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uddhism
[英]['bʊdɪzəm] [美]['budɪzəm]
涅槃学
1.
Mixture of “Study of Tiantai” and “Buddhism” by Guan Ding;
灌顶对“天台学”与“涅槃学”的融通
2) Nirvana
[英][nɪə'vɑ:nə] [美][nɪr'vɑnə]
涅槃
1.
Nirvana of Spirit and Transcendence Orientation of Life——Rereading the Prose Poem "Snow" of Lu Xun;
精神的涅槃飞升与生命的超越性指向——重读鲁迅的散文诗《雪》
2.
Sexual Culture Revolution-The Nirvana Period of Woman Writing;
性别文化革命——女性写作的涅槃阶段
3) Nirvana of the Phoenix
凤凰涅槃
1.
Poetic Hearts Are Linke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irvana of the Phoenix and Phoenix and Turtledove;
诗心会通——《凤凰涅槃》与《凤凰和斑鸠》比较论
2.
Guo Moruo in his The Nirvana of the Phoenix introduces the theme of self-burning in adversity and rebirth from ashes.
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原型意象之一,从早期的图腾形象到以屈原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凤凰成为高洁、优雅理想人格的鲜明象征,赋予了凤凰意象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再到郭沫若《凤凰涅槃》的这种在困境中自焚、在自焚中重生的思想路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火浴母题。
4) Da Nie Pan Jing(Mahaparinirvana Sutra)
《大涅槃经》
5) Nirvanasutra
涅槃经
1.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Nirvanasutra and the Study of Nirvana Belief;
《涅槃经》的汉译及涅槃信仰研究
6) Nirvana Belief
涅槃信仰
1.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Nirvanasutra and the Study of Nirvana Belief;
《涅槃经》的汉译及涅槃信仰研究
补充资料:涅槃学
佛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哲学的重要学说。阐发佛教修持的最高目的、所谓"成佛"的永恒境界的思想。
基本概念和渊源 涅槃是佛教的基本概念之一,源于梵文音译,旧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译为"灭"、"灭度"、"寂灭"等。"灭",指灭生死因果。"灭度",指灭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烦恼。"寂灭",指无为空寂,灭生死之大患。佛教对于社会人生所作的价值判断是,人生一切皆苦,必须经过宗教修持,解脱苦因苦果,进入涅槃境界,以此作为人生的最终归宿。涅槃学是印度佛教悲观厌世的出世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佛教传入中国后,涅槃学在南朝曾盛极一时,隋唐时代天台宗等都有所论列,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在中国的流传和演化 印度佛教涅槃学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强大影响和制约下,侧重点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汉以后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道教的神仙不老方术流行。最早的佛经翻译家安世高译"涅槃"为"无为",虽然和道家所讲"无为"有所不同, 但为道家思想所渗透。 佛教宣传大乘禅观的《首楞严三昧经》认为,经过禅定修持,可以进入涅槃境界,长生久视,变化自在,引起中国僧人的特殊重视和强烈兴趣。自东汉末至东晋的200多年中,该经竟有7个译本之多。中国传统迷信神灵不灭观念,源远流长,东晋佛教学者慧远认为"冥神绝境,谓之涅槃",把"神"达到冥然无形的不可知的超然状态,进入无境可对的境界称为"涅槃"。这和印度早期佛教以灭身灭智,永灭生死为涅槃已有不同。
