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evelopment of Marxism
马克思主义发展
1.
On the basis of the history of Marxis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ves through many facts that national characters, temporal spirit and affinity to the people are not only the inherent rule of Marxism, but also the source of vit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本文在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事实,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活力之源。
2) Developing marxism
发展马克思主义
1.
Mao Zedong,Deng Xiaoping and Jiang Zemin consistently initiated and earnestly practised the scientific attitude of upholding and developing Marxism.
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精辟的论述 ,主要表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三个方
3) Marxist concept of development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1.
The Marxist concept of social developmet is a prerequite to and basis for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an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gives expression to the Marxist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n the new stage of socialism.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新阶段的具体体现。
4) the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Marxism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1.
The outlook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the heritage and creation to the developmental connotation,gist and nature of the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Marxism,and a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as well.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和发展本质的继承和创新,是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它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丰富了发展内涵,开拓了发展思路,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5) nature of Marxist development
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
补充资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革命胜利后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共同创立的;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毛泽东经济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反对垄断资本统治的斗争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实践中获得不断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产生的历史条件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西欧各个主要国家内已占统治地位,其固有矛盾已暴露出来;同时,无产阶级也已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而登上历史舞台,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斗争。
K.马克思和F.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家,研究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历史,总结了工人运动发展的经验,并在批判地吸取人类社会合理思想的基础上,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历史使命,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创立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马克思在1843年秋季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他在1844年已揭示出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历史作用。他在19世纪40年代的著作,特别是《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在全面地制定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经济学说的萌芽。他与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在 19世纪 50~60年代深刻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现实和历史,先后写作了《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经济学手稿(1861~1863)》和《资本论(1863~1865年草稿)》,并在1859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他在这些手稿和著作的基础上撰写了他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建立了他的经济学说的体系。马克思不但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废除之后有关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的许多关键问题提出了科学预见,而且在1875年还写作了《哥达纲领批判》,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概述了这两个阶段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基本特征。
恩格斯的经济学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1844)是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第一部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著作,对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起了推动作用。他在《反杜林论》(1878)中,阐明了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最重要的问题。他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其他著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广义政治经济学。他在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马克思逝世后把《资本论》第二和第三卷的遗稿,完全根据马克思写作的内容,编辑成完整的著作。
政治经济学中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所制定的经济学说是政治经济学中的革命变革,因为以往的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当时已出现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开创了一个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诞生和发展的时代。他们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马克思在全面地研究这些规律时,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他论述了商品的两个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考察了价值形式以及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他论述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产生的前提,指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论证了剩余价值就是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能创造出来的大于自身的价值。他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别开来,提出剩余价值率,即剥削率的概念,详细地研究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并考察了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个历史阶段: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揭示了资本主义工厂制度是工人阶级的"温和监狱"。马克思在考察资本积累时阐述了资本有机构成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而提高,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资本集中和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达到同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会被炸开,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马克思认为资本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这种运动表现为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他科学地划分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研究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他指出,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相互交错的,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他考察了社会资本再生产两大部类的产品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实现的条件,指出两大部类之间必然要有一定的比例,但资本主义矛盾则破坏这种比例,并导致周期性危机。
马克思还研究了资本运动过程表现出的各种具体形式,阐明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指出参加剩余价值分配的不仅有产业资本家,还有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地主。他揭示了利润、利息和地租是剩余价值的具体的特殊形式。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业中的表现时建立了他的地租学说。马克思透过各种现象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整个分析,揭露出这种生产关系的剥削和对抗性质,它必然要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还探讨了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方式。他们研究了原始社会经济的性质和特点,阐明了奴隶制和封建生产关系是建立在奴隶主、农奴主对奴隶和农奴直接的统治和剥削的基础上。他们根据对资本主义经济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对未来社会作出许多科学的研究。他们指出未来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者的劳动有计划地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进行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到共产主义社会第二阶段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他们探讨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把每个人的全面的发展看成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条件。
