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odern City Beggar
近代城市乞丐
2) urban beggar
城市乞丐
1.
In a robust city such as Guangzhou,how many are there on the edge of survival or how many are there to beg in name but to cheat indeed?This article records and analyses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beg- gars,offering a deep insight of the urban beggars and putting forth their opinions on the image of Guangzhou.
城市乞丐一直以来是个比较隐秘、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很少为人们所了解。
3) the agent professional beggar
代理型职业乞丐
4) Beggar
[英]['beɡə(r)] [美]['bɛgɚ]
乞丐
1.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 to the beggar and the correlation research with altruism;
大学生对乞丐的态度及其与利他主义的相关研究
2.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blem of Beggars in Modern Chinese Cities and Study of Its Causation;
当今中国城市乞丐问题的构成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3.
Research on Beggar Measure in the View of Construct Harmonious Society;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乞丐治理研究
5) beggars
[英]['begə] [美]['bɛgɚ]
乞丐
1.
The Labeling and Shaping of Present Beggar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乞丐人群的分类、形成机制及对策
2.
As a special social community,beggars always puzzled the governors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Chinese history.
乞丐,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直困扰着旧中国的历代统治者。
3.
For the basic life of the beggars and prisoners, the Song Dynasty governments took different measures for them in order to make them have basic life security and minimum body righ
乞丐与囚徒是宋代社会的两大特殊群体。
6) modern city
近代城市
1.
From 1930s,along with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the technology of air defence for modern city architecture had more importance.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中国近代城市建筑防空技术的研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重视。
补充资料:中国近代城市规划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商埠和租界的开辟,中国出现了一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城市。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以后,中国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开办新式企业和建设铁路,促进了若干新城市的产生,如唐山、大冶、焦作、南通、石家庄、蚌埠等。并使一些旧城市发生变化和得到发展,如西安、徐州、济南、郑州等。广大的内地和边疆地区绝大多数城市,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城市发展的这种不平衡状况,一直持续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外国占领者制定的规划 由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独占的城市和地区如青岛、大连、长春、香港、澳门等,曾按占领者的意图编制了比较全面的规划方案,城市的大部或局部按规划方案进行建设。这些规划基本上采用占领国当时流行的规划手法,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确定道路和市政工程系统。例如:
大连 俄国占领者在1900年制定的大连规划,采用当时俄国盛行的古典主义的规划手法。由圆形广场和放射形路组成道路骨架,中心广场(尼古拉广场)周围有九条角度相等的放射形道路,其中几条并无明确的目标,显然带有形式主义色彩。这个规划只实现了一部分。1904~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占据了大连并重新制订城市规划。
青岛 1910年德国占领者制定青岛城市规划(图1),将整个城市布置在胶州湾东侧,以濒临海湾、环境优美的南部为主要市区,建立"提督府"和德国人居住区。城市西部沿海湾的地方建设港口,与沿着海湾铺设的铁路直接联系,并以尽端式客运站伸入市中心区。道路系统结合地形呈自由式,其走向也注意以教堂等建筑物为对景。给水、排水设施比较完善。
其他城市 日本占领台湾后曾制定台北、基隆等市的城市规划;日本侵占东北时期制定沈阳规划、新京(长春)规划、佳木斯规划等。其中以长春规划规模最大,曾按规划建设了一部分市区。饭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者还在沦陷区制定一些城市规划,如北平特别市规划、青岛规划(1941)、上海都市建设第一期计划(1942)等。
