要有革命、 军事、历史、 民族、地理、自然、艺术、医学、科技等各种类型,它们根据不同性质和任务,系统地陈列实物、模型、标本和其他陈列品。至于用固定或巡回方式,展出工农业产品、手工业产品、艺术作品、图书、图片及各种实物、标本、模型等,供群众参观、学习、鉴赏的临时性组织,叫展览会。⑤纪念馆。纪念馆是纪念重大革命事件或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文化教育事业机构,以事件发生的地点或人物出生、居住、工作的地方为馆址,保存和恢复历史原状,说明事件发生经过或人物活动情况,向人民进行直观教育。⑥广播电台、电视台。运用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对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儿童有计划地播送专题节目,进行教育,是现代化业余补习教育的有效手段。这种教育方式,一般都开展单科教学活动,也有按高等学校课程设置进行系统播讲的。此外,电影院、剧院也都具有鲜明的以社会全民为对象的教育职能。业余体育学校则是培养合格运动员的校外教育机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