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袁晓园
1)  Yuan Xiaoyuan
袁晓园
2)  Yuan Xiaoyuan and the South School
袁晓园与南社
3)  Yuan Xiaocen
袁晓岑
1.
Painting Brush and Carving Knife in Harmony ——The Artistic Experience of Yuan Xiaocen and the Style of His Chinese Painting and Sculpture;
绘笔刻刀共融通——袁晓岑的艺术历程及其国画和雕塑创作风格
4)  Chun Xiao Garden
春晓园
1.
Beauty and Quietness——Chun Xiao Garden and Pastroral Poetry;
隐秀曲折 悠然恬淡——浅析春晓园与山水田园诗歌
5)  Yuan Jiang Dongyuan Tu Juan
袁江《东园图》卷
6)  Yuanhe river
袁河
补充资料:袁崇焕纪念园八景

袁崇焕纪念园八景

袁祟焕(1584-1630)出生在东莞石碣水南村,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明朝末年的兵部尚书兼右副御史,督师蓟、辽,扼守山海关,其爱国主义精神义薄云天,为后人世代敬仰。

为弘扬袁祟焕的爱国主义精神。东莞市石碣镇委镇政府及水南村决定在其故居遗址上建设袁祟焕纪念公园,该园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园内建有明代民居、烽火居、长城及影视街等。目前竣工的第一期占地面积1176平方米,共投资1200多万元。同期竣工的还有由著名雕塑家潘鹤教授创作的,雕塑高达15米的大型主体雕塑袁祟焕塑像。

八景之一文阁春晖

文阁--即文笔之意,位于水南东江边脉洲处,与崇焕偶像熊飞将军故乡的榴花塔相对影,水南历史上名人辈出,兵部尚书袁崇焕、谭御史、植榜眼,举人唐承恩等,才高八斗,不计其数,鼓励著后人努力争取功名。

除了文边,还有武将,袁崇焕文武双全,镇守三关,武进士叶镜海,飞星踢斗,成为佳话,新中国第一个破世界纪录的大力士陈镜开亦是水南人,著名红角牛的故事就发生在水南的陈屋村。

八景之二水南学宫

水南学宫,又称缘瓦背书院,书院正厅供奉著孔夫子像,凡儿童入学之前,必拜孔子,学生调皮、懒惰,家长、老师罚其跪拜,崇焕小时候就读于此,他勤奋好学、聪敏过人,经常得老师赞许,自然他就成了村中小孩学习的榜样。

但有一次,后金又进犯中原崇焕心急如焚,他在土地庙前急书…土地公公,土地公公,崇焕要你守辽东!崇焕的举动被村中一些人指责是渎犯神灵,无奈何老师、母亲要他在孔子像前罚跪。

八景之三石街晚渡

水南在东江河边,地名由来南边是水之意,昔日水南西至石碣圩,东至石龙林屋,称十八坊,河边石街繁华热闹,米辅、青楼、烟馆、茶居林立,傍晚穿梭南北的人群,靠摆渡过河,崇焕爷爷在此开了木材行,当年的徐尚书就住在河对面鳌峙塘,小崇焕智斗徐尚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八景之四虾毑戏夷

水南有金虾毑庙,形似虾毑,(一种介于蟹与蟛蜞之动物)相传庙前小水井繁衍著金虾毑,洋夷入侵,妄想掠夺,搬来洋水泵,却吸不尽井中源源之水,费尽心机,但无法获井中实物,唯有望井长叹,悻然离开,溜之大吉……

故事比喻水南民众扎根乡土爱家爱国。又传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起义前,曾在此活动,传授拜上帝会。

八景之五三界灵腃

三界庙又称袁督师祠,是水南十八坊中著名的古建筑,袁崇焕受奸臣所迫,辞官回乡时,将打算在罗浮山修小茅庐隐逸的银两,捐此维修,并写下著名的┏重修三界庙疏文┓,民间传说崇焕小时背上曾生疮,其母亲叶氏往三界庙拜神,见瓦面漏雨,伤了泥菩萨蕯脊,即找泥水匠修好,结果小崇焕背上疮亦好了,所以传说袁崇焕是三界公的化身。

袁崇焕被害后,乡人为纪念他,冒着朝庭追究,要杀头的危险,在三界庙后增建一进,为袁督师祠。

八景之六袁大司马

袁大司马是专门纪念袁崇焕的庙宇之一,供奉著袁崇焕的座像,四面八方来拜祭的人络绎不绝,故乡人民永远怀念英雄。

┏学英雄,爱祖国,建家乡┛是英雄故里人民的誓言。

八景之七三宝庵慈

三宝庵亦是水南十八坊的古建筑,在三界庙袁督师祠东面,为纪念袁崇焕,水南每年游会,必是以袁崇焕书像领头,其余各庵庙均派出人手,撑持著各种书像礼仪,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古老的传说…人们盼望神护佑,保一方平安,有唐洪村美女,嫁现神为妻,后称金花夫人,使此带人民安居乐业。

袁崇焕誓言┏忠魂依旧守辽东┛,可见,他是人民心目中一个更伟大的神!

八景之八榕阴天涯

天涯亭在水南北面,古有好善者,在大榕树下筑亭,供路人乘凉避雨,有小贩等在此卖茶点、糖水、因为此地离河边较远,挑水不便,有小贩直接用鱼塘的水煲糖水,另有一番风味,古有民遥道┏天涯饮糖水,"塘"水又加糖┛出于此处,这里成了周围人来往古镇石龙的歇脚点。

几百年前,有关袁崇焕的民问故事在此传颂,脍炙人口。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