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政治文明的权力观
1)  the outlook of power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政治文明的权力观
2)  political civilization theory
政治文明观
1.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m political civilization theory;
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3)  Macro Political Power
宏观政治权力
4)  political civilization
政治文明
1.
Three questions abou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3个问题
2.
Elementary analysis about building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浅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
On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anti-corruption compaign;
试论政治文明与反腐倡廉工作
5)  politics civilization
政治文明
1.
Discuss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ng in urban planning from the view of politics civilization;
试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
2.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 and the politics civilization in China;
电子政务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3.
The Factors of Influencing Politics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Socialist Country;
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因素分析
6)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政治文明
1.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has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政府信息公开对于政治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从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更新行政观念,防止腐败,依法治国,维护人民利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
Essence of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s democratic politics.
政治文明的实质是民主政治,其最终表现形式是制度文明。
3.
Abstract:Develop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s an unswerving goal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构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轮廓。
补充资料:权力政治论
      从权力角度研究国家间政治现象的西方政治学理论。
  
  权力政治论是随着现代国际关系的日趋复杂而发展起来的。英国学者E.H.卡尔是现代权力政治论的创始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以H.J.摩根索为代表的一批美国政治学者开始重视国际政治的研究。摩根索的《国家间的政治》被公认为是权力政治论的代表著作。同时,权力政治论是在与政治理想主义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的。同政治理想主义相反,权力政治论认为,研究国际政治应当避免理想主义、感情用事和完美世界的乌托邦梦想;应当把道德问题留给神学家和哲学家去研究,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为生存、权力和扩张而斗争的严酷现实上。由于权力政治论重视研究现存世界,在本质上是现实主义的。因此,权力政治论者也被称为现实主义者。
  
  权力政治论是以强调国家权力为基础的,认为权力是一国在国际舞台上追逐自身利益和实现行动自由的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一个民族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力越大,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大,反之亦然。国家权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其中既有可见的物质的要素,又有不可见的精神要素。概括来讲,国家权力主要包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工业能力、军备状况、人口状况、民族特征、国民士气、外交能力以及政府要素。国际斗争集中表现在为权力而进行的斗争。而权力斗争,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维持权力、增加权力以及显示权力。权力政治论认为各国都大于共同利益的利益。共同利益依赖于各国利益,在紧要关头,共同利益必然被牺牲。战争是集团间的利益冲突造成的。利益冲突存在,世界和平就不可能,"全面的彻底的裁军"也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因为人们只要愿意,用棍棒、石头或赤手空拳也能战斗。只有力量均等的敌对双方才不愿意进行战争。因此,力量均等是权力分布的理想形式。权力政治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核时代的"核威慑理论"。
  
  由于权力政治论主要是对国际体系现状的解释和辩护,因此,它的主要精神具有保守性。50、6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世界民族国家的纷纷独立,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行为主义政治学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对国际政治理论的影响,权力政治论受到了挑战。一些后起的权力政治论者试图用新的理论和概念来修改权力政治论,以便使之适应现实国际政治的需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