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内容图式迁移
1)  content schema transfer
内容图式迁移
1.
This paper mainly concerns the ESL readers?content schema transfer between the knowledge of their own cultureand that of the target language.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跨文化差异引起的内容图式迁移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活并逐步建构起较完整的内容图式,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环节。
2)  content schemata
内容图式
1.
Starting with content schemata,form schemata and language schemata,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uiding roles that schemata play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college English and points out the teaching method for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guided by schemata as well as its limits.
文章从图式的3个基本图式即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语言图式入手,探讨图式理论对于大学英语阅读学习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指出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及局限性。
2.
Among them, content schemata, L2/FL proficiency and language of presentation of test items are thre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因此,很多的研究试图揭示影响二语/外语阅读理解的因素,其中,内容图式、二语/外语水平和阅读测试题目所用的语言是三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3.
The interpreting process is based on interpreters\' understanding,memory and expression which will surely be aided by releva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des and informative content schemata.
口译要求译员对两种迥异的语言代码作出即时转换,其对源语的理解、记忆和表达并在头脑中组织起相关信息传递模式显然依赖于已有的语言内容图式。
3)  content schema
内容图式
1.
Only when the content schema and language schema relating to the discourse are stored in the brain can oral co.
同样,口语表达的过程也受到图式的制约,只有大脑中存有与话题相关的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时,才能准确、流利地进行口语交流。
2.
The content schema of the text on the scenic spots has a similar framed scope.
旅游语境和旅游业的专门知识是激活头脑中现有图式并形成语篇的必要条件;景点语篇的内容图式有共同的框定范围,它的形式图式是有序的知识网络。
3.
Following the im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and the importance of schema input,the paper makes the proposal of schema-construction strategies in business English reading from the aspects of content schema,form schema and linguistic schema.
文章以图式理论为理论背景,在分析图式输入对商务英语阅读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内容图式、形式图式、语言图式三方面提出了商务英语阅读图式构建策略。
4)  changes of contents
内容变迁
5)  inner hydrogen atom transfer
内氢迁移
1.
The transition states were found and opti- mized,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ates of inner hydrogen atom transfer (IHAT) reactions were presented.
在确定各反应体系反应物、产物稳定构象的基础上,采用B3LYP/6-31G**方法在Gaussian03程序下,对质子化的双氧/硫杂卟啉的内氢迁移(IHAT)反应进行研究,寻找并优化相应的过渡态,比较其迁移反应速率的差异。
6)  intralingual transfer
语内迁移
1.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study that interlingual transfer and intralingual transfer are the two major causes of the error.
通过对具体错误的分析,初步判断错误源于语际负迁移和语内迁移,由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以减少这两种迁移的影响。
2.
It argues that intralingual transfer,interlin- gual transfer and acculturation models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such phenomenon.
从语料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语言石化的形成原因,认为语内迁移、语际迁移和文化移入都可以导致语言石化的形成,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和语篇组织等层面上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产生的影响。
3.
These error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nega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intralingual transfer and incomplete knowledge of rules concerning subordinate clauses.
这些错误可能是由于母语负迁移、英语语内迁移和对从句规则没有完全掌握引起的。
补充资料:图式轰炸机
Image:11584675120129243.jpg
图式轰炸机

前苏联轰炸机主要有图—2、16、20、22、26、160,米亚—4,苏—7、17、24,米格—27等型号,其中图式轰炸机家族作战威力最大,也是当今世界能与美军轰炸机相抗衡的主要机种之一。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以后,俄罗斯军事战略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认为:在未来的战争,空中力量已从辅助支援地位上升为空中打击的主攻手段。在战争开始时,初始打击至关重要,它将对后期军事行动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强大的初始打击,可以使对手瘫痪,使其难以恢复元气。但由于经济原因,俄罗斯不可能在短期建立起打赢这种现代战争所需的全部常规力量,因此俄罗斯已明确表示:一旦其核设施或其他重要目标遭到打击,采取核报复是可能的。不管是常规打击还是核报复,轰炸机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武器装备作战平台。

  一、“海盗旗”—图—160变后掠翼战略轰炸机

普京最近下令,

重新启动图—160远程战略轰炸机生产线。这是俄罗斯继通过新的国家军事安全学说、批准美俄削减战略核武器第二阶段谈判后的又一重要军事举措。

图—160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于20世纪70至80年代研制的变后掠翼超音速战略轰炸机。1982年,北约为前苏联这种新型轰炸机取名为“海盗旗”。1988年8月2日,前苏联向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卡卢奇首次展示“海盗旗”战略轰炸机,使其感到震惊。这种轰炸机的作战方式,主要采取高空亚音速巡航、低空亚音速或高空超音速突防。“海盗旗”战略轰炸机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翼身融合体设计,机翼为变后掠翼;装4台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成对地装在机翼下靠近飞机重心的两个发动机短舱内;十字形尾翼;武器舱位于机身中部。

“海盗旗”装备2台hk—32发动机,最大时速2200公里,航程14800公里(不加油),实用升限15000米;装备有惯性导航系统、天文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光学电子瞄准系统、激光照射器、电子对抗设备和空中加油设备;弹舱可挂载12枚x—55空地导弹,能够携带24枚as—15“肯特”巡航导弹和as—16“反冲”带核弹头的导弹,另外还可以携带一系列非制导炸弹。目前,图—160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役轰炸机,前苏联原计划制造100架,但由于苏联解体,最终只生产了38架,1992年停产。据说,现在俄罗斯空军仅有6架图—160轰炸机具备作战能力,其主要任务是战略核打击。

“海盗旗”虽然在布局结构上与美军b—1b相似,但也有很大的区别。“海盗旗”大约比b—1b大20%。它的翼展(平直状态)55.75米、(全后掠)33.53米,机长53.95米,机高13.72米;而b—1b的翼展(平直状态)41.67米、(全后掠)23.84米,机长44.81米,机高10.36米,翼展面积181.2平方米。“海盗旗”的机冀平面形状(后掠角,展弦比,枢轴点间距与翼展的关系)与b—1b的差别较大,而类似“逆火”轰炸机。

二、“逆火”—图—26超音速轰炸机

图—26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变后掠翼超音速轰炸机,北约集团给予绰号“逆火”。该机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原型机于1971年开始试飞,共制造了12架原型飞机用于飞行试验、系统试验和作为武器平台进行评价。生产型于1974年交付部队使用。到1990年初已有350多架在服役,其中隶属前苏联四个舰队的海军航空兵约有160架。图—26是前苏联第一种航程较远的超音速轰炸机,其高空亚音速作战半径达3700公里,除能对欧亚大陆的苏联周围的国家和附近的海上目标实施攻击外,经空中加油后还能攻击美国的战略目标。其低空突防性能使它的生存能力大大高于以往的前苏联轰炸机。图—26轰炸机曾是美、苏战略核武器谈判中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美国认为图—26是远程轰炸机,属于限制之列。经过长期争论,最后统一在前苏联的观点之下,即图—26属于fb—111一类的中程轰炸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