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mpetitive diving
竞技跳水
1.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mpetitive diving in China;
中国竞技跳水运动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2) Athletics leisure swimming diving hall
竞技休闲型游泳跳水馆
3) Traces to the Source of the Modern Athletics Diving
现代竞技跳水溯源
4) competition level
竞技水平
1.
The average height,body weight,competition ages,technique feature in the match and men s tennis development pattern of competition level are obtained.
对2006-2007年世界男子网球世界排名前50位的选手进行身体形态、地理特征和技、战术水平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竞技年限等参数和比赛中技术特征及世界男子网球竞技发展格局,为了解世界男子网球竞技规律,提高中国男子网球竞技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2.
Thr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Athletes actuality of china,our 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on level is now descending process,there are many excellent young athletics in china,and put out the resolving methods against appearance problems,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the theory strategy for improving our 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on.
通过函调大量专家、教练员和运动员,收集了近年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和我国九运会的田径运动成绩,通过对我国田径运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得知我国田径运动竞技水平正处于一个下降过程,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年轻优秀选手,并针对我国田径运动现状提出解决方案,为迅速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5) competitive level
竞技水平
1.
Diagnostic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ompetitive level of women s tennis——A case study on women s tennis team of Hubei Province;
女子网球竞技水平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湖北省女子网球队为例
2.
The design of a method of assessing Kayak-Slalom players’ competitive level;
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员竞技水平评价方法的设计
3.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level of women track and field event of Modern Olympic Games;
对现代奥运会女子田径项目竞技水平发展态势的研究
6) Athletics level
竞技水平
1.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ing the enhancement of athletics level of CUBA′s excellent group via questionnaire inquisition, interview with expert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etc.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制约CUBA优秀队伍竞技水平提高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补充资料:竞技跳水
