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隋墓
1)  tomb of the Sui Dynasty
隋墓
2)  the Gaves of Sui and Tang
隋唐墓葬
3)  inscription of Yu Hong
隋虞弘墓志
4)  Xi'an Sui-Tangmu
西安隋唐墓
5)  A Research on Tombs of Sui-Tang Dynasties in Chaoyang Region
朝阳隋唐墓葬研究
6)  Sui dynasty
1.
Mr Lan Yong holds that the seat of Kaibian County local government in Sui dynasty is near today s Kongtan Town in Yibin,Sichuan Province,while the seat of Kaibian County local government in Sui dynasty is in today s Shuifu County,Yunnan.
蓝勇先生认为隋代开边县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孔滩镇一带,唐代开边县治所在今云南水富县县城,与史实不符。
2.
The outbreak of the Yanmen Incident is an important events in history of Sui Dynasty relations with the Turkestan in The Daye 11th year of Sui Dynasty(615).
大业十一(615)年爆发的雁门事变是隋与突厥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
补充资料:西安隋唐墓
      西安为隋唐两代都城的所在地,遗留有大量隋唐墓葬。分布在渭河南北。渭河以北主要是唐代诸陵及其陪葬墓,渭河以南多为中、下级官吏和一般平民的墓葬。西安东郊的韩森寨、郭家滩、高楼村和西郊的土门、枣园一带,可能是当时主要的墓葬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等单位,在西安地区发掘清理了2000多座隋唐墓葬,其中有墓志的达数百座。
  
  唐代的帝陵和"号墓为陵"的陪葬墓,在地面上有陵园建筑,其坟丘作覆斗形,一般陪葬墓和大型墓的坟丘则多作圆锥形。帝陵和陪葬墓有石人、石兽、石碑和华表等石刻。帝陵尚未进行发掘。其他墓葬除个别为竖穴墓外,绝大多数是洞室墓,都有墓室和墓道,部分墓在墓室和墓道之间有甬道。大型墓往往开凿天井和壁龛。墓室有土洞和砖室两种。土洞墓的墓主一般为平民或下级官吏,砖室墓则属高级官吏和皇室成员,太子和部分公主、王公的墓葬有前后两个墓室。较大型的墓,都绘有壁画。这时期的墓葬随葬品丰富,它们是研究当时各种手工业和工艺美术发展情况的重要实物资料。
  
  分期与年代  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类型的演变和纪年墓志,隋唐墓葬可分为3期。第一期为隋至初唐,年代为6世纪晚期至7世纪晚期;第二期为盛唐时期,即7世纪晚期至8世纪中叶;第三期为中、晚唐时期,年代为8世纪中叶至10世纪初期。
  
  墓葬形制  有土洞墓和砖室墓,较大型的墓,墓内均有壁画。
  
  墓室  土洞墓的形制先后有明显的变化。第一期的墓葬,墓室平面多作方形或长方形。部分早期墓的墓室为东西宽、南北窄的横室,人骨架横陈于墓室中部或北部,头多向西,墓道在墓室南壁中部或略偏西。墓室作方形或长方形者,人骨架多在墓室西部,墓道多位于墓室南壁中部或稍微偏东。墓道多数为斜坡式,少数作竖井式或阶梯式。第二、第三期和第一期的主要不同点是横室墓已消失,长方形墓室逐渐增多,人骨架都在墓室的西部,墓道位于墓室南壁偏东处。砖室墓从初唐到晚唐变化不大。墓室平面作方形或近似方形,四周多为中部略向外凸或稍向外张而呈弧形。墓室顶部多为穹窿顶,少数为四角攒尖顶。棺床设在墓室西部,用砖或石板铺砌而成。墓室南接甬道,甬道偏于墓室东壁。甬道之南为墓道。双室墓的前室和后室,形状基本相同,都作方形或近似方形。前、后室之间有甬道相通,前室南壁的甬道与墓道相接。
  
  天井和壁龛  大型的隋唐墓在墓道和甬道上开凿天井和壁龛。第一期墓葬中,隋墓一品官的天井多达7个,而壁龛却较少;初唐时期一、二品官的天井最多为5个,而壁龛则有的多达10个。第二期墓葬中,天井和壁龛以"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为最多,7个天井,8个壁龛。至于一、二品官的墓,天井在5个以上的只占少数,壁龛最多不超过6个。从第二期以后,天井和壁龛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第三期的墓葬,由于墓道缩短,流行竖井式墓道,天井、壁龛逐渐消失。
  
  棺椁  一般为木质,有些木棺髹漆或加饰鎏金铜帽钉。贵族官僚有的用石棺、石椁。 隋开皇二年(582)李和墓的石棺,表面雕刻人物、四神、禽兽和花卉等纹饰,其中以联珠组成边圈的圆形兽头图案颇具波斯风格。隋贵族少女李静训墓的石棺,雕成精致的九脊殿堂形式(歇山式),外壁用阴线刻出人物、龙凤、卷草等花纹,内壁绘有壁画。唐皇室成员和一些大臣的墓,往往使用石椁。石椁多数为庑殿式顶,个别为歇山式顶,椁壁雕刻人物、鸟兽、门窗、花草等纹饰。
  
