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婚姻契约论
1)  marriage contract theory
婚姻契约论
1.
On the "Net Marriage" problem from the angle of marriage contract theory;
婚姻契约论角度谈“网婚”问题
2)  On Marriages as Contracts in Nature
论婚姻的契约性
3)  marriage contract
婚姻契约
1.
In marriage contract,the traditional male control of the female at will hinder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sexes.
在婚姻契约中男性任意支配女性的传统和行为,阻碍了两性关系的发展。
2.
On the base of defining the nature of marriage,this paper defines the duality of marriage contract.
文章在界定婚姻本质的基础上界定了婚姻契约的二重性,认为“婚姻契约”在中文语境中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现实的婚姻契约,即作为一种法律文本的婚姻契约,是当事人在缔结婚姻的过程中达成的合意,从而达致的婚姻契约化;观念上的婚姻契约,即作为一种类比意义上的用法,仅仅作为学理分析之用,而现实中的婚姻当事人并不缔结什么契约。
3.
" Marriage Law " manifest the concept of marriage contract fully from the spirit of the legislation, although the contract theory is not explained as the general theory clearly in our country’s textbooks.
契约说是西方国家首先提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学说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在我国相关的法学教科书中虽没有明确阐释契约说是通说,但是从《婚姻法》的立法精神上充分体现婚姻契约这一理念。
4)  idea of marriage contract
婚姻契约观
5)  marriage:a kind of contract
婚姻是一种契约
6)  marriage settlement
婚姻财产契约
补充资料:契约论
契约论
contract theory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用契约关系解释社会和国家起源的政治哲学理论。又称社会契约论。它通过把社会和国家看作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来说明政治权威、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来源、范围和条件等问题。一般认为,契约分两种:社会据以成立的契约称为社会契约,政治机构或政治权威据以确立的契约称为政府契约。
    契约论思想早在古希腊智者派那里就已萌芽,以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才对其加以比较明确的论述。视国家和法律为人们相互约定的产物。15~16世纪一些反暴君派的贵族思想家系统地论述了契约论思想,把它看成反抗非正义统治的根据。契约论最盛行的时期是17~18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荷兰的J.阿尔色修斯、H.格劳秀斯和B.B.de斯宾诺莎,英国的T.霍布斯和J.洛克、德国的S.von普芬多夫、法国的J.-J.卢梭等。这个时期契约论一般以自然法学说为基础,认为人类最初生活在没有国家和法律的自然状态中,受自然法支配,享有自然权利。但由于有种种不便,人们就联合起来,订立契约,成立国家,以便更好地实现自然权利。思想家们对契约形式和性质的理解有所不同,政治结论也不同。这些不同的结论,反映了资产阶级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政治需要,在反封建斗争中起了进步作用。19世纪以后,契约论受到各种批判,逐渐趋于衰落。20世纪,又出现了一种新契约论,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的J.B.罗尔斯。他讲的“契约”或叫“原始协议”不是为了参加一种特殊的社会或为了创立一种特殊的统治形式而订立的,订约的目的只是为了确立一种指导社会基本结构设计的根本道德原则,即正义原则。认为这种原则必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平等自由原则,二是社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