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tionality
阿根廷性格
2) Argentina
阿根廷
1.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Argentina;
针灸在阿根廷的发展概况
2.
Assessing the Pegged Exchange Rates from Argentina s Financial Crisis;
从阿根廷金融危机分析“钉住汇率制”的利弊
3.
A methodology for indirect estimation of the Myocastor coypus abundance at an urban wetland in Argentina;
一种间接估计阿根廷城市湿地海狸鼠多度的方法(英文)
3) Huag Village
胡阿根村
1.
Based on the survey of Kazak economic production remodeling in Huag Village, this paper examines Kazak economic remodel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s of livestock, agriculture and diversified businesses.
本文以胡阿根村哈萨克族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调查资料为依据,从牧业、农业、多种经营三个方面看哈萨克族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
4) Sep ia iuex argentinus
阿根廷鱿鱼
1.
This paper focuse on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ep ia iuex argentinus.
本文对阿根廷鱿鱼主要生化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
5) the Argentine literature
阿根廷文学
6) Argentine agriculture
阿根廷农业
1.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that have made the third choice in the course of industrialization,Peronism has exerted a prolong influence on Argentine industrialization,and at the same period,Argentine agriculture has undergone a painful procedure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作为工业化道路中第三种道路的代表之一,庇隆主义对阿根廷工业化道路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在庇隆主义的影响下,阿根廷农业也经历了一个阵痛的过程。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阿根廷历史
阿根廷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阿根廷原文Argen-tina,系由拉丁文Argentum(意为"白银")转化而来。面积277.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33万(1984),其中白种人占97%,多为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移民后裔,印第安人占 2.5%。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90%以上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的居民信奉犹太教。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印第安人时期 西班牙人入侵以前,阿根廷居住着约30万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东北部林区、拉普拉塔河流域、潘帕斯平原、巴塔哥尼亚及火地岛等地。大部分印第安部族处于原始公社阶段;少数部族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在玉米、马铃薯、烟草等的种植,石砌住房、灌溉系统、道路桥梁的修建以及弓箭、戈矛、陶器的制造和纺织诸方面,已经具有一定水平。
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分两路侵入阿根廷。一路从大西洋侵入拉普拉塔河地区。1527年由S.卡波特率领的西班牙考察队在巴拉那河罗萨里奥附近的圣斯皮里图斯建立第一个西班牙殖民据点。1536年 2月,A.de门多萨率领的另一支西班牙远征队到达拉普拉塔河地区,建立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阿根廷遂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4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城被起而反抗的印第安人焚毁。1580年西班牙在亚松森的统治者J.de加拉伊重建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将该地划归亚松森管辖。另一路从智利侵入阿根廷西北部地区,并将这部分土地划归智利都督区管辖。到16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已征服阿根廷中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地区。1776年,殖民者设置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首府的拉普拉塔总督辖区。
