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天马战争
1)  Big-Yuan War
天马战争
1.
The Cause of Two Big-Yuan Wars and Their Influence to the Rule of West Region by Western Han;
两次“天马战争”的原因及对西汉经营西域的影响
2)  Malvinas Islands War
马岛战争
1.
The Apocalypse of Transportation Support of the British Army in the Malvinas Islands War;
马岛战争中英军交通运输保障与启示
2.
Reagan Administration and Malvinas Islands War;
里根政府与英阿马岛战争
3)  punic wars
罗马战争
4)  Falklands War
马岛战争
1.
In 1982,the UK-Argentina Falklands war has provided the case in this domain that is worthy studying.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在这个领域为世人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
5)  Tianbao Battle
天宝战争
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anzhao Dehua Inscription and Tang Poetry for Tianbao Battle;
《南诒德化碑》和唐代天宝战争诗研究
6)  Macedonian Wars
马其顿战争
补充资料:英国—马拉塔战争


英国—马拉塔战争
Anglo-Maratha Wars

  Yingguo一Malata Zhanzheng英国一马拉塔战争(A ngl。一MarathaWars)1775一1818年,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马拉塔联盟的三次战争。又称马拉塔战争。18世纪初,马拉塔国家分裂为五个半独立的封建王国。各王国为争夺联盟统治权,不断发生争斗。英国殖民者乘机插手马拉塔内政,多次挑起战争。 第一次战争(1775一1782) 1775年2月,英殖民军侵人马拉塔,战争爆发。5月,英军在阿拉斯平原击败马拉塔军队后,双方和谈,未果。1779年1月,英远征军3 000余人在瓦德加恩陷人马拉塔军队包围,被迫乞和。同年,马拉塔与迈索尔结盟共同抗英。英军利用马拉塔内部矛盾,于1780年2月攻占艾哈迈达巴德,8月攻占瓜廖尔,迫使瓜廖尔王国统治者D .R.辛迪亚于1782年5月签订《萨尔拜条约》,割让萨莱特岛,并退出马迈同盟。随后,英国集中力量征服迈索尔(见英国一迈索尔战争)。第二次战争(1803一1805)1799年迈索尔被征服后,马拉塔成为英国在中、南印扩张的最大障碍。1802年12月,英国诱使马拉塔佩什瓦(首相)巴吉·拉奥二世签订《伯塞恩条约》,严重损害马拉塔主权。因遭各王公反对,战争再次爆发。1803年8月,英军3.4万人从北、南两路侵入马拉塔,瓜廖尔和那格浦尔军队奋起抵抗。9月3日,北路英军攻占阿里格尔,强渡朱木拿河,16日占领德里和阿格拉。辛迪亚派援军……鑫锻缈 英军在阿瑟那之战中北上,H月1日在拉斯瓦里被英军击溃,损失7 000人。南路英军于同年9月在阿瑟耶、H月在阿尔冈等地击败瓜廖尔、那格浦尔联军。12月,瓜廖尔和那格浦尔的统治者被迫割地求和。1 804年,英军全力进攻印多尔王国。该王国统治者J.R.霍尔卡尔开展游击战,8月在穆昆多拉隘口打败英军1.2万人,10月包围德里。11月13日,英军攻占迪格要塞,歼灭印多尔军队24个步兵营。1806年1月,霍尔卡尔被迫同英国签订丧权割地的和约。 第三次战争(1817一1818)1817年,英军(12万人、火炮300门)组成南北两个兵团,发动全面进攻。巴吉·拉奥二世率军2.7万人迎战,连连受挫,1818年6月被迫投降。其他王公或不战而降,或稍作抵抗便放下武器。至此,马拉塔联盟彻底瓦解,英国完成了对中印和西印的征服。 马拉塔抗英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连绵不断的内战消耗了力量;放弃游击战术,与英军打阵地战等。(郑家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