以竞技为直接目的、按规则规定进行的跳水运动。
发展概况 竞技跳水是在实用跳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游泳比赛中开始加进了跳水项目。1900年第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瑞典人已在专门的跳台上表演各种跳水动作。从1904年第3届奥运会起,跳水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这届奥运会跳水比赛设有高度跳水和跳板跳水。1908年第4届奥运会上制订了跳水竞赛规则,取消了高度跳水项目,增加了跳台跳水规定动作比赛。在1912年第5届奥运会上,女子第1次参加跳水比赛。从1920年第7届奥运会起,一直到现在,历届奥运会跳水比赛和国际性跳水比赛,都有男、女跳板跳水和跳台跳水4个项目(图1)。
1904~1912年间,德国和瑞典运动员多次赢得奥运会跳水冠军。从1920年第7届奥运会起,跳水运动的优势转到美国运动员方面。美国的跳水运动吸取了欧洲特别是德国和瑞典运动员的长处,加以发展、提高,形成了难度大、动作优美准确的独特风格。60年代初,美国发明了铝合金跳板,代替了过去的木质跳板,为提高竞技跳水动作难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欧洲各国的跳水运动,从60年代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1960年第17届奥运会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女运动员I.克雷默尔赢得了跳台和跳板跳水两项冠军。在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意大利运动员K.迪比亚西夺得了男子跳台跳水的第1名;捷克斯洛伐克运动员M.杜赫科娃夺得了女子跳台跳水的冠军。迪比亚西连续取得了3届奥运会男子跳台跳水冠军。苏联运动员В.А.瓦辛和Е.С.瓦伊采霍夫斯卡娅在1972年和1976年两届奥运会上分别获得男子跳板跳水和女子跳台跳水的第1名。
世界性的大型跳水比赛,除奥运会外,还有世界锦标赛。自1973年在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举行的第1届世界游泳锦标赛至1978年在西柏林举行的第3届锦标赛,跳水项目的冠军分别为美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苏联、瑞典和意大利运动员所获得。从1979年起,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还创办了两年一届的世界杯跳水比赛。
跳水运动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竞赛项目还是近几十年的事。在1933年的全国运动会上第1次设有男子跳水表演赛。1935年增加了女子跳水项目,当时只有 2名女运动员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跳水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自1952年举行全国跳水比赛之后,每年都有全国性的比赛,参加的地区和人数逐年增多。许多地区开设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跳水班,配备专职教练员。利用课余或假日进行系统训练。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以及一些中小城市陆续修建了一批符合比赛标准的跳水场地。此外,中国已自行生产铝合金跳板,供跳水训练和比赛使用。
中国跳水运动员、教练员,在实践中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吸取外国的长处,改进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难度大、动作轻巧、入水准确、水花小的跳水技术风格,在多次国际比赛中取得可喜的成绩。在 1963年第 1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上,首次参加国际性比赛的中国跳水队,取得1项冠军、4项亚军、3项第3名。 在1966年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上,中国跳水运动员又获得男女跳板跳水和跳台跳水 4项冠军。70年代中,中国跳水运动队伍里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如在第7届和第8届亚运会上,钟少珍(女)、谢才明、李孔政、陈肖霞(女)、史美琴(女)、吴国村、刘恒林等以难度大、造型美、动作准确的技术特点取得了男女跳板、跳台 4个项目的冠军。在1979年举行的第10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首次参加世界性跳水比赛的中国选手在跳水比赛中全部进入前 6名。 17岁的陈肖霞在女子跳台跳水比赛中, 战胜了包括世界冠军苏联选手И.В.卡利尼娜在内的欧美强手,夺得了第 1名。1980年11月在英国伦敦水晶宫进行的马蒂尼国际跳水比赛中,中国队以45分的总成绩超过美国、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选手,获得团体冠军。史美琴、陈肖霞和李孔政分别获得女子跳板跳水、女子跳台跳水和男子跳板跳水的冠军。1981年第1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陈肖霞、李艺花、李宏平分别获得女子跳台跳水、女子跳板跳水和男子跳台跳水 3项冠军。
