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ncept of the strength of character
风骨概念
3) concept of party style
党风概念
1.
The concept of party style has two kinds of connotation in quality and quantity.
党风有质和量两方面概念的规定性,也就是说党风概念构成也可以区分为质态构成和量态构成两个方面。
4) Research On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Risk
风险概念研究
5) concept
[英]['kɔnsept] [美]['kɑnsɛpt]
概念
1.
Review on the porcine fat concepts and analysis methods;
猪肉脂肪概念及其测定方法研究
2.
Chinese health food——its concept,ingredients and prospect;
中国保健食品的概念、内涵及展望
3.
The review of conception and development about Eco-city;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发展回顾
6) concepts
[英]['kɔnsept] [美]['kɑnsɛpt]
概念
1.
Basic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of Solid Flame Combustion Synthesis;
固体火焰与燃烧合成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
Quality and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as well as discriminating relevant concepts
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及相关概念辨析
3.
The connection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ome basic concepts confused easily in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are discussed by the author.
通过对有机化学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容易混淆的一些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探讨,规范有机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以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补充资料:风骨
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风骨"用来品评人物,始于汉末,魏晋以后曾广泛流行,如《宋书·武帝纪》称刘裕"风骨奇特",《世说新语·赏誉门》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称王羲之"风骨清举",《南史·蔡撙传》称蔡撙"风骨鲠正"等。当时所谓"风骨",一般指人的神气风度方面的特点而言。这一品评人物的概念,不久即为文论和画论所采用。
画论中谈风骨,始见于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谢赫在序中提出评画的六个标准,其一是"气韵生动",其二是"骨法用笔"。前者重在风神,与神似相近,后者重在笔致的骨梗有力。谢赫又将画家分为六品,评一品画家曹不兴说:"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哉!"以后"风骨"这一概念,便被广泛运用于画论。"风骨"也被用于书法品评。晋卫夫人《笔阵图》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书法要录》)唐代张怀瓘的《书议》,始将"风骨"引入书法评论中。他说:"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又论草书说:"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
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篇》说:"用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如何理解刘勰"风骨"的确切含义,后世众说纷纭。曹学佺在明天启刻、梅庆生音注《文心雕龙》的序文中说:"风者,化感之本原,性情之符契。诗贵自然,自然者,风也;辞达而已,达者,风也。......岂非风振则本举,风微则末坠乎!故《风骨》一篇,归之于气,气属风也。"又在《风骨》篇的批语中说:"风骨二字虽是分重,然毕竟以风为主。风可以包骨,而骨必待乎风也。故此篇以风发端,而归重于气,气属风也。"曹学佺首先楬橥了"气"与"风骨"的关系,并且明确指出"风骨"一词,"风"居于主导地位。清黄叔琳在其辑注本《文心雕龙》中有一句批语说:"气是风骨之本。"纪昀不同意,认为:"气即风骨,更无本末,此评未是。"对"风骨"的理解,至今仍无定论。
刘勰论"风骨",先讲"风"的来源本于《诗经》中的《国风》:"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这是从"风"的教化作用立论的。《毛诗序》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有了"风",才能感动人,但"风"本身并不是教化,也不是志气,而是教化的本源,志气的表现。"风"与"情"的关系比较密切,"情"不仅指感情,也包括抒情述志在内。因此"风"也是"志气"的表现。"风"与"气"的关系更为密切,没有"气"就不生动,没有"风"就感动不了人。形不是"气",但有"气"才活;情不是"风",但有"风"才动人。有各种不同的"气",刘勰要求的是"骏爽"之"气";形之于"风",就是"清峻"之"风"。"气"盛则"风"生,"风"生则意豁而情显。因此,"风"也就是要求作品有情志,有感动人的力量,写得鲜明而有生气,写得骏快爽朗。
刘勰说:"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文心雕龙·风骨》)"骨"与文辞关系比较密切。运用文辞首先要用"骨"。身体没有骨骼就立不起来,文辞没有"骨"也立不起来。语言端正劲直、析辞精练才算有"骨";如果思想贫乏,文辞又不精练,就无"骨"可言。因此,"骨"也就是要求有情志的作品写得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合而言之,有了"风"就生动,有了"骨"就劲健。以"气"运辞,故语言劲健挺拔,"捶字坚而难移"。以"气"负声,故音调顿挫低昂,"结响凝而不滞"。文章达到这种境界,才是"刚健既实,辉光乃新",才能激动人。总之,"风骨"的基本特征,在于明朗健康,遒劲有力。