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的城市如上海、天津等,一般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租界,它们各自为政,因此并无整体规划。在各个租界内一般也只是划定一些密集的路网,道路交通和供水供电设施各搞一套,整个城市的布局分割,功能混乱。
中国政府制定的城市规划 中国近代有少数城市受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在城市格局和建筑面貌上发生一些变化,如北京城;有的在原来城市的近旁开辟商埠区,如济南、福州等。这些城市都没有进行过全面规划,一般只是在商埠区划定一些方格路网。
20世纪初,江苏南通作过城市规划。20年代末至40年代,国民党政府对南京、上海、重庆、无锡作过比较系统的城市规划:
南通 南通当局在实业家张謇的影响下,在清末民初对南通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有过一些安排:在唐闸建设纺织和榨油等工业,在天生港建设港口,同南通旧城组成一个互有分工的城镇组群。在南通城南缘河地区进行成片的建设,其中有一些新型建筑,如总商会、剧场、博物馆、专科学校等。设立了市政机构──路工处,负责测绘地形,并对城市道路进行规划和修建。
南京 南京于1928年 2月成立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1929年公布《首都计划》。规定城市分为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商业区、文教区和住宅区等;制定道路系统的规划,拓宽部分原有道路,部分地区采用方格网对角线的道路系统;在行政中心和车站广场地段,还拟定了建设"中西合璧"建筑群的规划(见南京城市规划)。
上海 1927年国民党政府确定上海为特别市,同年成立设计委员会,1929年提出了上海新市区都市计划。主要内容是让开租界,在江湾翔殷路一带另辟新市区;在吴淞建设新港,在虬江口建设新码头;修建真如至江湾和蕴藻浜的铁路,另建客运总站。新市区有市中心区,北为商业区,东为进出口机构,其他为住宅区,并按住户的贫富分为甲乙丙三种住宅;道路系统采用小方格和放射路相结合的形式,中心建筑群采用中国传统的轴线对称的规划手法。从规划确定后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市中心区修建了一些传统形式的建筑,如上海市政府大楼、博物馆、图书馆等。1935年建成运动场、体育馆等一组建筑,1936年建设虬江码头。此外,在市中心区开辟了几条道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成立了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并制定了都市计划图(一稿),城市人口按复利公式推算为1000万人。在建成区外围为绿化和农田环形带,带外发展新区,采取分散的组团形式,以4000人的居住区(邻里单位)为"小单位",由"小单位"组成"中级单位"再组成"市镇单位"和"市区单位",共规划了九个"市区单位"。在吴淞和杭州湾的乍浦另建新港。道路按功能分为区域公路、环路、干路、辅助干路等。这个规划运用了卫星城镇、邻里单位、"有机疏散"论这些新的规划概念。经过修改,于1947年5月完成"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二稿)报告书。规划提高了人口密度,以免市区扩展过大,对铁路、港口等技术问题作了研究,同时还完成了闸北西区的详细规划。后又经过研究修改,在1949年春上海解放前夕完成了规划三稿(图2)。规划提出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和增加绿地的比重;考虑在每一块市区单位均设工业区,以减少市内客运交通量。规划拟定南北快速干道系统,在吴淞建造挖入式港口(见上海城市规划)。
重庆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被定为《永久陪都》,并制定《陪都十年建设计划》。道路系统规划考虑了山城的地形条件,在中心地带布置了几条穿山隧道,在江边设置高架桥,主要道路交叉处设置环形岛,道路网作自由式布置。在土地划分中,将住宅区分为高等住宅区、普通住宅区、贫民住宅区三种。还布置了12个卫星城镇和18个预备卫星城镇(见重庆城市规划)。
无锡 中国近代由于兴办工矿交通事业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大都未曾进行规划,城市建设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只有江苏无锡曾有过城市规划。1922年制定的《无锡商埠计划意见书》,内容粗略。1929年拟定的城市计划,将整个城市分为行政、工业、商业、住宅、田园、风景等区,规划了公园和道路。城区道路分为三等:特等、甲等、乙等,宽度分别为18米、12米、9米。这个规划只实现了很小一部分。
评价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有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但近代城市在移植和运用国外规划理论和方法时,同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结合不够,使这种传统未能得到继承和发展。中国近代的城市规划对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不足,规划方案主要着眼于土地分区、道路划分、市政工程等方面,一般没有作过详细规划和旧城改建规划。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城市规划方案即使制定出来和经过批准,绝大部分也都没有得到实现。其中有少数城市的规划做得较好,如青岛规划中关于用地的分区和对地形的利用等,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是科学合理的。
外国占领者制定的规划 由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独占的城市和地区如青岛、大连、长春、香港、澳门等,曾按占领者的意图编制了比较全面的规划方案,城市的大部或局部按规划方案进行建设。这些规划基本上采用占领国当时流行的规划手法,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确定道路和市政工程系统。例如:
大连 俄国占领者在1900年制定的大连规划,采用当时俄国盛行的古典主义的规划手法。由圆形广场和放射形路组成道路骨架,中心广场(尼古拉广场)周围有九条角度相等的放射形道路,其中几条并无明确的目标,显然带有形式主义色彩。这个规划只实现了一部分。1904~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占据了大连并重新制订城市规划。