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实行极其野蛮的大屠杀,把封建奴役性的"监护制"和"米塔制"强加在印第安人头上,激起印第安人多次起义。17世纪初,阿根廷农业和畜牧业开始有一定发展。到18世纪末,阿根廷畜牧业取得很大发展,皮货、腌肉和油脂出口显著增长,并出现了纺织业和造船业。
独立运动 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不断引起印第安人的反抗。土生白人由于受到宗主国的歧视,尤其深受宗主国贸易垄断政策之害,分离行动也日益加剧。18世纪末叶,法国大革命和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以及导致这些历史事件的政治、经济思潮的传播,促进了阿根廷独立运动的发展。1806和1807年,英国军队两次入侵拉普拉塔地区,均遭失败。抗英斗争的胜利,鼓舞并推动了拉普拉塔地区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见拉普拉塔人民抗英斗争)
1808年拿破仑一世入侵西班牙,这成为阿根廷人民争取独立的良好时机。1810年 5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在革命领袖M.莫雷诺和M.贝尔格拉诺等人领导下发动革命,成立拉普拉塔临时政府,史称"五月革命"。(见阿根廷五月革命)
五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西班牙调集殖民军向拉普拉塔爱国军民反扑。1812年 9月24日,贝尔格拉诺率领北方军在图库曼城下击败殖民军。1813年2月3日,J.de圣马丁指挥的骑兵团在圣洛伦索战役中击败殖民军对拉普拉塔地区爱国军的进攻。1816年7月9日,爱国者在图库曼召开国民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拉普拉塔联合省独立。
内部纷争和国家统一 拉普拉塔联合省独立后,地主资产阶级政权内部产生严重的政治分歧,集权派和联邦派的斗争日益激化。集权派反映沿海和沿河地区自由派地主和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力图扩大国内外市场,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体,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联邦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和各省军阀利益,主张建立联邦制政府,各省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1820年,集权派和联邦派的斗争达到高峰。此后,阿根廷政局动荡,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和内战状态,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1825~1828年与巴西进行争夺乌拉圭的战争(见乌拉圭战争)。
1826年2月7日,B.里瓦达维亚被选为拉普拉塔联合省第一任总统,并致力于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1826年12月24日,议会通过促进国家统一、反映集权派主张的宪法,但遭到联邦派的激烈反对。1827年6月28日,里瓦达维亚被迫辞职。
1829年12月,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武装部队司令J.M.de罗萨斯在联邦派支持下担任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省长。1833~1834年,罗萨斯发动讨伐南部印第安人的"荒漠远征"。1835年强迫省立法会议授予他"无限权力",建立了阿根廷历史上最残酷的独裁统治。他依靠大地主和教会反动势力,镇压一切反对派,屠杀印第安人;对外则对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进行一系列战争,并引进大量英国资本。1852年2月3日,罗萨斯政权被联邦派J.J.de乌尔基萨所推翻。
1852年,乌尔基萨主持召开圣菲制宪会议。1853年5月1日,制宪会议公布阿根廷国家宪法。1854年2月13日,他被选为阿根廷邦联总统,不久把首都迁往巴拉那。布宜诺斯艾利斯集权派拒不承认巴拉那政权,于是阿根廷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861年,集权派首领B.米特雷率军打败乌尔基萨。次年,米特雷当选为总统,宣布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临时首都,阿根廷正式成为统一国家。1865~1870年,阿根廷与巴西、乌拉圭 3国联盟,进行反对巴拉圭的战争(见巴拉圭战争)。
1868年D.F.萨米恩托当选总统。他致力于全国团结,既主张建立中央集权政府,也尊重各省自治,并鼓励外国移民迁入阿根廷。在他执政 6年中移民达30万人,这对阿根廷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萨米恩托政府努力发展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并大力发展科学和文化教育事业。1874年,N.de阿韦利亚内达当选总统。1880年 9月,议会通过法案,把布宜诺斯艾利斯定为共和国永久首都。
