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黎锦明
1)  Li Jinming
黎锦明
1.
Lu Xun once personally taught Li Jinming,therefore regardless in thought and literature creation Li Jinming is all deeply influenced by Lu Xun.
黎锦明作为鲁迅赞赏过的"湘中作家",和鲁迅有过密切的交往。
2)  Lu Xun and Li Jin-ming
鲁迅与黎锦明
3)  Li Brocade
黎锦
1.
The Features and Exploitation of Li Brocade;
黎锦产品的特点及其开发
2.
This paper, by mean of analysing some Li brocade samples,puts forward efficient product processing way,and imitates and designs some varieties.
通过对一些黎锦样品的分析,提出了制织效率较高的黎锦织物生产工艺路线。
4)  Li Jinxi
黎锦熙
1.
Try to talk about Li Jinxi s integrated study of philology;
试述黎锦熙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思想
2.
This paper makes a probe into the main content,source and development of Li Jinxi s grammatical system.
论述黎锦熙语法思想的主要内容、来源及发展。
3.
Therefore,three questions are related,namely,grammatical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anguage,expert grammar and grammar in teaching,the contributions made by the three grammarians-Li Jinxi,Shi Cunzhi and Liao Xudong.
以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奠基、革新和拓展问题为中心,涉及相关的三个问题:语法体系和汉语特点,专家语法和教学语法,黎锦熙、史存直、廖序东三位语法学家的贡献。
5)  Li Jin-hui
黎锦晖
1.
The Game spirit in Li Jin-hui’s Children Song and Dance Drama;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中的游戏精神
2.
An Important Page in the Stage of Modern Children Song and Dance Art——Research on the Stage Art of Li Jin-hui s Children Song-and-Dance;
现代儿童歌舞艺术舞台的重要一页——黎锦晖儿童歌舞艺术舞台美术初探
6)  Li Jinhui
黎锦晖
1.
On Li Jinhui s Musical Education Achievement and Its Function and Influence;
论黎锦晖音乐教育的成就、作用及其影响
2.
The Dramatic Trend:The Children’s Musicals by Li Jinhui as Drama;
走向戏剧性——作为戏剧作品的黎锦晖儿童歌舞剧
3.
The author also pondered over children dance dramas composed by Li Jinhui from the aspec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并对黎锦晖的儿歌舞剧,重新予以“美育”观照。
补充资料:黎锦熙(1890~1978)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字劭西,湖南湘潭人。生于1890年2月2日,卒于1978年3月27日。1911年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之后,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15年应教育部之聘,到北京任教科书特约编纂员。1920年开始在高等学校任教,曾任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1937年随北京师范大学迁往西安,后来又辗转至汉中、兰州等地,任教授、系主任、师范学院院长等职。1948年回北京,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并兼任中国大辞典编纂处总主任。1949年,与吴玉章、马叙伦等组织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任理事会副主席。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曾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第二和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第二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黎锦熙从事语文教学和科学研究近70年,研讨的领域涉及语言文字的各个方面,有论文300多篇,专著30余部,影响较大的有3个方面,推广普通话和改革汉字,语法研究和语言教学,辞典编纂。
  
  1916年起,黎锦熙宣传言文一致,提倡"国语统一",积极从事选定标准语的运动。1918年,与人共同呈请公布注音字母,同年11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推行。于是又创制注意符号草体,并参加审音工作。1923年与钱玄同、刘复、赵元任等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于1926年拟订"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在这期间,他还创办了《国语周刊》,借以提倡白话文,推广共同语(当时称之为国语),宣传汉字改革。此后又发表了《国语运动史纲》(1934,商务印书馆),记述了自清末以来改革汉字、推行注音字母和国语罗马字、提倡大众语的始末,说明了有关理论、方法和纲领,是国语运动史上一部重要著作。1949年以后,积极参加研究、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简化汉字等工作,出版了《中国文字与语言》(1951,北京师范大学)、《文字改革论丛》(1957,文字改革出版社)、《字母与注音论丛》(1958,文字改革出版社)、《汉语规范化论丛》(1963,文字改革出版社)等著作。1970年又自创汉语双拼方案,曾用来书写日记,试图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前进。
  
  黎锦熙在"五四"运动以前,就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1920年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整理出白话语法规律,成为《新著国语文法》(1924,商务印书馆)。这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白话语法著作,到1955年止,共印刷24版,对中国语法学界的影响很大(见彩图)。这本书的体系,一方面是借鉴了J.C.纳斯菲尔德的《英语语法》,另方面是继承并修改了《马氏文通》的说法建立起来的。在语法分析方面,主要的标准是意义。词类包括:①实体词(名词、代名词),②述说词(动词),③区别词(形容词、副词),④关系词(介词、连词),⑤情态词(助词、叹词)。句子成分包括:①主要成分(主语、述语),②连带成分(宾语、补足语),③附加成分(形容的附加语、副词的附加语)。认为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对当关系,所以词性随词在句子中的位置而确定,即所谓"依句辨品"。为了说明句子的结构,这本书采用了A.里德等人的图解法,以便显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全书结构,以句子为中心,确认句子是语法分析的基础,提倡"句本位"语法。复句分为3类:①包孕复句,指一个母句包含子句的句子,如"我不知道他往哪里去了"。②等立复句,如"牙齿时常咬痛舌头,但是它
  们终究是好朋友"。③主从复句,如"尽管他不来,你也是要去的"。
  
  
  1957~1962年出版了《汉语语法教材》(与刘世儒合写),共150万字,体系与《新著国语文法》一致,但取材更为丰富,解释更为详细。此外还出版了《比较文法》(1933),拿白话与文言进行比较,着重讲词位和句式。词位即实体词(名词、代名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归纳为 7个位:主位(实体词用作主语)、宾位(用作宾语)、补位(用作补足语)、领位(用作形容附加语)、副位(用作副词附加语)、同位(用作与上5种同一的成分的)、呼位(离开上 5种成分而独立的)。词位本来是《新著国语文法》中为避免词的变类太繁而采取的一种说法,这本书不过拿文言例句进行比较罢了。句式则用图解法说明各种句子的结构和句中虚词所起的作用。
  
  辞典编纂是黎锦熙毕生从事的工作。1917年他就曾向当时的教育部提出编写《国语辞典》的建议,1923年促使"国语统一筹备会"设立"国语辞典编纂处"。1928年"国语辞典编纂处"改为"中国大辞典编纂处",下设搜集、调查、整理、编著、统计5个部,计划到1948年成书3大册,共30卷,1932年着手编写。黎锦熙和钱玄同任总编纂,钱氏主管字的形体声韵,黎氏主管义训及复合词,曾印出《中国大辞典样本稿》。黎锦熙还写了《中国大辞典长编》("巴"字十义及其复合词和成语一册,"芭蕉"、"蘘荷"考辨一册,"把"字用法及其引申一册)。这部大辞典因为时局变化未能完成,但是积累了可贵的资料。1949年以前,黎锦熙主编出版的辞书有《国语辞典》、《新部首索引国音字典》、《增订注释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等,对促进汉语规范化有重要作用。1949年以后,又主持编写出《汉语辞典》、《学习辞典》、《同音字典》、《学文化字典》等。这些辞书虽属中小型,但是由于出版迅速,及时适应了文化发展和教育普及的需要。
  
  黎锦熙一生致力于语文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作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代表着一个时期内中国语言科学的研究水平。
  
  

参考书目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北京,1924。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北京,193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