学说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产生以后,很快就被当时一些国家的工人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和先进组织所接受。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战胜了形形色色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日益扩大其影响,在各国工人运动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对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起过重要作用的有法国的P.拉法格、德国的W.李卜克内西和A.倍倍尔等;K.考茨基和R.希法亭在他们活动的早期,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考茨基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1887)一书通俗地解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影响颇大。他的《土地问题》(1899)一书系统地分析了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论证了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规律在农业中同样地起作用,驳斥了所谓小农经济稳固论。希法亭在他的《金融资本论》(1910)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作出了极有价值的理论分析。
列宁主义经济学说 产生的历史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垄断资本的统治和剥削的加强,以及对外的扩张和掠夺,使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促使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了,并在1914~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是当时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是帝国主义世界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于1917年10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产生的过程和基本内容 列宁在19世纪90年代所写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著作中,既反对民粹主义,也反对"合法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明了城乡商品生产的发展必然造成国内市场的扩大、小生产者的分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他还分析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农奴制残余紧密结合的特点,从经济上论证了工人阶级同劳动农民结成革命联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阐明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以及如何使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在20世纪初所写的关于土地问题的著作中,深刻地探讨了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驳斥了小农经济稳固论,也揭露了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错误,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理论,并全面地论证了关于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土地国有化的可能性、条件及其经济后果。他在反对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制订了俄国共产党关于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和实现土地国有化的纲领。
列宁根据《资本论》的基本原理,研究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新现象,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中,论述了垄断的统治是帝国主义最深刻的基础,是帝国主义最主要的经济特征,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寄生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揭示了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他十分重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指出它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准备了最完备的物质基础。
列宁发现了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作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取得胜利,而不可能同时在一切国家内胜利的结论。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总结了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他根据对苏维埃俄国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多种经济成份的分析,拟定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方法,并指出利用各种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重要意义。他把高度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看成是社会主义彻底战胜资本主义的保证。
列宁在苏维埃俄国反对外国武装干涉胜利后所写的著作中,论述了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他指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必须保留和利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商业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还制定了利用租让制、租借制、合营公司等形式来振兴俄国工业的计划。
列宁非常重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计划工作,阐明了制定和执行经济计划的要则和方法。他还强调必须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严格贯彻按劳分配、实行经济核算和物质利益原则等。为了吸引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拟定了合作化计划。
斯大林经济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基本内容 在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同苏联共产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一起,继承列宁的革命事业,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在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
斯大林捍卫和发展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通过新经济政策巩固工农联盟的理论,提出了在苏联一国内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他论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方法和速度问题,提出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必须以最快速度实现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而发展工业所需资金只能靠内部积累。他还阐述了农业集体化的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长期地建立在大工业和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并存的基础上,必须在贯彻自愿原则下,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斯大林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许多重要问题,如他认为必须建立一个包括工农业在内的、统一协调的国民经济体系,必须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领导;他强调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领导、主脑因素,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他反对平均主义,重视按劳分配,并把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联系在一起;他提出必须实行生产经营管理的合理化,要求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在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倡开展社会主义竞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他领导下全盘调整了工业布局,只用两年时间就使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斯大林在他最后一部重要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1952)中,论证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指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地起作用;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他只认为消费品才是商品,价值规律只在流通中起调节作用。
斯大林还探讨了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实质和阶段、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的特征、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等。
毛泽东经济思想 产生的历史条件 从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当时一些先进分子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经济学说。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中,介绍了马克思的"余工余值说"(即剩余价值论)。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来研究中国的社会经济性质和阶级关系等重大问题。
基本内容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中,对中国农村的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以及农村土地问题作了客观的分析。1928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确认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以后毛泽东在许多著作中指出了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的过程。他区分了资产阶级中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他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即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中国国情提出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和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赎买"形式。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农业互助组、经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改造形式,在一个几亿农民的国家中较顺利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变革。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他还提出过: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要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要执行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方针。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刘少奇提出了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观点;周恩来不仅提出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作用的观点,并且提出社会主义积极性不可损害,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否则就很危险;陈云提出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的观点。