技术与训练 跳板跳水 最初的跳板跳水比赛是在木质跳板上进行的,动作简单。直至1920年前后,跳板比赛中才出现了向前翻腾匧周。又经过30年,出现了向前翻呟周的技术。铝合金跳板问世,淘汰了落后的玻璃纤维跳板和笨重的木质跳板,促进了跳板动作难度大幅度提高,70年代已经出现了向前翻腾4??周和各个组别各种姿势的多周翻腾与转体动作。可以预见,随着跳水器材的改进,跳板的弹性越来越大,对运动员掌握身体平衡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掌握好跳板跳水技术的关键是合理地利用跳板的反弹力,获得更好的起跳角度和高度。所以走板和起跳是跳板跳水技术的基础。根据比赛规则规定,走板的步数不得少于4步(图2、图3),即3步助跑加跨跳步。运动员根据个人习惯不同,也可采用5步或6步走板。目前世界上大部分优秀跳水运动员均采用5步走板。走板是从跳板后半部分开始,助跑时,犹如自然的走步,用两臂自然摆动维持身体的平衡,跨跳时两臂随着身体自下而上迅速摆至前上方相应位置。与此同时,踏跳腿有力蹬离跳板,身体保持正直,摆动腿向前上方摆起,使摆动腿的小腿与大腿成90°,大腿与躯干成90°。当运动员跨跳至最高点时,摆动腿迅速下落,与踏跳腿并扰,并与躯干成一直线,使人体重心在支撑面的范围内,以保持身体平衡和加大压板的力量。当身体下落至跳板前端压板时,两臂经体侧下落至体旁。正确合理的走板技术,是进入充分起跳和保持身体平衡的保证。无论是走板起跳还是面对板的立定起跳,都需要臂、髋、膝、踝各关节协同动作,整个身体的压板动作应有一定高度和力量,这样才能与跳板振动节奏相吻合。压板力量愈大,踝关节对板作用的时间相对愈长,跳板反弹力就愈大,这就为运动员获得足够的腾空高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跳台跳水 跳板跳水是跳台跳水的基础,然而在奥运会的跳水比赛中最先出现的是跳台跳水。由于跳台跳水是在坚硬而没有弹性的跳台上进行,所以跳台跳水的起跳相对稳定。在助跑和起跳技术上,跳台跳水与跳板跳水截然不同。跳台跳水是以较快的速度助跑,不需要高的跨跳步;相反,其跨跳低而快速完成。跳台跳水的第3组动作还允许采用单足起跳。跳台比赛的高度为5米、7.5米和10米3种,但世界优秀跳水运动员都选用10米跳台,这是因为10米跳台的动作难度大,腾空时间长,能给裁判员和观众一个良好的印象(图4)。
跳台跳水的动作与跳板跳水的动作大体相同,但跳台跳水多一组臂立跳水动作。做臂立的动作时,运动员走到跳台前端,两手约与肩同宽,抓住跳台前沿,可采用单腿摆起成臂立,或以双腿屈体(或屈膝)慢起成臂立。臂立时,身体要伸直,并保持稳定平衡,然后完成各种跳水动作。
"压水花"入水 是指运动员在完成空中动作后身体笔直插入水中时,只见入水点涌起一圈泡沫状的水珠层,溅起少许水花,甚至没有水花。这是70年代以来世界跳水运动开展比较先进的国家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也叫"手翻掌"入水技术。中国跳水运动员从1975年起开始学习这一先进入水技术。现在已有不少运动员掌握了它(图5)。其要领在于入水时,两臂用力伸直,将要入水的一瞬间手掌上翻,掌心朝水,身体与水面成90°或接近90°的入水角度。"压水花"入水技术多种多样,但根据两臂在头上伸直互相靠近的姿势和手型的变化,一般可分为4种:①两手大拇指紧扣,手掌上翻,五指伸直张开,掌心朝水(图6);②两手之间保持10厘米距离,手掌上翻,五指伸直张开,掌心朝水(图7);③ 两手大拇指紧扣,手掌上翻,屈指,掌心朝水(图8);④两手大拇指紧扣,两手掌半重叠上翻,掌心朝水(图9)。
弹网训练 跳水运动员所跳的动作都是在空中完成的翻腾或转体动作,而且这些沿纵轴转体动作都是和沿横轴翻腾相结合完成的。无论是跳板跳水或跳台跳水,运动员的腾空时间都只有1秒多钟,在这样短暂的时间里要完成各种各样优美而复杂的动作,还要辨别身体的方位,以便及时准确地入水,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掌握起跳技术的基础上,使动作连接技术合理,动作概念清楚。弹网训练作为跳水专项素质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已为世界各国跳水运动员所采用。弹网训练的重要性在于:①弹网上的动作技巧与跳水动作技巧十分相似,所有跳水动作都可在弹网上练习;②弹网的弹力大、腾空高、空中停留时间长,便于学习和掌握动作技巧;③弹网上的动作节奏比较慢,有助于学会适应跳板上的节奏,同时也便于教练员纠正两臂、两腿、躯干和头部的微小错误动作;④弹网上练习,一年四季都可进行;弹网上跳的动作,消耗体力比跳水少,可增加动作的练习次数。弹网训练可以发展弹跳力、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空中识别方位、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这些正是跳水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主要专项素质(图10)。
