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olitical system of former Soviet Union
苏俄政党体制
2) Party-government system
党政体制
1.
The dissertation takes the party-government system in earlier stages of Xunzheng as the object of study ,which is aimed at grasping the inherent features and regular patterns of party-government system and its' operating mechanism.
本论文把训政前期的党政体制这个中国政治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把握党政体制及其运作机制的本质特征和模式。
3) party system
政党体制
1.
The party system,party organization and the general theory of governance are three key aspects of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essence of contemporary parties.
政党体制、政党组织、执政方略是把握当代政党的三个关键方面。
2.
The first problem is the type concerning Singapore political party system and characteristics.
其适应性一是表现在它在现代化进程中同化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二是其一党为主的政党体制有一定的民主性。
3.
PPG, the representative and organizing structure of its party in the parliament, obviously functions a lot in linking the party to the parliament and connecting parliamentary system, party system and electoral system together.
同时,议会党团的类型随着一系列要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报括:一国的宪政体制、政党体制、政党自身情况(规模、意识形态、起源及其发展历程)等。
5) Russian Government
苏俄政府
1.
Russian Government s strategy in China and Jing-Han Railway Workers Strike;
苏俄政府在华策略与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6) Soviet Russian policy
苏俄政策
1.
Wilson Administration\'s Soviet Russian policy hold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American diplo-matic history.
威尔逊政府的苏俄政策在美国外交史占有重要地位。
补充资料:苏俄国内战争
苏俄国内战争 Soviet Russian CivilWar 苏维埃俄国各族人民粉碎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战争。 全面展开(1918年3月~1919年3月) 1918年春,德国军队利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占领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英、法、日、美等国则以防止德国入侵为借口,出兵占领了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高加索和里海以东的地区。顿河哥萨克统领、哥萨克白卫军军长P.N.克拉斯诺夫和白军南俄军司令A.I.邓尼金在顿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地区发动叛乱。对苏维埃政权威胁最大的是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叛乱。这个军团由战俘组成,约5万人,于1918年5~6月在伏尔加河中游、乌拉尔和西伯利亚一带掀起叛乱。在捷克军团支持下,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分别建立“立宪会议成员委员会”和“西伯利亚临时政府”,公开反对无产阶级政权。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18年9月2日宣布全国为军营,并成立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军事机关和各条战线。委员会主席是L.D.托洛茨基,总司令是I.I.瓦采季斯。11月30日成立以V.I.列宁为首的工农国防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军事、政治和经济。随即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年10月,红军把捷克军团和萨马拉政府的军队赶到乌拉尔山区,在南方击退了克拉斯诺夫和邓尼金的多次进攻。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苏俄收复被德军占领的土地。 打退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的进攻(1919年3月~1920年3月)1919年春, 协约国把盘踞在西伯利亚的前沙俄海军上将A.V.高尔察克的25万军队作为进攻主力。3月,高尔察克军队全线出击,向西推进100多千米。俄共(布)紧急动员,红军迅速扩大到150万人。4月底,东线司令S.S.加米涅夫指挥红军发起反攻,把敌人赶回乌拉尔地区。7月加米涅夫担任红军总司令后,继任东线司令的M.V.伏龙芝指挥军队继续进攻,年底,红军解放了西伯利亚大部地区,彻底击败高尔察克叛军。1920年4月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成立远东共和国,继续同白匪和干涉军斗争。 1919年夏,邓尼金15万军队成为新的白军主力,侵占察里津和乌克兰的广大地区。10月13日,邓尼金军队攻占奥廖尔,直接威胁苏俄首都莫斯科。10月中旬,南线司令A.I.叶戈罗夫和军事委员I.V.斯大林指挥红军转入反攻,解放奥廖尔、顿巴斯和乌克兰大部地区。M.N.图哈切夫斯基指挥东南战线(后改称高加索战线)红军攻入北高加索,消灭了邓尼金主力。进攻彼得格勒的白军西北军总司令N.N.尤登尼奇军队也在1919年底被击溃。 粉碎波兰的武装干涉(1920年4~11月) 波兰军队在法国支持下于 1920年4月25日对苏俄发动进攻,5月初占领基辅。5月中旬,红军反攻,取得胜利。7月,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西线红军逼近华沙,叶戈罗夫指挥的西南战线红军打到利沃夫城郊。8月波兰军队反攻,红军被迫后撤 。10月,双方停战,1921年3月签订《里加条约》 ,确定两国边界。1920年11月,伏龙芝指挥红军攻进克里木半岛,歼灭白军南俄总司令P.N.弗兰格尔叛军。国内战争基本结束。1922年10月,红军开进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把最后一批干涉军赶出国门。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