在经过1958年"大跃进"和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曲折以后,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拨正了中国经济建设的航向,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82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与经济体制改革有密切关系的经济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主要有:为充分发挥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优越性,要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开;社会主义经济在公有制基础上还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农村经济的活力要建立在联营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反对平均主义,?岢职蠢头峙洌ü挂徊糠稚缁岢稍毕雀辉F鹄匆源锏缴缁崛宄稍钡墓餐辉#辉诩岢肿粤Ω鞯姆秸氲那疤嵯拢敌卸酝饪牛胀庾剩猛夤南冉际鹾涂梢越杓墓芾砭椋鹊取?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会还围绕深化改革的任务提出,要按照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要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进一步发展;要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要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其他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和实际斗争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在实践的不断检验中得到丰富和发展。(见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产生的历史条件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西欧各个主要国家内已占统治地位,其固有矛盾已暴露出来;同时,无产阶级也已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而登上历史舞台,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斗争。
K.马克思和F.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家,研究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历史,总结了工人运动发展的经验,并在批判地吸取人类社会合理思想的基础上,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历史使命,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创立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马克思在1843年秋季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他在1844年已揭示出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历史作用。他在19世纪40年代的著作,特别是《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在全面地制定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经济学说的萌芽。他与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在 19世纪 50~60年代深刻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现实和历史,先后写作了《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经济学手稿(1861~1863)》和《资本论(1863~1865年草稿)》,并在1859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他在这些手稿和著作的基础上撰写了他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建立了他的经济学说的体系。马克思不但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废除之后有关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的许多关键问题提出了科学预见,而且在1875年还写作了《哥达纲领批判》,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概述了这两个阶段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基本特征。
恩格斯的经济学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1844)是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第一部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著作,对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起了推动作用。他在《反杜林论》(1878)中,阐明了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最重要的问题。他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其他著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广义政治经济学。他在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马克思逝世后把《资本论》第二和第三卷的遗稿,完全根据马克思写作的内容,编辑成完整的著作。
政治经济学中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所制定的经济学说是政治经济学中的革命变革,因为以往的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当时已出现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开创了一个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诞生和发展的时代。他们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马克思在全面地研究这些规律时,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他论述了商品的两个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考察了价值形式以及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他论述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产生的前提,指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论证了剩余价值就是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能创造出来的大于自身的价值。他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别开来,提出剩余价值率,即剥削率的概念,详细地研究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并考察了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个历史阶段: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揭示了资本主义工厂制度是工人阶级的"温和监狱"。马克思在考察资本积累时阐述了资本有机构成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而提高,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资本集中和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达到同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会被炸开,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马克思认为资本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这种运动表现为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他科学地划分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研究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他指出,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相互交错的,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他考察了社会资本再生产两大部类的产品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实现的条件,指出两大部类之间必然要有一定的比例,但资本主义矛盾则破坏这种比例,并导致周期性危机。
马克思还研究了资本运动过程表现出的各种具体形式,阐明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指出参加剩余价值分配的不仅有产业资本家,还有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地主。他揭示了利润、利息和地租是剩余价值的具体的特殊形式。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业中的表现时建立了他的地租学说。马克思透过各种现象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整个分析,揭露出这种生产关系的剥削和对抗性质,它必然要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还探讨了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方式。他们研究了原始社会经济的性质和特点,阐明了奴隶制和封建生产关系是建立在奴隶主、农奴主对奴隶和农奴直接的统治和剥削的基础上。他们根据对资本主义经济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对未来社会作出许多科学的研究。他们指出未来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者的劳动有计划地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进行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到共产主义社会第二阶段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他们探讨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把每个人的全面的发展看成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条件。
学说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产生以后,很快就被当时一些国家的工人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和先进组织所接受。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战胜了形形色色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日益扩大其影响,在各国工人运动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对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起过重要作用的有法国的P.拉法格、德国的W.李卜克内西和A.倍倍尔等;K.考茨基和R.希法亭在他们活动的早期,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考茨基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1887)一书通俗地解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影响颇大。他的《土地问题》(1899)一书系统地分析了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论证了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规律在农业中同样地起作用,驳斥了所谓小农经济稳固论。希法亭在他的《金融资本论》(1910)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作出了极有价值的理论分析。
