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群体内基尼系数
1)  Gini coefficient within-groups
群体内基尼系数
1.
Graphical analysis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process of decomposition be tween-groups and within-groups, and then application of Gini coefficient between groups and addictively decomposition of Gini coefficient within-groups are discussed.
本文通过几何分解的方法阐述了基尼系数在不同群体中进行分解的过 程,并在此基础上对群体间基尼系数的应用和群体内基尼系数的进一步分解进行了 讨论。
2)  Gini coefficient between-groups
群体间基尼系数
3)  The Overall Gini Coefficient
总体基尼系数
4)  Gini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
1.
Analysis of city resource-environment Gini coeffici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广东省城市资源环境基尼系数
2.
Analysis of China resource-environment Gini coefficient based on GDP.;
基于GDP的中国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分析
3.
The evolvement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source in karst regions based on Gini coefficient and gray analysis;
基于基尼系数的岩溶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演化的灰色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5)  gini-coefficient
基尼系数
1.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A Theory based on Gini-Coefficient;
城乡移民与收入不平等:基于基尼系数的理论分析
2.
This paper,by examining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GDP” gini-coeffici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population migration of the provinces during 1985-2000,validates that population migration can mitigate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本文通过测算我国1985-2000年各省区在人口迁移前后“人口—GDP”的基尼系数变化,验证了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减缓作用。
3.
Using the primacy law,the Gini-coefficient and the rank-size law to analyze size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 for 1986,1993,2000,2004.
使用首位律、基尼系数及位序-规模分布律的方法对中原城市群1986,1993,2000,2004年4个时间段的城市体系规模级别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的城市首位度不够,离散化程度日益明显,城市规模结构达不到位序-规模分布的理想状态,但有逐渐改善的趋势。
6)  Geordie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
1.
Laurence line and Geordie Coefficient are considered as two important tools to measure the fairnes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so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economics realm of many countries.
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法是度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方法 ,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 ,然而在实践中这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缺陷。
2.
The Geordie coefficient of the budgetary per stud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indicates that the present basic education is suffering unbalanced development.
基础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尚处于非均衡的发展状态,主要表现为:教育公用经费支出呈现强势、较强势、较弱势和弱势四个阶梯形分层,两极相差悬殊;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仍面临较大的困难;普通高中教育孕育着不平衡危机。
补充资料:内群体与外群体
      依照人们的归属感对社会群体所作的一种划分。内群体是指一个人经常参与的或在其间生活、或在其间工作、或在其间进行其他活动的群体。内群体又称我们群体,简称我群。外群体是相对于内群体而言的,泛指内群体以外的所有群体。外群体又称他们群体,简称他群。
  
  内群体与外群体这一对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W.G.萨姆纳在《民俗论》(1906)一书里提出来的。作者试图用这对概念描述一个人的群体归属、群众意识以及群众对于个人的影响。
  
  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概念,明确地区分了我们和他们的界限。这种内外有别的观念不仅内化在群体成员的心里,而且有时通过外在的形式加以突出和强调,如一个群体有自己的名称、符号标志,或特殊的服饰、礼仪或习俗等等。社会学文献使用内群体和外群体概念时,主要用来说明个人对于内群体的肯定和忠诚、对于外群体的排斥和疏远的态度。
  
  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性质和范围是不断变化的。比如,在原始社会里,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数目极为有限,性质单纯。一个人所在的家庭、氏族或部落属于内群体,其他的氏族或部落则属于外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一个人参与的内群体的数量随之增多,性质不完全局限于血缘的联系或地域的联系,而是逐步扩展到工作、社交、文化娱乐和体育运动各个领域,从而形成业缘、社交、文体等多种类型的内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个人的加入或退出,外群体和内群体不时发生相互转换的现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