东晋及南北朝时期 东晋佛教哲学家僧肇的《肇论》中收有《涅槃无名论》,有的学者怀疑非僧肇所作,至今尚无定论。该论以无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德为涅槃。认为涅槃既无生死,寂寥虚旷,也绝非名言所能表述,即是无名相的,所以谓之涅槃无名。该论进而托言有名与无名的争辩,说有名主顿悟,无名主渐悟,理虽无差别,但众生证悟的智力有区别,故达到涅槃的途径是渐悟而非顿悟。
东晋南朝时的道生是中国佛教史上最著名的涅槃学者。他把作为精致哲学形态的般若学和粗俗的成佛说教结合起来,着重阐发涅槃佛性说,认为"真空""妙有"契合无间,开创佛教一代新风。依据他自己对般若学的理解,强调佛无净土,认为不存在西方极乐世界。他在佛教理论上不是去描绘涅槃境界,而转向成佛的原因、根据的论述。认为佛性是众生的最善本性、最高智慧、最后真理。他提出人人都有佛性的观点,指出法显译 6卷本《大般泥洹经》所讲的"一阐提"(不具信心、断了善根的人)不得成佛的说法不能成立。后来昙无谶译的《大般涅槃经》传到南方,称"一阐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道生因此也被佛教界称为"涅槃圣"。
随着《大般涅槃经》的译出和道生的倡导,南北朝时代出现众多的涅槃师说,都以"佛性"为理论重心,对所谓成佛的原因、根据进行深入的、广泛的探讨,推动佛性说充分地、多方面地展开。由于《涅槃经》的说法前后不同,中国僧人对《涅槃经》的理解各异,以致各种见解脱颖而出,竞相争逐,从而出现了涅槃佛性理论空前繁荣的局面。
梁代宝亮撰《涅槃藏疏》分佛性义为若干家,梁武帝所作序列为10家,加武帝则为11家。隋代三论宗创始人吉藏在《大乘玄论》中把以往涅槃师关于佛性意义的说法加以归纳总结,连他自己赞同的一家共为12家。吉藏的同门慧均归结出13家,两者说法基本相同。这些学派主要是南北朝时代的。吉藏将12家分为 3类。
第1类:①众生为正因佛性。正因指决定性的因,众生都具有成佛的决定性因素。②六法为佛性。六法指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假名的人,即指众生,以众生为佛性。梁代涅槃法匠智藏持此说。这二家都以人言佛性。
第 2类:①心(识)为佛性。众生加以扩大为六法,缩小则归结为心,以众生为佛性,也可说是以心为佛性。②冥传不朽即识神为佛性。这是构成轮回流传的主体。③避苦求乐为佛性。识神在流转过程中,有避苦求乐的作用,是为佛性。④真神为佛性。神明有"性"与"用"两方面,其性是不断的,且必归佛教妙果,其用是生灭的,前后相异。真神即神明的本体,即灵魂。此是梁武帝萧衍的主张,也是当时流行的说法。⑤"阿赖耶识"(含藏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精神性种子)自性清净心为佛性,是地论师和摄论师的主张。北方慧光和门人法上及再传弟子慧远均擅长《涅槃经》,以自性清净心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缘起的本原。这一类是从众生的心上讲佛性。
第 3类:①从当果上讲佛性。即从将来可以成佛这一点上说众生具有佛性。②从得佛之理上讲佛性。谓一切众生本有得佛之理,为正因佛性,即因中有得佛之理。③真如为佛性。认为真如是心神之体,不是生死的我,是绝于生死、恒常不动的,亦即所谓绝对不变的本体。梁代涅槃学者宝亮持此主张。④从第一义空讲佛性。此为北方涅槃师的共同看法。⑤以中道为佛性。即以体证非有非无的中道的正智为佛性。与昙无谶共译《大般涅槃经》的河西道朗持此说。
隋唐时期 由于三论宗、天台宗兼讲《涅槃经》,影响日大,涅槃师说就此渐趋衰微。然佛性说成为各宗的重要理论部分而得以阐发。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根据般若空观,主张以"理"为佛性,即以"中道"为佛性,认为凡是能体证到中道的正智(般若)者都有成佛的可能。天台宗以《法华经》、《涅槃经》为理论根据,强调它们在全体佛学上的优越地位,天台宗创始人智门人灌顶撰《涅槃玄义》,吸收以往涅槃师说,又极大地发挥了《涅槃》经义。天台宗九祖湛然为了反对华严宗只承认有情(一切有情识的生物)有佛性说法,特意作《金刚》,宣扬山河大地、草木瓦砾等无情之物也有佛性的主张,把涅槃佛性说向前推进了一步。