列宁主义经济学说 产生的历史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垄断资本的统治和剥削的加强,以及对外的扩张和掠夺,使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促使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了,并在1914~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是当时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是帝国主义世界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于1917年10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产生的过程和基本内容 列宁在19世纪90年代所写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著作中,既反对民粹主义,也反对"合法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明了城乡商品生产的发展必然造成国内市场的扩大、小生产者的分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他还分析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农奴制残余紧密结合的特点,从经济上论证了工人阶级同劳动农民结成革命联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阐明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以及如何使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在20世纪初所写的关于土地问题的著作中,深刻地探讨了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驳斥了小农经济稳固论,也揭露了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错误,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理论,并全面地论证了关于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土地国有化的可能性、条件及其经济后果。他在反对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制订了俄国共产党关于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和实现土地国有化的纲领。
列宁根据《资本论》的基本原理,研究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新现象,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中,论述了垄断的统治是帝国主义最深刻的基础,是帝国主义最主要的经济特征,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寄生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揭示了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他十分重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指出它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准备了最完备的物质基础。
列宁发现了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作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取得胜利,而不可能同时在一切国家内胜利的结论。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总结了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他根据对苏维埃俄国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多种经济成份的分析,拟定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方法,并指出利用各种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重要意义。他把高度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看成是社会主义彻底战胜资本主义的保证。
列宁在苏维埃俄国反对外国武装干涉胜利后所写的著作中,论述了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他指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必须保留和利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商业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还制定了利用租让制、租借制、合营公司等形式来振兴俄国工业的计划。
列宁非常重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计划工作,阐明了制定和执行经济计划的要则和方法。他还强调必须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严格贯彻按劳分配、实行经济核算和物质利益原则等。为了吸引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拟定了合作化计划。
斯大林经济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基本内容 在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同苏联共产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一起,继承列宁的革命事业,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在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
斯大林捍卫和发展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通过新经济政策巩固工农联盟的理论,提出了在苏联一国内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他论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方法和速度问题,提出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必须以最快速度实现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而发展工业所需资金只能靠内部积累。他还阐述了农业集体化的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长期地建立在大工业和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并存的基础上,必须在贯彻自愿原则下,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斯大林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许多重要问题,如他认为必须建立一个包括工农业在内的、统一协调的国民经济体系,必须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领导;他强调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领导、主脑因素,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他反对平均主义,重视按劳分配,并把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联系在一起;他提出必须实行生产经营管理的合理化,要求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在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倡开展社会主义竞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他领导下全盘调整了工业布局,只用两年时间就使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斯大林在他最后一部重要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1952)中,论证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指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地起作用;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他只认为消费品才是商品,价值规律只在流通中起调节作用。
斯大林还探讨了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实质和阶段、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的特征、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等。
毛泽东经济思想 产生的历史条件 从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当时一些先进分子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经济学说。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中,介绍了马克思的"余工余值说"(即剩余价值论)。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来研究中国的社会经济性质和阶级关系等重大问题。
基本内容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中,对中国农村的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以及农村土地问题作了客观的分析。1928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确认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以后毛泽东在许多著作中指出了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的过程。他区分了资产阶级中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他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即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中国国情提出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和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赎买"形式。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农业互助组、经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改造形式,在一个几亿农民的国家中较顺利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变革。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他还提出过: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要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要执行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方针。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刘少奇提出了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观点;周恩来不仅提出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作用的观点,并且提出社会主义积极性不可损害,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否则就很危险;陈云提出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的观点。
在经过1958年"大跃进"和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曲折以后,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拨正了中国经济建设的航向,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82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与经济体制改革有密切关系的经济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主要有:为充分发挥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优越性,要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开;社会主义经济在公有制基础上还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农村经济的活力要建立在联营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反对平均主义,?岢职蠢头峙洌ü挂徊糠稚缁岢稍毕雀辉F鹄匆源锏缴缁崛宄稍钡墓餐辉#辉诩岢肿粤Ω鞯姆秸氲那疤嵯拢敌卸酝饪牛胀庾剩猛夤南冉际鹾涂梢越杓墓芾砭椋鹊取?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会还围绕深化改革的任务提出,要按照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要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进一步发展;要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要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其他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和实际斗争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在实践的不断检验中得到丰富和发展。(见经济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