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世界瑶族研究
1)  world Yaos study
世界瑶族研究
2)  Yao Study
瑶族研究
3)  global nationality research
世界民族研究
4)  Wenshan state Yaos research
文山州瑶族研究
1.
It thinks that Wenshan state Yaos research has already had a good foundation; It is rather hopeful to outlook the future with the present condition,but at the same time, Wenshan state Yaos research still exists many big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for example, the organization is n.
文章通过介绍世界瑶族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简称文山州 )瑶族的基本情况 ,回顾和认清世界瑶族研究和文山州瑶族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认为文山州瑶族研究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展望未来 ,是颇有希望的 ,但同时 ,文山州瑶族研究也还存在着机构不健全、人员匮乏、资金短缺等诸多比较大的困难和问题 ,这些困难和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克服和解决 ,那么 ,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5)  world study
世界研究
6)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World Nationality Studies
中国世界民族研究学会
补充资料:世界蚕业科学研究(se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 world)
 

世界蚕业科学研究(se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 world)

以中国、意大利、法国、前苏联、印度、日本为代表。

意大利与法国的蚕业科学研究:意大利17世纪年产茧量超过5万吨,曾是世界第2个蚕丝主产国(仅次于中国)。在蚕体解剖学、蚕病学、蚕种学、制丝工艺学等方面都有世界性的贡献。成就主要有以下几项:

①巴希(Agostion Bassi 1834)实验证明桑蚕白僵病由真菌引起(后来被命名为Beauveria Bassiana),在世界上首次确证蚕病可由微生物引起。

②菲利浦(Filippi 1853年)记述了桑蚕前部丝腺的附属腺Fillppi菲氏腺;马尔比基(Malpighi 1669年)首先记述了桑蚕的马氏管,这是第一次发现昆虫的排泄器官:柯纳利阿(Cornalia 1859年)与梅斯脱利(Maestria A1856年)最早发现脓病蚕体内多角体的存在。

③意大利机械缫丝车是以后日本、中国缫丝技术进步的先导。

④金黄茧阿斯卡利(Ascoli)品种至今仍为各国蚕品种资源库中保存的珍贵资源。

⑤丝织、印染技术意大意仍列当今先进行列。

1865-1870年,被世人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巴斯德(L.Pasteur)从事桑蚕微粒子病研究,发现微粒子孢子经卵传染的特性,创造袋式采种法和母蛾镜检微粒子孢子的方法,淘汰感病母蛾所产的卵,成为预防微粒子的有效措施。以后巴塔荣(E.Batalilon 蒙伯利埃大学)关于桑蚕卵细胞成熟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研究、巴约(Paillot 蒙伯利埃农夫)关于桑蚕脓病、软化病的研究、科塔尼(Coutagne)关于桑蚕遗传的实验研究、蓬约(Bounhliol巴斯德大学)关于桑蚕内分泌学的研究,都是举世瞩目的。养蚕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在法国仍保留了蒙伯利埃蚕业试验场、阿来蚕业试验场与独来克尼蚕业试验场。

前苏联的蚕业科学研究: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蚕业科学研究进展迅速。以阿斯塔乌洛夫(1927-1974)为首的研究集体,对桑蚕遗传学与胚胎发生学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特别是关于基因表达、人工单雌生殖、家蚕多倍体传代、雄核发育、细胞核与细胞质在遗传发育中的相对重要性、放射线生物作用的遗传学理论、高温的生物学作用、热冲击的有害作用与刺激作用的蛋白变性理论,对蚕业生产实践和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斯特隆尼科夫(1956-1983)在培育桑蚕限性白卵实用品种和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系方面的研究,都获得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在部分农村实现专养雄蚕的国家。

乌克兰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生态研究室,长期从事作蚕遗传、生态、病害等基础与应用研究;莫斯科师范学院有机生化教研室近50年时间一直坚持柞蚕与桑蚕生物化学的研究;前苏联科学院发育生物研究所主要力量从事桑蚕遗传学与发生学的研究,都无异是蚕业基础理论的专业研究机构。这是前苏联蚕业科学研究的特点之一。至于以蚕为对象,从事某项专题研究而有一定影响的单位就更多了。如前苏联科学院生化研究所关于桑蚕变态期生化特点的研究、微生物研究所与乌克兰分子遗传研究所关于桑蚕脓病病毒的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莫斯科大学生物系与列宁格勒大学生物系关于桑蚕、柞蚕生理生态学研究,都是卓有成效的。