统一后政治经济的发展(1880~1945) 1880年以后,阿根廷政局渐趋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最先发展起来的是畜牧业和农业,牛、羊饲养量激增;19世纪70年代中期停止进口小麦,开始向欧洲输出小麦和玉米。与此同时,肉类冷藏、纺织、制革等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事业也随之发展,而外国资本特别是英国资本则大量渗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迅速发展。1891年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激进公民联盟(见阿根廷激进公民联盟)。1896年成立社会党。1918年成立国际社会党,1920年改名为阿根廷共产党。
1916年,激进公民联盟领袖H.伊里戈延当选总统。他力求巩固资产阶级法制,广泛利用宪法中关于干预各省事务的条款,制止某些省份破坏国家法律的行径,并进行大学改革,限制天主教会的特权。伊里戈延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放松对阿根廷控制的时机,鼓励发展民族经济。他执政期间,纺织、水泥、电力、冶金、石油开采等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小麦和肉类输出量大为增加。另一方面,他对工人罢工实行镇压,造成1919年1月"悲惨的一周"流血事件。1930年9月6日,J.F.乌里武鲁发动政变,推翻伊里戈延政府,建立军事独裁政权,执行亲法西斯政策。乌里武鲁(1930~1932在任)和他的继任者A.P.胡斯托(1932~1938在任)、R.奥尔蒂斯(1938~1940在任)、R.S.卡斯蒂略(1940~1943在任)统治期间,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形势不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根廷军事独裁政权保持中立,但同情轴心国,并给其物质等方面的支持,阿根廷遂成为纳粹分子在美洲最大的基地之一。阿根廷利用其中立地位同交战双方进行贸易,促进了畜牧业、农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39年的45%增加到1945年的52%。1945年3月27日,在纳粹德国崩溃已成定局的情况下,阿根廷才对德、日宣战。1943年6月4日,"联合军官团"发动政变,取得政权。1944年初,以J.D.庇隆为首的"上校集团"取代"联合军官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阿根廷 1947年,庇隆成立统一革命党,后改称正义党(见阿根廷正义党)。庇隆提出"政治主权、经济独立、社会正义"的口号,赢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1946和1951年庇隆两次当选总统。执政期间,对内实行一党专政,采取增加工人工资和福利等措施,并将部分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发展民族经济。在对外政策方面,他奉行与帝国主义和共产主义保持等距离的所谓第三立场,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1955年9月,庇隆政府被右翼军人E.洛纳迪发动政变推翻。经过洛纳迪(1955)和P.E.阿兰布鲁(1955~1958)两届军人临时政府执政,1958年2月不妥协激进公民联盟主席A.弗朗迪西当选总统。1962年 3月,军人发动政变,解除了弗朗迪西的总统职务。此后,阿根廷政变频繁,军人、文人轮番执政。1972年 2月19日,阿根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73年 3月正义党在大选中获胜,H.J.坎波拉就任总统。同年6月,庇隆流亡18年后回国(见彩图),9月再次举行大选,庇隆和其夫人M.E.M.de庇隆分别当选总统、副总统。
庇隆第三次执政期间国内局势异常复杂,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尖锐化。他提出的"团结、和解、复兴国家"的口号未能成为现实。1974年 7月他病逝后,副总统庇隆夫人根据宪法继任总统。全国处于严重混乱之中,正义党内部进一步分裂,经济遇到严重困难。1976年 3月24日,以陆军司令J.R.魏地拉为首的军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庇隆夫人的政府,由海陆空三军司令组成军人执政委员会掌权,魏地拉任军政府总统。军人执政委员会全力清剿游击队,镇压各种反政府活动。阿根廷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政府屡易总统。
1982年 4月,阿根廷与英国之间爆发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阿根廷战败后,各界人民要求恢复宪政运动日益高涨,军人执政委员会于1983年10月30日举行大选。结果,激进公民联盟主席R.阿方辛当选总统,结束了历时7年多的军事独裁统治。阿方辛执政后,对内广泛开放民主,鼓励发展经济;对外把发展与拉美国家关系放在首位,促进拉美一体化与相互合作。
参考书目
Russell H. Fitzgibbon, ed., Argentina; a Chronology and Fact Book, 1516-1973, Oceans Publications,NewYork,1974.
David Rock,Argentina, 1516-1982;from Spanish Colonization to the Falklands War,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y,1985.
