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外在监督
1)  external supervision
外在监督
1.
In practice,both the internal restraint on and the external supervision over the use of power should be tightened.
实践中 ,既要加强对权力的内在约束 ,又要加强对权力的外在监
2)  on-line supervision
在线监督
1.
The off-line diagnosis and the on-line supervision were combined,and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life evaluation were carried on actively.
提出了锅炉本体的检修策略,将离线诊断和在线监督相结合,积极开展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受热面风险管理和寿命评估,将对加强设备优化检修管理、提高超超临界锅炉健康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  External supervision
外部监督
1.
Research on Auditing Principle—Agent Theory in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incentive contract and external supervision;
非对称信息下的审计委托代理理论——激励契约安排与外部监督机制
2.
After past reforms of the system, the mechanism of supervision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still faces several problems, such as: the leadship system is unreasonable system; the internal restraint system is not well formed; and external supervision is not exercised effectively.
地勘单位改制后 ,其监督机制存在着诸如领导体制设置不尽合理 ,未形成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督不力等项问题。
4)  outside supervision
外部监督
1.
But,beacuse of the false idea,logic and value,which causes system of the people s supervisor in a predicament and impedes outside supervision development.
然而,由于人民监督员制度存在着理念误区、逻辑错位与价值困惑,导致了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当下困境,阻碍了外部监督的纵深发展。
5)  non-party supervision
党外监督
1.
A powerful non-party supervision is the basic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ner-party supervision and perfecting.
强有力的党外监督是推动党内监督完善与发展的基本力量。
2.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non-party supervision in improving the Party\'s work style and building a clean government in the new era,explores the main ways of the supervision,analyzes its main problems,proposes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探讨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中加强党外监督的必要性,探索党外监督的主要途径,分析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中党外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党外监督的一些建议。
6)  exterior supervision
外部监督
1.
Based on an explanation of fundamental theory, the paper , has put great emphasis on analyzing the power structure determining the efficiency of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the unsymmetry relating to 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interior and exterior supervi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nd so forth.
本文在清理基本理论命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决定行政监督有效性的权力结构、政务信息不对称、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行政监督的力度等问题,并对各自的功能和经济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
2.
As a result, the exterior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civil lawsuit will be established and perfected.
应加强检察监督机制、规范权力机关的司法监督、注重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的监督,从而确立、健全和完善民事诉讼的外部监督机制。
补充资料:经济的外在性
      简称外在性。当事者的生产活动或消费活动对没有参加(即外在于)这个活动的当事者所产生的好的或坏的影响。它可以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或个人与个人之间。外在性是生态经济学中衡量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依据。
  
  外在性可以概括为两类:①金钱方面的外在性(pe-cuniary externality)。它反映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价格的变动上。例如,甲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猛增,促使它向乙企业大量订购某种原料。乙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了成本,该原料的销售价格随之降低,因而购买这种原料的其他企业普遍受益。②技术上的外在性(technological externality)。它直接影响其他当事者,而不反映在价格上。例如生产者为进行生产购买的全部投入物,其费用计入私人成本(private cost)。但在生产过程中,向大气或水源排放污染物质,造成对他人的危害,则应计入社会成本(social cost)。其外在性表现为私人成本(或效益)和社会成本(或效益)之间的差额。
  
  从所产生的影响来分,外在性可分为消极的外在性和积极的外在性。
  
  消极的外在性  外在性中最值得重视的一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污染。现代的许多工业,如冶炼、化工、造纸等,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并排放出大量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一般说,这些污染物在未经治理以前,其排出量和产量成正比。少量的废气、废液排出物可以分别为空气或水源所稀释,不发生社会成本。一旦它们达到一定浓度,使其他使用者受到损害,这些行业产品的边际社会成本就会增加。污染物排出的数量愈多,它的社会成本愈高,而且以递增的比例增长。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这些产品的边际私人成本不反映这些外在因素,因而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私人成本。②公共财产和资源的损害。有些资源,如公海上的鱼群,不是任何人的财产,不过一旦捕捞上来,即属捕捞者所有。一个捕捞者过度捕捞,就会影响其他所有捕捞者来年的捕捞量。这种影响,就是社会成本。个别捕捞者在计算成本时不考虑这项成本,因此就产生了经济的外在性。公共草场过度放牧同样会产生经济的外在性。③其他。例如,道路上车辆太多引起的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概率增加,游乐场所、旅游胜地人数众多带来的拥挤和噪声,以及吸烟对他人健康的损害等等也都是消极的外在性。
  
  积极的外在性  在生产方面,英国经济学家J.E.米德(1907~ )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例子:两位邻居,一位是养蜂者,另一位是果农,两者互为依存。由于苹果花蜜的滋补,蜂群健壮成长,这是养蜂者得到的积极的外在效益;由于蜜蜂授粉,苹果生长好,坐果多,则是养蜂者提供给果农的外在效益。
  
  在消费方面,一幢具有美丽花园的房屋,或是一座粉刷一新的建筑物,都可以使四邻住户赏心悦目,并且还能增加四邻房屋的价值。这些修建费用全部由这家房主负担,但他们并没有从该建筑所产生的外在社会效益中得到补偿。
  
  政府的作用  传统的看法是,当某种产品的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私人成本时,意味着产品定价太低,消费过头,生产得太多。如果将生产该产品的生产要素转移一部分去生产其他产品,就能改善资源的利用。但是消极外在性需要由政府采取行动才能加以解决。政府通常采取直接管制和征税两种解决方式,目的在于使成本内在化,就是使作为当事人的生产者或消费者负担由他们造成的消极外在性所增加的成本。①直接管制。指颁布各种法令和禁令,如规定排污标准等。②征税。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就提出用征税的方式来解决消极的经济外在性问题。目前西方经济学界仍认为征税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征税的目的是使产品的边际私人成本提高到等于它的边际社会成本,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生产者意识到产品的全部社会成本以后,就会减少产量,从而改善资源的分配。政府用征收的税款来治理污染。治理的最适当的程度是使由于环境清洁所得到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社会成本。这意味着,消除污染应达到无害程度,而不是把污染完全清除掉。否则花费的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参考书目
   W.J.Baumel and W.E.Oates, Economics,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N.J.,1979.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