陆上板训练 与弹网训练一样,是跳水运动员进行专项素质训练的重要手段。陆上板的训练实际上是把水上跳板安装在陆地上来练习。陆上板的高度应为 1米左右,板上放有相应高度的海绵垫,并装上悬空保护带。除入水动作不同外,陆上板所有的动作都相应地与水上跳板的动作结构相同。掌握正确的走板、起跳以及动作连接技术、学习新动作、提高翻腾或转体速度、掌握正确的准备入水技术等,都可以利用陆上板进行训练。
跳水比赛 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期间成立的国际水上运动联合会,制定并通过了跳水竞赛规则,确定了跳台跳水比赛,以后又增加了跳板跳水比赛,从而奠定了现代跳水比赛的基础。
现行的跳水竞赛规则规定,跳台高度为10米、7.5米和 5米;跳板高度为 3米和 1米。比赛内容分规定动作(或有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和自选动作,由裁判员评分。在每个项目的比赛中,运动员跳完全部比赛动作,将其所有比赛动作的得分加起来,以总分多的为优胜。
跳水比赛的动作必须从跳水竞赛规则的"动作难度表"中挑选。每一个跳水动作都有它的起跳方式(走动或立定)、组别号数、高度和姿势以及根据动作复杂程度而制定的难度系数。鉴于起跳方式和方向的不同,规则规定跳板跳水共分5组:第1组,面对池向前跳水;第2 组,面对板向后跳水;第3组,面对池反身跳水;第4组,面对板向内跳水;第5组,转体跳水。跳台跳水共分6组:第1组,面对池向前跳水;第2组,面对台向后跳水;第3 组,面对池反身跳水;第4组,面对台向内跳水;第5组,转体跳水;第 6第,臂立跳水。
女子跳板比赛应包括 5个规定动作和 5个自选动作;男子跳板比赛应包括 5个有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和6个自选动作。女子跳台比赛包括4个有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其难度系数的总和不得超过7.5)和 4个无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男子跳台跳水除完成 4个有难度系数的自选动作外,还要完成 6个无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
跳水动作的姿式分为甲式(直体)、乙式 (屈体)、丙式(抱膝)及丁式(翻腾兼转体)。
根据跳水竞赛规则的规定,跳水比赛应有正副裁判长 2~3人,裁判员7~9人。运动员每一动作的评分自0分起至10分止,以 0.5分作为评分单位,根据完成动作的情况列入6个评分段。失败:0分;不好:0.5~2分;普通:2.5~4.5分;较好:5~6分;很好:6.5~8分;最好:8.5~10分。
得分的计算方法是: 5个人裁判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以中间3个有效分的总和乘以该动作的难度,得出的积就是该动作的实得分(7人裁判则以中间5个有效分的总和乘以难度后再除以5乘3)。
裁判员评判跳水动作成绩,主要根据运动员助跑(走板、跑台)、起跳、空中动作、入水等方面的优劣来评分。这就要求运动员助跑(走板、跑台)勇敢、果断、平稳、有信心;起跳充分,有适当的高度和正确的起跳角度;空中动作连接好,姿势优美;入水准确、垂直,水花越小越好。
国际跳水组织会议决定从1981年开始,凡是奥运会跳水比赛和世界锦标赛都必须进行预赛、决赛,从预赛中选出12名成绩最好的运动员参加决赛。决赛时必须重复预赛时的全部动作,以决赛成绩总分多者为优胜。但世界杯跳水比赛则采取另一种办法,即以抽签方式将运动员分成两组,每组又以两人为一对,分别进行比赛,胜者进入下场比赛,最后由两组中的第1名进行决赛,决定冠、亚军名次。
跳水池 专门供跳水训练、比赛、表演用的水池。跳水池应设有1米、3米跳板及5米、7.5米、10米跳台。
跳板应高出水面1~3米,高度误差不得超过10厘米,板长至少4.80米,宽50厘米,板面要有较好的防滑性能。跳板要装有可调整支点的活动装置,跳板与水面的倾度不得超过1度。跳台平面与水面距离的误差不得超过10厘米。
跳水池应有使水面波动的装置,以便运动员能明显地看到水面。对于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尽可能有控制装置,以免刺眼。跳水池必须有足够的深度,水温应为28~30℃,距离水面1米高的平面照度至少是500勒克司。跳台应尽可能装置能自动升降的电梯。为了避免运动员学新动作时被水拍打受伤,一些跳水池还设有能迅速使水面掀起气泡的"气垫"装置。
过去,中国没有一座合乎要求的跳水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2年开始到现在,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大、中、小城市,建造了符合比赛要求的跳水池。为了适应冬季训练和比赛的需要,在北京、长沙、成都等地还修建了大型室内跳水馆。 (见彩图)