印第安人时期 西班牙人入侵以前,阿根廷居住着约30万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东北部林区、拉普拉塔河流域、潘帕斯平原、巴塔哥尼亚及火地岛等地。大部分印第安部族处于原始公社阶段;少数部族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在玉米、马铃薯、烟草等的种植,石砌住房、灌溉系统、道路桥梁的修建以及弓箭、戈矛、陶器的制造和纺织诸方面,已经具有一定水平。
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分两路侵入阿根廷。一路从大西洋侵入拉普拉塔河地区。1527年由S.卡波特率领的西班牙考察队在巴拉那河罗萨里奥附近的圣斯皮里图斯建立第一个西班牙殖民据点。1536年 2月,A.de门多萨率领的另一支西班牙远征队到达拉普拉塔河地区,建立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阿根廷遂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4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城被起而反抗的印第安人焚毁。1580年西班牙在亚松森的统治者J.de加拉伊重建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将该地划归亚松森管辖。另一路从智利侵入阿根廷西北部地区,并将这部分土地划归智利都督区管辖。到16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已征服阿根廷中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地区。1776年,殖民者设置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首府的拉普拉塔总督辖区。
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实行极其野蛮的大屠杀,把封建奴役性的"监护制"和"米塔制"强加在印第安人头上,激起印第安人多次起义。17世纪初,阿根廷农业和畜牧业开始有一定发展。到18世纪末,阿根廷畜牧业取得很大发展,皮货、腌肉和油脂出口显著增长,并出现了纺织业和造船业。
独立运动 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不断引起印第安人的反抗。土生白人由于受到宗主国的歧视,尤其深受宗主国贸易垄断政策之害,分离行动也日益加剧。18世纪末叶,法国大革命和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以及导致这些历史事件的政治、经济思潮的传播,促进了阿根廷独立运动的发展。1806和1807年,英国军队两次入侵拉普拉塔地区,均遭失败。抗英斗争的胜利,鼓舞并推动了拉普拉塔地区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见拉普拉塔人民抗英斗争)
1808年拿破仑一世入侵西班牙,这成为阿根廷人民争取独立的良好时机。1810年 5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在革命领袖M.莫雷诺和M.贝尔格拉诺等人领导下发动革命,成立拉普拉塔临时政府,史称"五月革命"。(见阿根廷五月革命)
五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西班牙调集殖民军向拉普拉塔爱国军民反扑。1812年 9月24日,贝尔格拉诺率领北方军在图库曼城下击败殖民军。1813年2月3日,J.de圣马丁指挥的骑兵团在圣洛伦索战役中击败殖民军对拉普拉塔地区爱国军的进攻。1816年7月9日,爱国者在图库曼召开国民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拉普拉塔联合省独立。
内部纷争和国家统一 拉普拉塔联合省独立后,地主资产阶级政权内部产生严重的政治分歧,集权派和联邦派的斗争日益激化。集权派反映沿海和沿河地区自由派地主和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力图扩大国内外市场,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体,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联邦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和各省军阀利益,主张建立联邦制政府,各省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1820年,集权派和联邦派的斗争达到高峰。此后,阿根廷政局动荡,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和内战状态,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1825~1828年与巴西进行争夺乌拉圭的战争(见乌拉圭战争)。
1826年2月7日,B.里瓦达维亚被选为拉普拉塔联合省第一任总统,并致力于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1826年12月24日,议会通过促进国家统一、反映集权派主张的宪法,但遭到联邦派的激烈反对。1827年6月28日,里瓦达维亚被迫辞职。
1829年12月,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武装部队司令J.M.de罗萨斯在联邦派支持下担任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省长。1833~1834年,罗萨斯发动讨伐南部印第安人的"荒漠远征"。1835年强迫省立法会议授予他"无限权力",建立了阿根廷历史上最残酷的独裁统治。他依靠大地主和教会反动势力,镇压一切反对派,屠杀印第安人;对外则对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进行一系列战争,并引进大量英国资本。1852年2月3日,罗萨斯政权被联邦派J.J.de乌尔基萨所推翻。
1852年,乌尔基萨主持召开圣菲制宪会议。1853年5月1日,制宪会议公布阿根廷国家宪法。1854年2月13日,他被选为阿根廷邦联总统,不久把首都迁往巴拉那。布宜诺斯艾利斯集权派拒不承认巴拉那政权,于是阿根廷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861年,集权派首领B.米特雷率军打败乌尔基萨。次年,米特雷当选为总统,宣布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临时首都,阿根廷正式成为统一国家。1865~1870年,阿根廷与巴西、乌拉圭 3国联盟,进行反对巴拉圭的战争(见巴拉圭战争)。