印度的蚕业科学研究:桑蚕是印度最重要的产丝昆虫,印度柞蚕、蓖麻蚕与琥珀蚕的原产地也在印度;印度是世界热带蚕业最发达的国家。蚕业科学研究至70年代初具规模,蚕业科学基础较薄弱。目前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套适合热带地区特点的现代栽桑养蚕技术体系,并探讨与之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栽桑方面,进行了国内外桑树品种资源的收集、研究、化学诱变、染色体分析与杂交育种工作。中央蚕业科学研究与训练所通过杂交育种培育的桑品种“康凡2号”,比土种增产60%以上,化学诱变育成的S36、S41与S54等增产1倍以上。提出了适合热带气候土壤条件(红壤、pH6.8、平均温度36℃、年降雨量600mm)的栽培管理技术。蚕种方面,主要改良多化性蚕品种。同时注意利用多化×2化的杂交优势。80年代初由于养蚕防病技术的进展。农村养蚕稳产有了保障。故开始推广白茧的2化×2化1代杂种。这是印度蚕业科学技术进入新时期的主要标志。印度1960年到1980年的20年间。蚕业生产技术有了明显进步。

印度的野蚕(非桑蚕)种类很多,其中主要是柞蚕,有一种热带放养的柞蚕叫做印度柞蚕;3种温带放养的柞蚕即普罗依利柞蚕(A.proylei原产印度)、中国柞蚕(A.pernyi原产中国)与天蚕(A.Ymamai原产日本);此外还有一种阿萨姆柞蚕(A.assamensis)是多化性的半

家养的柞蚕,又叫琥珀蚕(muga slk worm)。除柞蚕以外,还有蓖麻蚕也是印度原产。印度年产柞蚕丝约400t,柞蚕丝出口量占印度蚕丝出口总量的60%以上。除放养技术外,还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与远缘杂交试验,并育成了柞蚕种间杂种。

印度蚕业科学研究机构,桑蚕方面有:设在桑蚕主产区迈索尔邦(占全印产茧量80%)的中央蚕业科学研究与训练所与中央蚕业试验站(西孟加拉邦);野蚕方面有:中央野蚕试验站(比哈尔邦)以柞蚕、蓖麻蚕为主;阿萨姆野蚕试验站(阿萨姆邦)以蓖麻蚕、琥珀蚕为主,奥依萨国立蚕业试验站以琥珀蚕为主,拉贾拉斯干旱地区研究所从事蓖麻蚕试验。

日本的蚕业科学研究:日本原蚕制造所,为日本中央1级的蚕丝科学研究中心。1983年12月1日裁减机构前,蚕丝试验场设立

①栽桑部(8个研究室)从事桑树生理、生态、遗传、繁殖、栽培、育种、病虫害及灾害防御等研究;

②蚕生理部(7个室)从事蚕形态、生态、营养、丝蛋白分泌生理、遗传、蚕卵生理及蚕种保护等基础研究;

③育种部(6个室)从事蚕育种方法、实用品种改良、原蚕种制造及品种保存等基础与应用研究;

④养蚕部(6个室)从事饲育法、机械化、饲育环境、养蚕经营等应用技术及技术经济研究;

⑤病理部(7个室)从事桑树病理、桑害虫、农药残留、微粒子病、软化病、硬化病、病毒病等研究;

⑥制丝部(3个室)从事制丝机械,茧检定技术与茧质研究;

⑦化学部(7个室)从事土壤、肥料、桑化学、蚕化学、丝化学、副产品利用与同位素应用等研究;

⑧丝纤维部。并在不同蚕区,设立东北支部(福岛市)、制丝试验部(冈谷市)、原蚕试验场(新庄市与宫崎市)、品种保存室。从事专项性或地区性的应用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而各县立蚕业试验场结合本县实际进行技术开发研究,直接向蚕业指导所提供实用技术,除农林水产省属及地方各县属的蚕业专门试验机构外,文部省有关大学及研究所亦进行了大量的蚕学基础研究。

日本蚕业科学研究,对世界蚕业技术进步作出了贡献。如桑蚕杂咱优势利用;化性控制;人工孵化与夏秋蚕饲养;蚕、桑品种改良方法;蚕病防治技术以及自动缫丝机研制等,都有世界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