发展概况 竞技跳水是在实用跳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游泳比赛中开始加进了跳水项目。1900年第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瑞典人已在专门的跳台上表演各种跳水动作。从1904年第3届奥运会起,跳水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这届奥运会跳水比赛设有高度跳水和跳板跳水。1908年第4届奥运会上制订了跳水竞赛规则,取消了高度跳水项目,增加了跳台跳水规定动作比赛。在1912年第5届奥运会上,女子第1次参加跳水比赛。从1920年第7届奥运会起,一直到现在,历届奥运会跳水比赛和国际性跳水比赛,都有男、女跳板跳水和跳台跳水4个项目(图1)。
1904~1912年间,德国和瑞典运动员多次赢得奥运会跳水冠军。从1920年第7届奥运会起,跳水运动的优势转到美国运动员方面。美国的跳水运动吸取了欧洲特别是德国和瑞典运动员的长处,加以发展、提高,形成了难度大、动作优美准确的独特风格。60年代初,美国发明了铝合金跳板,代替了过去的木质跳板,为提高竞技跳水动作难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欧洲各国的跳水运动,从60年代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1960年第17届奥运会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女运动员I.克雷默尔赢得了跳台和跳板跳水两项冠军。在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意大利运动员K.迪比亚西夺得了男子跳台跳水的第1名;捷克斯洛伐克运动员M.杜赫科娃夺得了女子跳台跳水的冠军。迪比亚西连续取得了3届奥运会男子跳台跳水冠军。苏联运动员В.А.瓦辛和Е.С.瓦伊采霍夫斯卡娅在1972年和1976年两届奥运会上分别获得男子跳板跳水和女子跳台跳水的第1名。
世界性的大型跳水比赛,除奥运会外,还有世界锦标赛。自1973年在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举行的第1届世界游泳锦标赛至1978年在西柏林举行的第3届锦标赛,跳水项目的冠军分别为美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苏联、瑞典和意大利运动员所获得。从1979年起,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还创办了两年一届的世界杯跳水比赛。
跳水运动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竞赛项目还是近几十年的事。在1933年的全国运动会上第1次设有男子跳水表演赛。1935年增加了女子跳水项目,当时只有 2名女运动员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跳水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自1952年举行全国跳水比赛之后,每年都有全国性的比赛,参加的地区和人数逐年增多。许多地区开设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跳水班,配备专职教练员。利用课余或假日进行系统训练。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以及一些中小城市陆续修建了一批符合比赛标准的跳水场地。此外,中国已自行生产铝合金跳板,供跳水训练和比赛使用。
中国跳水运动员、教练员,在实践中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吸取外国的长处,改进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难度大、动作轻巧、入水准确、水花小的跳水技术风格,在多次国际比赛中取得可喜的成绩。在 1963年第 1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上,首次参加国际性比赛的中国跳水队,取得1项冠军、4项亚军、3项第3名。 在1966年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上,中国跳水运动员又获得男女跳板跳水和跳台跳水 4项冠军。70年代中,中国跳水运动队伍里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如在第7届和第8届亚运会上,钟少珍(女)、谢才明、李孔政、陈肖霞(女)、史美琴(女)、吴国村、刘恒林等以难度大、造型美、动作准确的技术特点取得了男女跳板、跳台 4个项目的冠军。在1979年举行的第10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首次参加世界性跳水比赛的中国选手在跳水比赛中全部进入前 6名。 17岁的陈肖霞在女子跳台跳水比赛中, 战胜了包括世界冠军苏联选手И.В.卡利尼娜在内的欧美强手,夺得了第 1名。1980年11月在英国伦敦水晶宫进行的马蒂尼国际跳水比赛中,中国队以45分的总成绩超过美国、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选手,获得团体冠军。史美琴、陈肖霞和李孔政分别获得女子跳板跳水、女子跳台跳水和男子跳板跳水的冠军。1981年第1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陈肖霞、李艺花、李宏平分别获得女子跳台跳水、女子跳板跳水和男子跳台跳水 3项冠军。