  壁画  较大的墓葬一般绘有壁画,三品官以上的大墓,壁画的内容更丰富。根据壁画布局和内容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约为6世纪晚期至7世纪前期,布局与内容沿袭北朝的旧制,墓道、天井和墓室3部分的画面分为上下两栏,全部壁画以最后一个天井为界分成前后两个单元,前面单元主要是描绘墓主人外出游猎的场面,后面单元主要是描写墓主人的内宅生活及附属建筑物等。第二、第三阶段,约为7世纪中期至 8世纪前期,是唐代壁画特征开始出现和形成的时期,壁画都是单栏形式,全墓壁画的布局趋向一元化。内容除各种出行仪卫外,出现了影作的仿木结构,配合以男女侍从,突出了墓葬宅院化的特点。第三阶段游乐内容增多,其中有些题材还表现出受中亚的影响。第四阶段,约为8世纪中期至9世纪之初,墓道壁画趋向衰落,墓室壁画流行墓主人像和折扇式人物屏风画。第五阶段,约为 9世纪初至10世纪初,是第四阶段壁画的简化,屏风画的内容以云鹤、翎毛取代了人物。以上第一至第三阶段相当于第一、第二期墓葬,第四、第五阶段相当于第三期墓葬。
  
  随葬品  随葬品种类很多,计有陶俑、陶器、釉陶和瓷器、三彩器、铜铁器、金银器、玉石器、骨蚌器、玻璃器、漆器、钱币以及墓志等类。
  
  陶俑  为随葬品中时代特征较明显的器物。不同时期的陶俑,在种类和造型风格上都具有各自的特点。第一期墓葬的陶俑,造型呆板,有些还具有北朝遗风。镇墓兽的恐怖气氛逐渐增强,人面镇墓兽和兽面镇墓兽有明显的区别。武士俑由持盾演变为不持盾,形体由矮小到比较高大,造型由笨拙到比较生动威武。早期的仪仗俑群以牛车为中心。男俑的冠帽主要有小冠、笼冠、风帽、幞头等类,女俑的主要特征是梳宽而低的发髻。第二期的陶俑,形象生动,装饰华丽,尤其是三彩陶俑,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镇墓兽的恐怖气氛更加浓厚,人面和兽面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弱,部分镇墓兽脚下踏怪兽。武士俑逐步演变为天王俑,神态威武凶猛,脚下踏一怪兽或小鬼。男俑的小冠几乎绝迹,笼冠和风帽也相对减少,幞头则较前增多。女俑端庄丰腴,一反前期清瘦赢弱之态,具有鲜明的盛唐风格。陶俑的造型也较前多样化了,除了色彩艳丽的大型陶俑外,还出现了小型俑和仅存头、胸部的胸像俑。胸像俑的下半身可能是木质的,应是一种外著绢衣的陶、木合身俑。动物俑中出现形体高大的马和骆驼。第三期的陶俑,在种类上多为第二期的延续,但其造型风格趋于纤小繁缛,与盛唐气派迥然不同。镇墓兽脚下踩踏怪兽,人面、兽面难于区别。天王俑彩绘华丽,姿态也颇生动,践踏一个或两个小鬼,但形体矮小,气魄不大。女俑虽亦丰满,但显得臃肿。
  
  瓷器  隋唐墓中所出土的瓷器以青瓷为最多,白瓷次之,还有黑瓷、绞胎瓷等。隋墓有精致的白瓷。初唐墓所出的白瓷,釉色往往泛青。盛唐以后的白瓷,颜色纯正。第一期墓葬所出的瓷器,保留南北朝时期的一些特点,常见有四系罐、凤头壶、天鸡壶、龙柄壶等大型器物。乾封二年 (667)段伯阳墓中的印花贴花高足钵,造型和装饰都很别致,是一件难得的珍品。第二期大型器物逐渐减少,碗、盘、杯、盒、罐、唾盂等实用器物增多。第三期的器类,多数为第二期的延续,但造型更加丰富多采,有的墓出土成套的注子、盏、盏托等实用器。
  
  三彩器  唐墓中所出的唐三彩器,是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瓷。三彩器皿有碗、盘、碟、罐、杯、壶、釜、甑、扣盒、灯台等;三彩俑有镇墓俑、仪仗俑、僮仆俑、动物俑等;此外还有榻、枕、钱柜以及亭、屋、假山等模型。鲜于庭诲墓出土的三彩骆驼载乐俑,题材新颖,造型生动(见彩图)。以三彩器作为随葬品,始于初唐后期,而盛行于盛唐,前后大约有100年的时间,中唐以后,三彩器逐渐消失。
  
  
  铜镜  隋唐墓中出土的铜镜,形式多样,工艺水平高,时代特征也较明显。第一期墓葬所出的铜镜,多为圆形,但也偶见方形。早期盛行的纹饰有四兽、六兽、四神、十二生肖、团花等。7世纪中叶以后,流行葡萄、瑞兽、鸾鸟等花纹。第二期的铜镜,在造型和工艺技术方面都有重大的发展。除圆形和方形外,出现了菱花形和葵花形镜;采用了平脱、螺钿、鎏金、鎏银、捶金、捶银以及镶嵌绿松石等工艺。纹饰也更加新颖多样,新出现花纹有花鸟、人物、盘龙等。第三期除沿用前期的铜镜外,还流行亞字形镜和八卦、卐字等纹饰的铜镜,工艺渐趋粗劣。  外国钱币  在第一期墓葬中,发现波斯萨珊朝银币和东罗马金币;在第三期墓葬中,出土阿拉伯奥梅雅王朝所铸的金币。这些钱币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重要文物。
  
  墓志  贵族官僚的墓葬都有墓志,记载墓主郡望、家世、生平事迹和卒葬年月及葬地所在等。大量隋唐墓志的出土,给隋唐墓葬及其随葬品的分期断代以至隋唐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书目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郊区隋唐墓》,科学 出版社,196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长安城郊隋唐墓》,文物出版社,1980。
   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考古学报》1982年2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