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江南士子
1)  the scholar in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江南士子
1.
Because of being given favor from the ZHANG Shi-cheng Government, The political attitude of the scholar in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to the ZHU-Ming Government was of noncooperation.
江南士子先前曾受元政府与张士诚政权恩泽,因而对朱明政权多持不合作的态度。
2)  Southern Confucian Scholars
江南儒士
1.
The Southern Confucian Scholars Tour in the Capital in Yuan Dynasty;
元代江南儒士游京师考述
3)  scholar-bureaucrat and gentlemen in Jiangnan
江南士绅
4)  knowledgeable women in Jiangnan area
江南士女
5)  the jiangnanshifeng
江南士风
1.
The paper expounds the factor that the jiangnanshifeng had an effect on the xiaxie novel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本文论述了江南士风对晚清狭邪小说的影响。
6)  The Gentries in Jiangnan
江南士人
补充资料:望江南子
【通用名称】
望江南子
【其他名称】
望江南子 (《现代实用中药》)
【异名】
槐豆(《救荒本草》),野鸡子豆(《福建民间草药》),金角子、金角儿(《江苏植药志》),江南豆(《中国药植图鉴》),水爪豆(《广西药植名录》),风寒豆、黄豇豆(《江苏药材志》)。
【来源】
为豆科植物望江南的荚果或种子。植物形态详"望江南"条。
【采集】
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收,剪下荚果,晒干。
【药材】
干燥荚果呈圆柱形,微扁,长6~10厘米,两侧稍隆起,边沿棕黄色,中央有紫褐色长而宽的带,自尖端伸至他端,并有多列因横隔突出而形成的横凸纹;表面粗糙,具白色小点和稀疏的细毛。基部带有长的果柄。果皮内面有纵向并列的棕色隔膜。种子多数,卵形而扁,一端稍尖,直径3~4毫米,扁平,顶端具斜生黑色条状的种脐,两面四周暗绿色,中央有褐色椭圆形斑点,刚成熟时四周有白色细网纹,贮藏后渐脱落而平滑。质地坚硬。味香,富粘液。以荚果长大、干燥、不破碎、种子不脱落、无果柄者为佳。 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西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
种子含大黄素甲醚的匀二蒽酮,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种子油含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烷酸;非皂化部分中还含谷甾醇。尚含毒蛋白、挥发油。果皮中含芹菜素的碳键黄酮甙。
【药理作用】
种子有致泻作用,与含大黄素有关;并有明显的毒性,与含毒蛋白有关,但因具有抗原性质,狗可得到免疫。小鼠、大鼠、马喂饲种子或注射苯提取物均表现毒性。其他作用参见"望江南"条。
【炮制】
除去果柄,拣净杂质,切成小段;或搓去果壳,将种子晒干。
【性味】
甘苦,凉,有毒。 ①《现代实用中药》:"苦,平,无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苦,微寒,无毒。" ③《广西中药志》:"味微甘苦,性平。" ④《福建中草药》:"甘辛,凉。"
【功用主治】
清肝明目,健胃,通便,解毒。治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胃痛,腹痛,痢疾,便秘。 ①《纲目拾遗》:"治疔、痈。" ②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健胃,利尿,解热,补血,止痢。" ③《现代实用中药》:"健胃整肠。治下痢腹痛,慢性便秘,头胀。" ④《福建民间草药》:"益肝,明目。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 ⑤《江西中药》:"治胃痛,消化不良。" ⑥《药材学》:"治哮喘。种子炒后治疟。" ⑦《广西中药志》:"清肝,明目,治头晕。"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3钱;研末,0.5~1钱。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
①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或视物不明:羊角豆子五钱至一两,冰糖一两,酌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疟疾:望江南子炒后研末,每次服二至三钱,日二次。(《福建中草药》) ③治高血压:望江南子炒焦研末,每次一钱,砂糖酌量,冲开水代茶常服。(《福建中草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