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加水热模拟初次运移
1)  primary migration
初次运移
1.
Solvent swelling: A new technique for oil primary migration;
溶胀——研究石油初次运移的新途径
2.
Quantitatively evaluating hydrocarbon primary migration by mudstone compaction dynamic analysis;
泥岩压实动态分析法定量评价石油初次运移
2)  hydropyrolysis
加水热模拟
1.
It is believed that hydropyrolysis is a common and good method of simulating hydrocarbon generation.
从油气生成热模拟方法、模拟样品的选取及模拟实验结果的校正等方面,对如何建立烃源岩油气生成定量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加水热模拟是目前较为流行和较好的一种模拟油气生成的方法,但其模拟结果(包括其他模拟方法的模拟结果)都必须经过校正之后,才可用来建立实际烃源岩不同母质类型的油气生成定量模型。
3)  hydrous pyrolysis
加水热模拟实验
1.
In this context,on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of three geochemical methods for assessment of source rocks,Rock-Eval pyrolysis,H/C ratio and hydrous pyrolysis,the hydrocarbon-generating potential of the low-mature coal in the Manjiaer sag,Tarim Basin,was determined.
在Rock-Eval热解法、H/C比及加水热模拟实验3种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方法对比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低成熟侏罗系煤岩进行了生烃评价。
2.
A total of fourteen individual model sulfur compound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laboratory hydrous pyrolysis under conditions of constant temperature between 200 and 330 ℃ and in the presence of low sulfur brown coal.
14种典型含硫化合物在200~330℃温度区间、在有低硫褐煤和硫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加水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结构类型的含硫化合物是结构不稳定的化合物,它们的热稳定性差异很大,不同结构类型的含硫化合物所对应的热解温度不同,它们在不同温度段产物的分布也不尽相同,这表明单个硫化合物的地球化学行为差异很大,而单个有机硫化合物在有机质热成熟过程中的转换特征基本上可以依据其生成硫化氢、二次含硫化合物以及大分子含硫化合物的量来描述。
4)  primary migration of petroleum
油气初次运移
5)  water and heat transportation
水热运移
1.
The parameters of root-system water-absorbing model and the water and heat transportation model of crop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 were determined,which were solved by using finite difference and iterative methods.
利用试验实测资料确定作物根系吸水模型和水热运移模型的参数,分别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水热运移模型进行离散和迭代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模拟研究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和热量的影响。
6)  water and heat transfer
水热运移
1.
The study on water and heat transfer in soil plant environment continuum(SPEC) in greenhouse is helpful to determining inflow and outflow, transfer and transform of water and heat of a greenhouse.
温室栽培是节水增产的有效措施 ,对温室土壤植物环境连续体 (SPEC)水热运移的研究有助于弄清温室系统内水热的收支、运移与转化规律 ,可为温室环境控制和节水、增产和降耗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补充资料:油气初次运移
      石油和天然气在生烃岩层中以及向邻近储集岩层中的运移,为油气运移的第一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干酪根热降解晚期生油理论确立后,给初次运移带来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生烃岩层成熟时一般已进入压实晚期,此时正常压实泥岩的孔隙很小,其视直径约为5~10毫微米,如再减去孔隙两边的吸附水层的厚度,与烃类分子的大小相差无几,油气如何从泥质岩层中运移出来;二是在亲水介质如此小的孔隙中,毛细管压力差约为6×107帕,油气如何克服这一阻力而运移。大多数学者认为生烃岩层中的异常高压力是排烃的主要动力。生烃岩层中的异常高压力主要由6个方面造成:①泥质沉积欠压实作用;②水热增压作用;③渗透压力的作用;④粘土脱水作用;⑤岩石的胶结和重结晶作用;⑥烃类的生成作用等。尽管如此,人们对初次运移仍存在着很多困惑不解的问题。
  