法相唯识宗创始人玄奘在印度随戒贤一派学习。此派认为有一种无种姓的人没有佛性,是毕竟不能成佛的。玄奘考虑到《大般涅槃经》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已在中国流行,在临回国前提出不讲无种姓的人不能成佛的说法,受到戒贤的严厉责备。玄奘回国后介绍戒贤一系的种姓主张,其弟子窥基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学说,用因位果位的说法,将无种姓分为 3类:①因位虽无成佛之义,而善根相续之后,果位仍可成佛;②因位有可能成佛,而果位不能成佛;③毕竟无姓无论因位果位都不能成佛。窥基门下慧沼又把佛性区分为二种:①理佛性,即不生不灭的法性,众生都有;②行佛性,即成佛智慧的种子,众生有无不定。这与天台宗的主张,形成正面的冲突。
和法相唯识宗的说法相对立,慧能禅宗认为众生的佛性是无差别的,人人都有恒常清净的佛性。佛性就是本心。人人的本心都具有菩提的智慧,包含有诸佛和佛理,一旦认识本心,就是顿悟、解脱,就进入了涅槃境界。
涅槃学在中国佛教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它对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以及众生所以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根据、原因,都有充分的发挥,有种种不同的异说,形成了系统的出世主义理论体系。其中关于顿悟、渐悟的问题涉及宗教的神秘主义的特殊的认识论,涅槃佛性说则是佛教的特殊的人性论,因而都具有特定的哲学理论意义。
基本概念和渊源 涅槃是佛教的基本概念之一,源于梵文音译,旧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译为"灭"、"灭度"、"寂灭"等。"灭",指灭生死因果。"灭度",指灭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烦恼。"寂灭",指无为空寂,灭生死之大患。佛教对于社会人生所作的价值判断是,人生一切皆苦,必须经过宗教修持,解脱苦因苦果,进入涅槃境界,以此作为人生的最终归宿。涅槃学是印度佛教悲观厌世的出世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佛教传入中国后,涅槃学在南朝曾盛极一时,隋唐时代天台宗等都有所论列,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在中国的流传和演化 印度佛教涅槃学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强大影响和制约下,侧重点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汉以后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道教的神仙不老方术流行。最早的佛经翻译家安世高译"涅槃"为"无为",虽然和道家所讲"无为"有所不同, 但为道家思想所渗透。 佛教宣传大乘禅观的《首楞严三昧经》认为,经过禅定修持,可以进入涅槃境界,长生久视,变化自在,引起中国僧人的特殊重视和强烈兴趣。自东汉末至东晋的200多年中,该经竟有7个译本之多。中国传统迷信神灵不灭观念,源远流长,东晋佛教学者慧远认为"冥神绝境,谓之涅槃",把"神"达到冥然无形的不可知的超然状态,进入无境可对的境界称为"涅槃"。这和印度早期佛教以灭身灭智,永灭生死为涅槃已有不同。
东晋及南北朝时期 东晋佛教哲学家僧肇的《肇论》中收有《涅槃无名论》,有的学者怀疑非僧肇所作,至今尚无定论。该论以无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德为涅槃。认为涅槃既无生死,寂寥虚旷,也绝非名言所能表述,即是无名相的,所以谓之涅槃无名。该论进而托言有名与无名的争辩,说有名主顿悟,无名主渐悟,理虽无差别,但众生证悟的智力有区别,故达到涅槃的途径是渐悟而非顿悟。
东晋南朝时的道生是中国佛教史上最著名的涅槃学者。他把作为精致哲学形态的般若学和粗俗的成佛说教结合起来,着重阐发涅槃佛性说,认为"真空""妙有"契合无间,开创佛教一代新风。依据他自己对般若学的理解,强调佛无净土,认为不存在西方极乐世界。他在佛教理论上不是去描绘涅槃境界,而转向成佛的原因、根据的论述。认为佛性是众生的最善本性、最高智慧、最后真理。他提出人人都有佛性的观点,指出法显译 6卷本《大般泥洹经》所讲的"一阐提"(不具信心、断了善根的人)不得成佛的说法不能成立。后来昙无谶译的《大般涅槃经》传到南方,称"一阐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道生因此也被佛教界称为"涅槃圣"。