技术与训练 跳板跳水 最初的跳板跳水比赛是在木质跳板上进行的,动作简单。直至1920年前后,跳板比赛中才出现了向前翻腾匧周。又经过30年,出现了向前翻呟周的技术。铝合金跳板问世,淘汰了落后的玻璃纤维跳板和笨重的木质跳板,促进了跳板动作难度大幅度提高,70年代已经出现了向前翻腾4??周和各个组别各种姿势的多周翻腾与转体动作。可以预见,随着跳水器材的改进,跳板的弹性越来越大,对运动员掌握身体平衡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掌握好跳板跳水技术的关键是合理地利用跳板的反弹力,获得更好的起跳角度和高度。所以走板和起跳是跳板跳水技术的基础。根据比赛规则规定,走板的步数不得少于4步(图2、图3),即3步助跑加跨跳步。运动员根据个人习惯不同,也可采用5步或6步走板。目前世界上大部分优秀跳水运动员均采用5步走板。走板是从跳板后半部分开始,助跑时,犹如自然的走步,用两臂自然摆动维持身体的平衡,跨跳时两臂随着身体自下而上迅速摆至前上方相应位置。与此同时,踏跳腿有力蹬离跳板,身体保持正直,摆动腿向前上方摆起,使摆动腿的小腿与大腿成90°,大腿与躯干成90°。当运动员跨跳至最高点时,摆动腿迅速下落,与踏跳腿并扰,并与躯干成一直线,使人体重心在支撑面的范围内,以保持身体平衡和加大压板的力量。当身体下落至跳板前端压板时,两臂经体侧下落至体旁。正确合理的走板技术,是进入充分起跳和保持身体平衡的保证。无论是走板起跳还是面对板的立定起跳,都需要臂、髋、膝、踝各关节协同动作,整个身体的压板动作应有一定高度和力量,这样才能与跳板振动节奏相吻合。压板力量愈大,踝关节对板作用的时间相对愈长,跳板反弹力就愈大,这就为运动员获得足够的腾空高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跳台跳水 跳板跳水是跳台跳水的基础,然而在奥运会的跳水比赛中最先出现的是跳台跳水。由于跳台跳水是在坚硬而没有弹性的跳台上进行,所以跳台跳水的起跳相对稳定。在助跑和起跳技术上,跳台跳水与跳板跳水截然不同。跳台跳水是以较快的速度助跑,不需要高的跨跳步;相反,其跨跳低而快速完成。跳台跳水的第3组动作还允许采用单足起跳。跳台比赛的高度为5米、7.5米和10米3种,但世界优秀跳水运动员都选用10米跳台,这是因为10米跳台的动作难度大,腾空时间长,能给裁判员和观众一个良好的印象(图4)。
跳台跳水的动作与跳板跳水的动作大体相同,但跳台跳水多一组臂立跳水动作。做臂立的动作时,运动员走到跳台前端,两手约与肩同宽,抓住跳台前沿,可采用单腿摆起成臂立,或以双腿屈体(或屈膝)慢起成臂立。臂立时,身体要伸直,并保持稳定平衡,然后完成各种跳水动作。
"压水花"入水 是指运动员在完成空中动作后身体笔直插入水中时,只见入水点涌起一圈泡沫状的水珠层,溅起少许水花,甚至没有水花。这是70年代以来世界跳水运动开展比较先进的国家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也叫"手翻掌"入水技术。中国跳水运动员从1975年起开始学习这一先进入水技术。现在已有不少运动员掌握了它(图5)。其要领在于入水时,两臂用力伸直,将要入水的一瞬间手掌上翻,掌心朝水,身体与水面成90°或接近90°的入水角度。"压水花"入水技术多种多样,但根据两臂在头上伸直互相靠近的姿势和手型的变化,一般可分为4种:①两手大拇指紧扣,手掌上翻,五指伸直张开,掌心朝水(图6);②两手之间保持10厘米距离,手掌上翻,五指伸直张开,掌心朝水(图7);③ 两手大拇指紧扣,手掌上翻,屈指,掌心朝水(图8);④两手大拇指紧扣,两手掌半重叠上翻,掌心朝水(图9)。
弹网训练 跳水运动员所跳的动作都是在空中完成的翻腾或转体动作,而且这些沿纵轴转体动作都是和沿横轴翻腾相结合完成的。无论是跳板跳水或跳台跳水,运动员的腾空时间都只有1秒多钟,在这样短暂的时间里要完成各种各样优美而复杂的动作,还要辨别身体的方位,以便及时准确地入水,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掌握起跳技术的基础上,使动作连接技术合理,动作概念清楚。弹网训练作为跳水专项素质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已为世界各国跳水运动员所采用。弹网训练的重要性在于:①弹网上的动作技巧与跳水动作技巧十分相似,所有跳水动作都可在弹网上练习;②弹网的弹力大、腾空高、空中停留时间长,便于学习和掌握动作技巧;③弹网上的动作节奏比较慢,有助于学会适应跳板上的节奏,同时也便于教练员纠正两臂、两腿、躯干和头部的微小错误动作;④弹网上练习,一年四季都可进行;弹网上跳的动作,消耗体力比跳水少,可增加动作的练习次数。弹网训练可以发展弹跳力、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空中识别方位、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这些正是跳水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主要专项素质(图10)。
