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孟子散文
1)  Menciuss essay
孟子散文
1.
It become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 background in the vigor of Menciuss essays.
这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就构成孟子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 ,它是孟子散文气势最根本的内在人格成因。
2)  On the Writing Style of 《Mengzi》
《孟子》文体辩
3)  A Study on Meng Zi Jie Wen
《孟子节文》研究
4)  Three Supplements about Literary Theory of Mencius
孟子文论补略
5)  Mencius [英]['menʃiəs]  [美]['mɛnʃɪəs]
孟子
1.
On the Aesthetics Thought of Finery of Mencius in Personality Beauty;
论孟子人格美的服饰美学思想
2.
On Mencius Policy of Benevolence and Administration Ethics;
孟子的“仁政”及其管理伦理
6)  Mengzi
孟子
补充资料:《孟子字义疏证》
      中国清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戴震的著作。共 3卷。其初稿题为《绪言》,修正稿是《孟子私淑录》,定稿为《孟子字义疏证》。成书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在这部书里,戴震通过解释《孟子》中的"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礼智"、"诚"、"权"等重要哲学范畴,阐发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疏证》主要侧重批判程朱理学关于理、欲问题的观点。程朱理学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把封建的伦理纲常说成是"天理",把物质生活要求说成是不正当的"人欲",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疏证》则力证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理存乎欲",不能用所谓天理去禁锢人们的正常欲望。《疏证》尖锐地指出,程朱理学所谓的"理",不过是尊者、贵者、长者用以欺骗和镇压卑者、贱者、幼者的工具,"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在哲学上,《疏证》认为"道"是物质性实体,"道,指其实体实事之名",指出 "气" 的变化过程就是道,"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理"是事物的条理,"化物之质,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事物之理,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
  
  
  
  
  
  《孟子字义疏证》在中国近代反封建的斗争中,发生过巨大影响。其主要版本有:约刻于清乾隆中期《微波榭丛书》中的《戴氏遗书》本,1936年影印的《戴东原先生全集》本,1961、1982年的中华书局校点单行本,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戴震集》本。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