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新帝国主义论
1)  Neo-imperialism Theory
新帝国主义论
1.
Neo-imperialism Theory and Its Theoretical Defectiveness;
新帝国主义论及其理论缺失
2.
The fundamental contents and background of the "Neo-imperialism theory";
新帝国主义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产生背景
2)  neo-imperialism
新帝国主义
1.
Neo-imperialism: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Angles of Analyses;
新帝国主义:历时与共时的视角
3)  imperialism theory
帝国主义论
1.
Tradional viewpoint of "five characteristics" cannot reflect the intrinsic structure of Lenin s imperialism theory.
传统的"五大特征论"不能反映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具体结构。
4)  Ultra-imperialism Theory
超帝国主义论
1.
"Ultra-imperialism Theory" of Kautsky and Its Contemporary Inspiration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及其当代启示
5)  imperialism [英][ɪm'pɪəriəlɪzəm]  [美][ɪm'pɪrɪə'lɪzəm]
帝国主义
1.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Debates over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in the Intellectual Circle in the 1930s;
“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20世纪30年代知识界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论争
2.
The fundamental contents and background of the "Neo-imperialism theory";
新帝国主义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产生背景
6)  The theory of neo-empire
新帝国论
1.
The dissertation is intended to discuss and criticiz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theory of neo-empire in the current U.
本文旨在对当代美国外交中的“新帝国论”的理论脉络和现实实践进行总体评介。
补充资料:帝国主义论
      有关现代帝国主义的理论。帝国主义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专指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即垄断资本主义,亦称现代资本主义;二是泛指一个国家对别国进行侵略、掠夺、控制或统治的扩张政策。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用"帝国主义"这一概念来说明时代的学者愈来愈多。英国经济学家J.A.霍布森首先从经济和政治方面对帝国主义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批判。他在《帝国主义》一书中指出现代帝国主义的两个历史特点:①几个帝国主义的竞争;②金融家控制着商人。他还揭露了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但霍布森把帝国主义只看作是工业巨头力图用寻找国外市场和外国投资的办法来为自己剩余财富的洪流扩大河道的一种政策。他把帝国主义向外扩张的原因只归结于分配的不合理而引起的"消费不足"和"储蓄过度",并寄希望于社会改良来治疗这一弊病。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家R.希法亭在《金融资本》(1910)一书中指出,金融资本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新阶段"的最重要的现象,并作了极有价值的理论分析。但他认为金融资本就是由银行支配、由工业家运用的资本,片面夸大银行和流通的作用,忽视了生产集中造成垄断是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抹煞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寄生性与腐朽性。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K.考茨基在《帝国主义》(1914)一书中把帝国主义定义为"每个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力图愈来愈多地吞并或征服农业区域"而采取的一种政策。他认为资本主义可能进入"以实行国际联合的金融资本主义共同剥削世界"的超帝国主义的新阶段。考茨基把帝国主义理解为资本主义的一种政策,同它在经济上的垄断割裂开来,从而掩饰了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矛盾。
  
  
  
  俄国布尔什维克理论家Н.И.布哈林1915年在《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中,分析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的发展、金融资本的形成及在国外的争夺,世界经济和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他批评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一些论点。В.И.列宁在为这本书写的序言中肯定它的科学意义在于"他考察了世界经济中有关帝国主义的基本事实,他把帝国主义看成一个整体,看成极其发达的资本主义的一定的发展阶段"。但布哈林没有揭示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向,存在着"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的错误倾向,在具体分析各种实际问题时走上了错误的方向。
  
  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了有关帝国主义的许多著作与大量资料,吸收了前人对帝国主义研究中的科学部分,批判了资产阶级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各种错误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出现的新情况。特别是根据20世纪初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国际相互关系上的总情况,在1916年写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创立了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列宁从生产的内部条件出发,阐明了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与历史地位。他首先分析了帝国主义经济的5个基本特征:①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②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形成金融资本;③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这些特征表明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这是帝国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特征,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列宁给帝国主义下了科学的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在政治上力图施用暴力和实行反动。它的特点恰好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加紧推行兼并政策;不只是力图兼并农业地区,甚至力图兼并工业发达的区域。"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这些特点决定帝国主义不只是一种政策或倾向,而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即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列宁指出,垄断引起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资产阶级食利阶层的增加和食利国的形成;资产阶级利用垄断高额利润收买无产阶级上层形成工人贵族,从而培植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腐朽性还表现为政治上走向反动与意识形态和文化生活方面的腐朽堕落。另一方面垄断与竞争并存,新兴的帝国主义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自己的经济跳跃式发展,迅速赶超老牌的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大大加剧,从而引起帝国主义各国的实力变化,新兴的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与势力范围,这就导致帝国主义战争的不可避免。战争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加速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并促使革命时机成熟。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列宁还指出:帝国主义的腐朽趋势并不排除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而是这种发展更不平衡了。资产阶级还会用人为的办法来拖延,甚至"可能在腐烂的状态中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但最终是必然要灭亡的。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新发展,根据这一理论,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胜利的新结论,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也为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的一些重要论点已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所证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帝国主义的力量已经削弱,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出现了新殖民主义与超级大国的争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了许多改良主义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它还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与协调等;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50~60年代有了较大的发展,说明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但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存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将长期竞争共处,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