陆上板训练 与弹网训练一样,是跳水运动员进行专项素质训练的重要手段。陆上板的训练实际上是把水上跳板安装在陆地上来练习。陆上板的高度应为 1米左右,板上放有相应高度的海绵垫,并装上悬空保护带。除入水动作不同外,陆上板所有的动作都相应地与水上跳板的动作结构相同。掌握正确的走板、起跳以及动作连接技术、学习新动作、提高翻腾或转体速度、掌握正确的准备入水技术等,都可以利用陆上板进行训练。
跳水比赛 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期间成立的国际水上运动联合会,制定并通过了跳水竞赛规则,确定了跳台跳水比赛,以后又增加了跳板跳水比赛,从而奠定了现代跳水比赛的基础。
现行的跳水竞赛规则规定,跳台高度为10米、7.5米和 5米;跳板高度为 3米和 1米。比赛内容分规定动作(或有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和自选动作,由裁判员评分。在每个项目的比赛中,运动员跳完全部比赛动作,将其所有比赛动作的得分加起来,以总分多的为优胜。
跳水比赛的动作必须从跳水竞赛规则的"动作难度表"中挑选。每一个跳水动作都有它的起跳方式(走动或立定)、组别号数、高度和姿势以及根据动作复杂程度而制定的难度系数。鉴于起跳方式和方向的不同,规则规定跳板跳水共分5组:第1组,面对池向前跳水;第2 组,面对板向后跳水;第3组,面对池反身跳水;第4组,面对板向内跳水;第5组,转体跳水。跳台跳水共分6组:第1组,面对池向前跳水;第2组,面对台向后跳水;第3 组,面对池反身跳水;第4组,面对台向内跳水;第5组,转体跳水;第 6第,臂立跳水。
女子跳板比赛应包括 5个规定动作和 5个自选动作;男子跳板比赛应包括 5个有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和6个自选动作。女子跳台比赛包括4个有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其难度系数的总和不得超过7.5)和 4个无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男子跳台跳水除完成 4个有难度系数的自选动作外,还要完成 6个无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
跳水动作的姿式分为甲式(直体)、乙式 (屈体)、丙式(抱膝)及丁式(翻腾兼转体)。
根据跳水竞赛规则的规定,跳水比赛应有正副裁判长 2~3人,裁判员7~9人。运动员每一动作的评分自0分起至10分止,以 0.5分作为评分单位,根据完成动作的情况列入6个评分段。失败:0分;不好:0.5~2分;普通:2.5~4.5分;较好:5~6分;很好:6.5~8分;最好:8.5~10分。
得分的计算方法是: 5个人裁判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以中间3个有效分的总和乘以该动作的难度,得出的积就是该动作的实得分(7人裁判则以中间5个有效分的总和乘以难度后再除以5乘3)。
裁判员评判跳水动作成绩,主要根据运动员助跑(走板、跑台)、起跳、空中动作、入水等方面的优劣来评分。这就要求运动员助跑(走板、跑台)勇敢、果断、平稳、有信心;起跳充分,有适当的高度和正确的起跳角度;空中动作连接好,姿势优美;入水准确、垂直,水花越小越好。
国际跳水组织会议决定从1981年开始,凡是奥运会跳水比赛和世界锦标赛都必须进行预赛、决赛,从预赛中选出12名成绩最好的运动员参加决赛。决赛时必须重复预赛时的全部动作,以决赛成绩总分多者为优胜。但世界杯跳水比赛则采取另一种办法,即以抽签方式将运动员分成两组,每组又以两人为一对,分别进行比赛,胜者进入下场比赛,最后由两组中的第1名进行决赛,决定冠、亚军名次。
跳水池 专门供跳水训练、比赛、表演用的水池。跳水池应设有1米、3米跳板及5米、7.5米、10米跳台。
跳板应高出水面1~3米,高度误差不得超过10厘米,板长至少4.80米,宽50厘米,板面要有较好的防滑性能。跳板要装有可调整支点的活动装置,跳板与水面的倾度不得超过1度。跳台平面与水面距离的误差不得超过10厘米。
跳水池应有使水面波动的装置,以便运动员能明显地看到水面。对于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尽可能有控制装置,以免刺眼。跳水池必须有足够的深度,水温应为28~30℃,距离水面1米高的平面照度至少是500勒克司。跳台应尽可能装置能自动升降的电梯。为了避免运动员学新动作时被水拍打受伤,一些跳水池还设有能迅速使水面掀起气泡的"气垫"装置。
过去,中国没有一座合乎要求的跳水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2年开始到现在,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大、中、小城市,建造了符合比赛要求的跳水池。为了适应冬季训练和比赛的需要,在北京、长沙、成都等地还修建了大型室内跳水馆。 (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