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海禁
1)  ban on maritime trade
海禁
1.
It argues that the failure of the ban on maritime trade policy advocated by Zhu Wan resulted in the Japanese pirate invasions.
文章着重从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两个方面论述了宁波的这一重要地位,同时研究分析了上述两种贸易方式转换的原因,指出以朱纨为代表的海禁政策的失败引发了历时十余年的嘉靖“大倭乱”。
2.
By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tributary trade and the ban on maritime trade are simultaneous and supplement each other.
终明一代,朝贡贸易与施行海禁并行,相辅相成,与私人海上贸易对立。
2)  ban on maritime trade
海禁政策
1.
Ming Dynasty has from time to time implemented ban on maritime trade due to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ressure from home and abroad.
明朝,由于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压力,屡屡实行海禁政策,而勘合制度是其实施海禁政策的重要手段,勘合应用领域主要扩展为行移往来与对外关系。
3)  ban on maritime trade and intercourse with foreign countries
禁海锁国
4)  Open country to foreign trade
海禁大开
5)  ESMA naval exclusion zone
海上禁区
6)  ban maritime trade policy
明代海禁
补充资料:海禁
海禁

    中国明代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  。又称洋禁。始于明初,在明代虽时张时弛,但直至明末,未曾撤销。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在对外贸易上,除允许部分国家或部族通过“朝贡”的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永乐以后,禁令渐弛。嘉靖元年(1522),给事中夏言认为倭寇起于市舶,建议罢市舶,厉行海禁。朝廷接受建议,封锁沿海各港口,销毁出海船只 ,禁止下海捕鱼捞虾,断绝海上交通。凡违禁者,必依法处以极刑。明廷严厉的海禁政策,实际是闭关清康熙年间开海禁后广东港口主义的表现形式,它阻碍了中国与邻近国家的商品交流和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故隆庆初年,朝廷在舆论影响下,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以征收商税,增加财政收入。开放海禁后,东南沿海地区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有所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海禁的开放也是有限制的。出海贸易者,均须经海防同知批准,领取“引票”,到指定地区贸易,并在规定的期限回港。对前往贸易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一定限制,日本即在禁止通商之列。另外,对出口货物的品种也有所限制。这类规定依然严重地束缚着海外贸易的正常发展。
   

清康熙年间开海禁后广东港口的外国商人(绘画)

清康熙年间开海禁后广东港口的外国商人(绘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