青岛 1910年德国占领者制定青岛城市规划(图1),将整个城市布置在胶州湾东侧,以濒临海湾、环境优美的南部为主要市区,建立"提督府"和德国人居住区。城市西部沿海湾的地方建设港口,与沿着海湾铺设的铁路直接联系,并以尽端式客运站伸入市中心区。道路系统结合地形呈自由式,其走向也注意以教堂等建筑物为对景。给水、排水设施比较完善。
其他城市 日本占领台湾后曾制定台北、基隆等市的城市规划;日本侵占东北时期制定沈阳规划、新京(长春)规划、佳木斯规划等。其中以长春规划规模最大,曾按规划建设了一部分市区。饭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者还在沦陷区制定一些城市规划,如北平特别市规划、青岛规划(1941)、上海都市建设第一期计划(1942)等。
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的城市如上海、天津等,一般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租界,它们各自为政,因此并无整体规划。在各个租界内一般也只是划定一些密集的路网,道路交通和供水供电设施各搞一套,整个城市的布局分割,功能混乱。
中国政府制定的城市规划 中国近代有少数城市受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在城市格局和建筑面貌上发生一些变化,如北京城;有的在原来城市的近旁开辟商埠区,如济南、福州等。这些城市都没有进行过全面规划,一般只是在商埠区划定一些方格路网。
20世纪初,江苏南通作过城市规划。20年代末至40年代,国民党政府对南京、上海、重庆、无锡作过比较系统的城市规划:
南通 南通当局在实业家张謇的影响下,在清末民初对南通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有过一些安排:在唐闸建设纺织和榨油等工业,在天生港建设港口,同南通旧城组成一个互有分工的城镇组群。在南通城南缘河地区进行成片的建设,其中有一些新型建筑,如总商会、剧场、博物馆、专科学校等。设立了市政机构──路工处,负责测绘地形,并对城市道路进行规划和修建。
南京 南京于1928年 2月成立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1929年公布《首都计划》。规定城市分为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商业区、文教区和住宅区等;制定道路系统的规划,拓宽部分原有道路,部分地区采用方格网对角线的道路系统;在行政中心和车站广场地段,还拟定了建设"中西合璧"建筑群的规划(见南京城市规划)。
上海 1927年国民党政府确定上海为特别市,同年成立设计委员会,1929年提出了上海新市区都市计划。主要内容是让开租界,在江湾翔殷路一带另辟新市区;在吴淞建设新港,在虬江口建设新码头;修建真如至江湾和蕴藻浜的铁路,另建客运总站。新市区有市中心区,北为商业区,东为进出口机构,其他为住宅区,并按住户的贫富分为甲乙丙三种住宅;道路系统采用小方格和放射路相结合的形式,中心建筑群采用中国传统的轴线对称的规划手法。从规划确定后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市中心区修建了一些传统形式的建筑,如上海市政府大楼、博物馆、图书馆等。1935年建成运动场、体育馆等一组建筑,1936年建设虬江码头。此外,在市中心区开辟了几条道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成立了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并制定了都市计划图(一稿),城市人口按复利公式推算为1000万人。在建成区外围为绿化和农田环形带,带外发展新区,采取分散的组团形式,以4000人的居住区(邻里单位)为"小单位",由"小单位"组成"中级单位"再组成"市镇单位"和"市区单位",共规划了九个"市区单位"。在吴淞和杭州湾的乍浦另建新港。道路按功能分为区域公路、环路、干路、辅助干路等。这个规划运用了卫星城镇、邻里单位、"有机疏散"论这些新的规划概念。经过修改,于1947年5月完成"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二稿)报告书。规划提高了人口密度,以免市区扩展过大,对铁路、港口等技术问题作了研究,同时还完成了闸北西区的详细规划。后又经过研究修改,在1949年春上海解放前夕完成了规划三稿(图2)。规划提出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和增加绿地的比重;考虑在每一块市区单位均设工业区,以减少市内客运交通量。规划拟定南北快速干道系统,在吴淞建造挖入式港口(见上海城市规划)。
重庆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被定为《永久陪都》,并制定《陪都十年建设计划》。道路系统规划考虑了山城的地形条件,在中心地带布置了几条穿山隧道,在江边设置高架桥,主要道路交叉处设置环形岛,道路网作自由式布置。在土地划分中,将住宅区分为高等住宅区、普通住宅区、贫民住宅区三种。还布置了12个卫星城镇和18个预备卫星城镇(见重庆城市规划)。
无锡 中国近代由于兴办工矿交通事业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大都未曾进行规划,城市建设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只有江苏无锡曾有过城市规划。1922年制定的《无锡商埠计划意见书》,内容粗略。1929年拟定的城市计划,将整个城市分为行政、工业、商业、住宅、田园、风景等区,规划了公园和道路。城区道路分为三等:特等、甲等、乙等,宽度分别为18米、12米、9米。这个规划只实现了很小一部分。
评价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有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但近代城市在移植和运用国外规划理论和方法时,同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结合不够,使这种传统未能得到继承和发展。中国近代的城市规划对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不足,规划方案主要着眼于土地分区、道路划分、市政工程等方面,一般没有作过详细规划和旧城改建规划。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城市规划方案即使制定出来和经过批准,绝大部分也都没有得到实现。其中有少数城市的规划做得较好,如青岛规划中关于用地的分区和对地形的利用等,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是科学合理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