1868年D.F.萨米恩托当选总统。他致力于全国团结,既主张建立中央集权政府,也尊重各省自治,并鼓励外国移民迁入阿根廷。在他执政 6年中移民达30万人,这对阿根廷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萨米恩托政府努力发展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并大力发展科学和文化教育事业。1874年,N.de阿韦利亚内达当选总统。1880年 9月,议会通过法案,把布宜诺斯艾利斯定为共和国永久首都。
统一后政治经济的发展(1880~1945) 1880年以后,阿根廷政局渐趋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最先发展起来的是畜牧业和农业,牛、羊饲养量激增;19世纪70年代中期停止进口小麦,开始向欧洲输出小麦和玉米。与此同时,肉类冷藏、纺织、制革等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事业也随之发展,而外国资本特别是英国资本则大量渗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迅速发展。1891年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激进公民联盟(见阿根廷激进公民联盟)。1896年成立社会党。1918年成立国际社会党,1920年改名为阿根廷共产党。
1916年,激进公民联盟领袖H.伊里戈延当选总统。他力求巩固资产阶级法制,广泛利用宪法中关于干预各省事务的条款,制止某些省份破坏国家法律的行径,并进行大学改革,限制天主教会的特权。伊里戈延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放松对阿根廷控制的时机,鼓励发展民族经济。他执政期间,纺织、水泥、电力、冶金、石油开采等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小麦和肉类输出量大为增加。另一方面,他对工人罢工实行镇压,造成1919年1月"悲惨的一周"流血事件。1930年9月6日,J.F.乌里武鲁发动政变,推翻伊里戈延政府,建立军事独裁政权,执行亲法西斯政策。乌里武鲁(1930~1932在任)和他的继任者A.P.胡斯托(1932~1938在任)、R.奥尔蒂斯(1938~1940在任)、R.S.卡斯蒂略(1940~1943在任)统治期间,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形势不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根廷军事独裁政权保持中立,但同情轴心国,并给其物质等方面的支持,阿根廷遂成为纳粹分子在美洲最大的基地之一。阿根廷利用其中立地位同交战双方进行贸易,促进了畜牧业、农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39年的45%增加到1945年的52%。1945年3月27日,在纳粹德国崩溃已成定局的情况下,阿根廷才对德、日宣战。1943年6月4日,"联合军官团"发动政变,取得政权。1944年初,以J.D.庇隆为首的"上校集团"取代"联合军官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阿根廷 1947年,庇隆成立统一革命党,后改称正义党(见阿根廷正义党)。庇隆提出"政治主权、经济独立、社会正义"的口号,赢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1946和1951年庇隆两次当选总统。执政期间,对内实行一党专政,采取增加工人工资和福利等措施,并将部分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发展民族经济。在对外政策方面,他奉行与帝国主义和共产主义保持等距离的所谓第三立场,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1955年9月,庇隆政府被右翼军人E.洛纳迪发动政变推翻。经过洛纳迪(1955)和P.E.阿兰布鲁(1955~1958)两届军人临时政府执政,1958年2月不妥协激进公民联盟主席A.弗朗迪西当选总统。1962年 3月,军人发动政变,解除了弗朗迪西的总统职务。此后,阿根廷政变频繁,军人、文人轮番执政。1972年 2月19日,阿根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73年 3月正义党在大选中获胜,H.J.坎波拉就任总统。同年6月,庇隆流亡18年后回国(见彩图),9月再次举行大选,庇隆和其夫人M.E.M.de庇隆分别当选总统、副总统。
庇隆第三次执政期间国内局势异常复杂,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尖锐化。他提出的"团结、和解、复兴国家"的口号未能成为现实。1974年 7月他病逝后,副总统庇隆夫人根据宪法继任总统。全国处于严重混乱之中,正义党内部进一步分裂,经济遇到严重困难。1976年 3月24日,以陆军司令J.R.魏地拉为首的军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庇隆夫人的政府,由海陆空三军司令组成军人执政委员会掌权,魏地拉任军政府总统。军人执政委员会全力清剿游击队,镇压各种反政府活动。阿根廷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政府屡易总统。
1982年 4月,阿根廷与英国之间爆发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阿根廷战败后,各界人民要求恢复宪政运动日益高涨,军人执政委员会于1983年10月30日举行大选。结果,激进公民联盟主席R.阿方辛当选总统,结束了历时7年多的军事独裁统治。阿方辛执政后,对内广泛开放民主,鼓励发展经济;对外把发展与拉美国家关系放在首位,促进拉美一体化与相互合作。
参考书目
Russell H. Fitzgibbon, ed., Argentina; a Chronology and Fact Book, 1516-1973, Oceans Publications,NewYork,1974.
David Rock,Argentina, 1516-1982;from Spanish Colonization to the Falklands War,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y,1985.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