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人的心理
1)  human mind
人的心理
1.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modern S&T on human mind;
现代科技发展给人的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2)  human factor psychology
人的因素心理学
3)  artificial psychology
人工心理
1.
Multi-party and multi-attribute negotiation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preference representation of artificial psychology;
基于人工心理偏好表示的多方—多属性谈判支持系统
2.
Research on facial expression animation drive by artificial psychology model;
人工心理模型驱动的人脸表情动画合成
3.
Research on Modeling Artificial Psychology Based on HMM;
基于HMM的人工心理建模方法研究
4)  personality [英][ˌpɜ:sə'næləti]  [美]['pɝsṇ'ælətɪ]
人格心理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contents of personality and its importance to students,summarizes the result of the examination on the personality of modern students, analyzes their general personality and degrees of maturity,probes into the reasons for these phenomena on the basis of the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and finally proposes some measures to perfect the personality of modern students.
概述了人格心理的一般内容及其大学生的重要性,归纳了大学生人格心理调查结果,分析了大学生人格心理的基本特征和成熟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提出了健全大学生人格心理的几条对策。
5)  psychological personality
心理人格
1.
In this paper, an attempt is made to interpret his novel "Yong Goodman Brown" in the light of Fre-adian subeonselousness theory anti psychological personality theory.
我们可以通过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和心理人格理论来解读小说《年轻的古德曼·布朗》的主人公布朗的故事在心理学上隐晦的意义与作者霍桑从宗教层面上去探讨的人的内心世界的隐秘之“恶”的内在联系。
6)  individual psychology
个人心理
补充资料:《儿童心理之研究》
      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学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著。商务印书馆1925年作为"大学丛书"分上下两卷出版。全书共24章,其中部分章节在出版前曾作为专文在杂志上发表过。本书于1930、1933、1947年多次再版,1983年收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陈鹤琴教育文集》上卷,收入时删去了原书中的"道德问题"和"研究3岁以内儿童之方法"两章。
  
  作者从1920年开始,主要以自己的孩子为对象,尤以出生到3岁时的心理发展为重点,进行了持续多年的观察实验研究。本书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书中论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儿童发展的一般程序,儿童身体(主要是感觉器官)的发展,儿童动作的发展,动作的模仿与拟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直接相关的器具──玩具,儿童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好奇心、惧怕、哭,儿童的学习、言语、美感、绘画、思想的心理特征,不同性别儿童的心理差异,特殊儿童(主要是耳聋和口吃儿童)的心理缺陷及矫治,以及研究儿童心理的方法和历史等。书中还配有大量的系统反映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照片及图表。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十分重视儿童期在人的一生中的意义。他认为,人生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儿童时期内开始发展,所以人的儿童期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此外,儿童期对社会和家庭也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来说,儿童期是接收文化的时期,文化的传递很大程度上是靠儿童期的功用;对家庭来说,儿童的重要地位在于巩固家庭的团结力,增进家庭的幸福和快乐;家庭成员间的同情心、牺牲精神等均可因此得到格外的发展和培养。
  
  作者是中国最早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学者之一,该书反映了作者长期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出版之后,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对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许多著名学者曾给予高度评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