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国际维和部队
1)  international peace-keeping forces
国际维和部队
2)  international contingents
国际部队
3)  Chinese Peacekeeping Medical Unit
中国维和部队医疗分队
4)  peace keeping force
维和部队
1.
Nursing of peace keeping force patients in level II hospitals before air medical evacuation;
维和部队二级医院伤员空运后送前的护理
5)  international armed peace force
国际武装和平部队
6)  UNPKF 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Force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补充资料:红军国际部队


红军国际部队
International Units of the Red Army

Hongiun Guoli Budui红军国际部队(xnternational units。f theRed Army)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由俄国境内的外国劳动者自愿组成的红军部队。一卜月革命前,俄国境内共有外国公民约400万人,其中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战俘200余万人。他们中的多数人与俄国劳动人民的阶级利益十分接近。以Vl.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这部分人非常重视,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创建苏维埃国家的斗争一。根据俄共(布)中央外国组中央联盟倡议,军事人民委员部设专门机构领导红军国际部队的组建工作。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凡参加红军的外国志愿人员均可获得苏俄国籍。第一批国际支队和分队出现于1917年11月一1918年1月。至1918年夏,苏俄很多城市都已建立国际连乃至营和团。起初,各级建制单位通常由单一民族组成,后发展为由多民族组成。1919年6月,基辅开始组建国际师。整个内战时期,共组建250多个国际支队(连、营或团),先后参加者约25一30万人。国际部队活跃在各个战场,与红军其他部队并肩战斗。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卫军的战斗中建立了不朽功勋。苏俄内战结束后,红军国际部队解散,不少战士留在红军中服役。 红军国际部队中的华人官兵作战勇敢,表现出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1918年春,由乌拉尔阿拉巴耶夫斯克的中国工人组成的中国团,在任辅臣团长指挥下转战杜拉河、卡马河、阿克塔伊河一带,顽强打击A.V,高尔察克的白卫军并屡建战功,被苏维埃中央授予“红鹰团”称号。11月底,该团在一次激烈战斗后极度疲乏,宿营时遭敌偷袭,几乎全部壮烈牺牲,任辅臣光荣殉黔撇瘾痴 滨海区红军国际邵队职。1920年列宁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任辅臣遗蠕和子女时,高度评价中国工人阶级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称任辅臣为杰出的指挥员和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刘占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