随着《大般涅槃经》的译出和道生的倡导,南北朝时代出现众多的涅槃师说,都以"佛性"为理论重心,对所谓成佛的原因、根据进行深入的、广泛的探讨,推动佛性说充分地、多方面地展开。由于《涅槃经》的说法前后不同,中国僧人对《涅槃经》的理解各异,以致各种见解脱颖而出,竞相争逐,从而出现了涅槃佛性理论空前繁荣的局面。
梁代宝亮撰《涅槃藏疏》分佛性义为若干家,梁武帝所作序列为10家,加武帝则为11家。隋代三论宗创始人吉藏在《大乘玄论》中把以往涅槃师关于佛性意义的说法加以归纳总结,连他自己赞同的一家共为12家。吉藏的同门慧均归结出13家,两者说法基本相同。这些学派主要是南北朝时代的。吉藏将12家分为 3类。
第1类:①众生为正因佛性。正因指决定性的因,众生都具有成佛的决定性因素。②六法为佛性。六法指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假名的人,即指众生,以众生为佛性。梁代涅槃法匠智藏持此说。这二家都以人言佛性。
第 2类:①心(识)为佛性。众生加以扩大为六法,缩小则归结为心,以众生为佛性,也可说是以心为佛性。②冥传不朽即识神为佛性。这是构成轮回流传的主体。③避苦求乐为佛性。识神在流转过程中,有避苦求乐的作用,是为佛性。④真神为佛性。神明有"性"与"用"两方面,其性是不断的,且必归佛教妙果,其用是生灭的,前后相异。真神即神明的本体,即灵魂。此是梁武帝萧衍的主张,也是当时流行的说法。⑤"阿赖耶识"(含藏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精神性种子)自性清净心为佛性,是地论师和摄论师的主张。北方慧光和门人法上及再传弟子慧远均擅长《涅槃经》,以自性清净心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缘起的本原。这一类是从众生的心上讲佛性。
第 3类:①从当果上讲佛性。即从将来可以成佛这一点上说众生具有佛性。②从得佛之理上讲佛性。谓一切众生本有得佛之理,为正因佛性,即因中有得佛之理。③真如为佛性。认为真如是心神之体,不是生死的我,是绝于生死、恒常不动的,亦即所谓绝对不变的本体。梁代涅槃学者宝亮持此主张。④从第一义空讲佛性。此为北方涅槃师的共同看法。⑤以中道为佛性。即以体证非有非无的中道的正智为佛性。与昙无谶共译《大般涅槃经》的河西道朗持此说。
隋唐时期 由于三论宗、天台宗兼讲《涅槃经》,影响日大,涅槃师说就此渐趋衰微。然佛性说成为各宗的重要理论部分而得以阐发。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根据般若空观,主张以"理"为佛性,即以"中道"为佛性,认为凡是能体证到中道的正智(般若)者都有成佛的可能。天台宗以《法华经》、《涅槃经》为理论根据,强调它们在全体佛学上的优越地位,天台宗创始人智门人灌顶撰《涅槃玄义》,吸收以往涅槃师说,又极大地发挥了《涅槃》经义。天台宗九祖湛然为了反对华严宗只承认有情(一切有情识的生物)有佛性说法,特意作《金刚》,宣扬山河大地、草木瓦砾等无情之物也有佛性的主张,把涅槃佛性说向前推进了一步。
法相唯识宗创始人玄奘在印度随戒贤一派学习。此派认为有一种无种姓的人没有佛性,是毕竟不能成佛的。玄奘考虑到《大般涅槃经》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已在中国流行,在临回国前提出不讲无种姓的人不能成佛的说法,受到戒贤的严厉责备。玄奘回国后介绍戒贤一系的种姓主张,其弟子窥基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学说,用因位果位的说法,将无种姓分为 3类:①因位虽无成佛之义,而善根相续之后,果位仍可成佛;②因位有可能成佛,而果位不能成佛;③毕竟无姓无论因位果位都不能成佛。窥基门下慧沼又把佛性区分为二种:①理佛性,即不生不灭的法性,众生都有;②行佛性,即成佛智慧的种子,众生有无不定。这与天台宗的主张,形成正面的冲突。
和法相唯识宗的说法相对立,慧能禅宗认为众生的佛性是无差别的,人人都有恒常清净的佛性。佛性就是本心。人人的本心都具有菩提的智慧,包含有诸佛和佛理,一旦认识本心,就是顿悟、解脱,就进入了涅槃境界。
涅槃学在中国佛教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它对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以及众生所以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根据、原因,都有充分的发挥,有种种不同的异说,形成了系统的出世主义理论体系。其中关于顿悟、渐悟的问题涉及宗教的神秘主义的特殊的认识论,涅槃佛性说则是佛教的特殊的人性论,因而都具有特定的哲学理论意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