与上述看法相反,另一种意见认为:"骨"即文意,"风"即文辞。主要根据是《文心雕龙·体性》所说:"辞为肤根,志实骨髓。"《文心雕龙·附会》所说:"夫才量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由此而得出结论:"骨"指"情志"与"事义",也就是情感与思想,这是文学创作的骨干。舍此骨干,绝难构成优美的文学,所以说"沉吟铺辞,莫先于骨"。同时,文章的骨髓,固然是情感和思想,而其表达,却有赖于文章的气势,所以又说"缀虑裁篇,务盈守气"。这"文气",便是所谓"风"。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风骨"与"气"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形成了作品的风格。在《文心雕龙》中,《体性》只是一般地论述文学作品有多样化的风格;《风骨》则是在多样化的风格当中,选取不同的风格因素,综合成一种更高的具有刚性美的风格。所谓"风骨",也就是指一种鲜明、生动、凝练、雄健有力的风格。这是刘勰对文学风格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或更高标准。
除刘勰外,南朝梁钟嵘也提倡风骨,不过他使用的词语是"风力"或"骨气"。他在《诗品》中曾称曹植"骨气奇高";在《诗品序》中又指出:"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这里所说的建安风力实即建安风骨。刘勰、钟嵘两人都极力推崇建安风骨,把它作为对六朝形式主义文风进行批判的武器,但由于积重难返,"风骨"说在当时并未取得太大的成果。到了唐代,陈子昂基于改革文风的需要,高倡"汉魏风骨",用"风骨"作武器,横扫六朝绮靡文风的余习,使唐代诗歌的革新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文学批评史上看,"风骨"说是从中国优良的文学传统中概括出来的,并为后代进步文论家所继承,它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
"风骨"用来品评人物,始于汉末,魏晋以后曾广泛流行,如《宋书·武帝纪》称刘裕"风骨奇特",《世说新语·赏誉门》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称王羲之"风骨清举",《南史·蔡撙传》称蔡撙"风骨鲠正"等。当时所谓"风骨",一般指人的神气风度方面的特点而言。这一品评人物的概念,不久即为文论和画论所采用。
画论中谈风骨,始见于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谢赫在序中提出评画的六个标准,其一是"气韵生动",其二是"骨法用笔"。前者重在风神,与神似相近,后者重在笔致的骨梗有力。谢赫又将画家分为六品,评一品画家曹不兴说:"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哉!"以后"风骨"这一概念,便被广泛运用于画论。"风骨"也被用于书法品评。晋卫夫人《笔阵图》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书法要录》)唐代张怀瓘的《书议》,始将"风骨"引入书法评论中。他说:"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又论草书说:"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
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篇》说:"用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如何理解刘勰"风骨"的确切含义,后世众说纷纭。曹学佺在明天启刻、梅庆生音注《文心雕龙》的序文中说:"风者,化感之本原,性情之符契。诗贵自然,自然者,风也;辞达而已,达者,风也。......岂非风振则本举,风微则末坠乎!故《风骨》一篇,归之于气,气属风也。"又在《风骨》篇的批语中说:"风骨二字虽是分重,然毕竟以风为主。风可以包骨,而骨必待乎风也。故此篇以风发端,而归重于气,气属风也。"曹学佺首先楬橥了"气"与"风骨"的关系,并且明确指出"风骨"一词,"风"居于主导地位。清黄叔琳在其辑注本《文心雕龙》中有一句批语说:"气是风骨之本。"纪昀不同意,认为:"气即风骨,更无本末,此评未是。"对"风骨"的理解,至今仍无定论。
刘勰论"风骨",先讲"风"的来源本于《诗经》中的《国风》:"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这是从"风"的教化作用立论的。《毛诗序》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有了"风",才能感动人,但"风"本身并不是教化,也不是志气,而是教化的本源,志气的表现。"风"与"情"的关系比较密切,"情"不仅指感情,也包括抒情述志在内。因此"风"也是"志气"的表现。"风"与"气"的关系更为密切,没有"气"就不生动,没有"风"就感动不了人。形不是"气",但有"气"才活;情不是"风",但有"风"才动人。有各种不同的"气",刘勰要求的是"骏爽"之"气";形之于"风",就是"清峻"之"风"。"气"盛则"风"生,"风"生则意豁而情显。因此,"风"也就是要求作品有情志,有感动人的力量,写得鲜明而有生气,写得骏快爽朗。
刘勰说:"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文心雕龙·风骨》)"骨"与文辞关系比较密切。运用文辞首先要用"骨"。身体没有骨骼就立不起来,文辞没有"骨"也立不起来。语言端正劲直、析辞精练才算有"骨";如果思想贫乏,文辞又不精练,就无"骨"可言。因此,"骨"也就是要求有情志的作品写得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合而言之,有了"风"就生动,有了"骨"就劲健。以"气"运辞,故语言劲健挺拔,"捶字坚而难移"。以"气"负声,故音调顿挫低昂,"结响凝而不滞"。文章达到这种境界,才是"刚健既实,辉光乃新",才能激动人。总之,"风骨"的基本特征,在于明朗健康,遒劲有力。
与上述看法相反,另一种意见认为:"骨"即文意,"风"即文辞。主要根据是《文心雕龙·体性》所说:"辞为肤根,志实骨髓。"《文心雕龙·附会》所说:"夫才量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由此而得出结论:"骨"指"情志"与"事义",也就是情感与思想,这是文学创作的骨干。舍此骨干,绝难构成优美的文学,所以说"沉吟铺辞,莫先于骨"。同时,文章的骨髓,固然是情感和思想,而其表达,却有赖于文章的气势,所以又说"缀虑裁篇,务盈守气"。这"文气",便是所谓"风"。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风骨"与"气"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形成了作品的风格。在《文心雕龙》中,《体性》只是一般地论述文学作品有多样化的风格;《风骨》则是在多样化的风格当中,选取不同的风格因素,综合成一种更高的具有刚性美的风格。所谓"风骨",也就是指一种鲜明、生动、凝练、雄健有力的风格。这是刘勰对文学风格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或更高标准。
除刘勰外,南朝梁钟嵘也提倡风骨,不过他使用的词语是"风力"或"骨气"。他在《诗品》中曾称曹植"骨气奇高";在《诗品序》中又指出:"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这里所说的建安风力实即建安风骨。刘勰、钟嵘两人都极力推崇建安风骨,把它作为对六朝形式主义文风进行批判的武器,但由于积重难返,"风骨"说在当时并未取得太大的成果。到了唐代,陈子昂基于改革文风的需要,高倡"汉魏风骨",用"风骨"作武器,横扫六朝绮靡文风的余习,使唐代诗歌的革新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文学批评史上看,"风骨"说是从中国优良的文学传统中概括出来的,并为后代进步文论家所继承,它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