  假说  围绕着上述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有关初次运移机理的假说。最著名的有L.C.普赖斯(1976)的水溶液运移假说;E.G.贝克(1967)、R.J.科德尔(1973)的胶束溶液运移假说;E.E.布雷(1980)的甲烷、二氧化碳气体容载运移假说;P.A.迪基(1975)、真柄钦次(即K.马格拉,1977)的连续油相运移假说;C.巴克(1978)的孔隙中心网络运移假说;C.D.麦考利夫(1978)的干酪根网络运移假说;D.莱塔苏尔(1982)的气相扩散运移假说;S.尼格利亚(1979)的气相溶液运移假说;B.P.蒂索(1978)、H.D.赫德伯格(1980)的微裂隙运移假说。概括起来可以分为水相运移和油(气)相运移两大类。
  
  相态  水相运移的特点是以水为载体,在亲水介质中不受毛细管阻力的限制是最省功的运移方式。但有两方面的问题:①不能满足物质平衡计算的要求,例如洛杉矶盆地现已发现的石油如果都是水相运移的结果,则要求油在水中的溶解度要达到100000~150000ppm(10~15%),然而即使在200℃以上原油的实际溶解度也不过几十个ppm;②石油聚集的成分与易溶于水的成分不匹配,芳烃比烷烃易溶于水,然而在聚集的石油中芳烃却不多。多数人认为,水相运移不是石油初次运移的主要方式。但是,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水相运移可能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方式。
  
  油(气)相运移在数量上和效率上可以满足当今发现的油气聚集。生油岩孔隙的显微观察也证明有游离相态的烃类存在。但也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①油气在亲水介质中运移如何克服巨大的毛细管阻力;②在双相(或多相)的流动中,石油如何达到临界运移饱和度。临界运移饱和度在砂岩中为20~30%,在泥岩中目前尚无测定?谏湍嘌抑校山档?10%,甚至1%。
  
  在各种初次运移的机理中,比较流行的是微裂隙运移。А.Н.斯纳尔斯基(1963)认为,当地层压力超过静水压力1.42~2.5倍时,岩石就要产生破裂。蒂索和D.H.韦尔特(1978)把岩石破裂与排烃作用联系起来,认为生油岩层在异常高压力作用下可以产生微裂隙,使具高压的孔隙流体(包括烃类)得到释放,压力降低后微裂隙关闭,这样就形成周而复始的间歇性排烃。赫德伯格(1980)进一步强调了甲烷等气体在产生微裂隙和间歇性排烃方面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机理能够解决所有的矛盾而适用于各种地质情况。看来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模式也许就是客观真实的反映。
  
  时期和距离  初次运移的时期,一般认为是在油气大量生成或稍后的时期,通常的深度是在1500~3500米之间。油气最重要的初次运移时期在晚期压实阶段,与晚期生油阶段相对应。真柄钦次等(1977)在加拿大、日本和尼日利亚等地,利用烃类中的碳与总有机碳的比值变化来确定运移期。一般该比值有随埋深增加的趋势,其中比值突然减少的异常段, 被认为是初次运移的深度(或时期)。除此之外,类异戊二烯烃/正烷烃比值等也可以作为指示运移发生深度的标志。
  
  关于初次运移的距离,蒂索和R.佩列特(1971)根据阿尔及利亚泥盆系生油页岩的研究,发现只在靠近储集层14米范围内烃类和非烃含量才有变化,因而推测生油岩中只有距储集岩上下共28米距离内的烃才能运移出来,也就是生油岩的有效厚度为28米。这一数值是来自对某一生油页岩的研究。如果生油岩中有许多砂岩夹层或生油岩中发育裂缝,则将大大增加排烃的有效厚度。
  
  

参考书目
   李明诚编著:《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7。
   真柄钦次著,陈荷立,邸世祥、汤锡元等译:《压实与流体运移》(实用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K.Magara,Compaction and Fluid Migration-Practical Petroleum Geology,Elsevier, Amsterdam,1978.)
   W.H.Roberts,III,R.J.Cordell ed., Problems ofPetro-leum Migration,AAPG Studies in Geology No.10,AAPG,Tulsa,Oklahoma,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