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苏联历史实践
1)  the historical practice of the Soviet Union
苏联历史实践
2)  historical practice
历史实践
1.
Comparing the historical practices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will provide beneficial guidance to lead 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比较国内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历史实践,从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实践中遵循其规律,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之路。
2.
By explaining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concrete contents of his filial piety viewpoint,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practice and analyzing the negative influence,on the basis of present social reality,the paper expressed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Confucius s filial piety thought.
通过阐发他的孝道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具体内容,回顾其历史实践并分析其中消极层面的影响,在立足当代社会实际的基础上,表达出孔子孝道观的现代意义。
3)  the history of practice
实践历史
4)  practical historiology
实践历史学
1.
The basic way and objective of practical historiology is to enter history and proceed from history.
实践历史学的基本路径和旨趣是,首先入于史:向历史境域回归,重构并回到历史现场,使自己成为历史的“参与者”与“经历人”,用当时、当地人的思维和语言,与当时人对话,以体验和认知历史;还要出于史:从原历史中,发现实践历史逻辑,提炼和建构普遍性理论分析系统。
5)  outlook of history
实践历史观
1.
Marxist mode of thinking on practice is the key of the Marxist outlook of history, and the transcendence essence of the Marxist outlook of history is the mode of thinking.
马克思实践历史观在当代往往被误解为经济决定论,并受到了非决定论的强烈挑战。
6)  The history and the practice
历史与实践
补充资料:苏联历史
      15世纪末~16世纪初形成俄罗斯统一国家。1721年称俄罗斯帝国。1917年十月革命后诞生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简称苏联。
  
  苏联地跨欧、亚两洲,北临北冰洋,南至帕米尔,西濒波罗的海,东到太平洋,同12个国家接壤:西方为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南方为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东南方为中国、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朝鲜。面积2240万平方公里。人口 2.8亿(1986)。民族有 100多个,人数在百万以上的有22个,其中俄罗斯人占全国人口52%以上,其余为乌克兰人、乌兹别克人、白俄罗斯人、哈萨克人、鞑靼人等。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俄语。首都莫斯科。
  
  封建主义时期  从9世纪起,到1861年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封建主义时期历经约1000年。
  
  基辅罗斯  在苏联境内,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公元 6世纪,东斯拉夫人散居在德涅斯特河以东、第聂伯河中游一带,以后逐步向第聂伯河上游、奥卡河、伏尔加河上游、道格瓦河地区扩展。9世纪,东斯拉夫人原始公社制度日趋瓦解,出现富人和穷人,产生阶级。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奠都诺夫哥罗德,此为俄国历史上留里克王朝的由来。879年留里克死,奥列格摄政。882年,奥列格征服基辅及邻近各公国,迁都基辅,形成一个大公国-基辅罗斯(见彩图)。它是早期封建国家。起初,统治阶级主要的剥削方式是征收贡物。基辅大公率亲兵队每年到各地作一次"巡行征赋"。多次出征黑海、里海、多瑙河一带,同拜占廷有着密切联系。988年,基辅罗斯从拜占廷帝国接受希腊基督教(东正教),定为国教。11~12世纪,基辅罗斯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不但基辅王公、亲兵和从村社分化出来的富人大量掠夺土地,教会、修道院也成为土地所有者。失去土地与自由的农民处于对地主的依附地位。这种封建剥削关系在当时编纂的《罗斯法典》有所反映。12世纪,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基辅罗斯各地大贵族的势力随之增强,王公之间为争夺基辅大公的继承权彼此混战,基辅罗斯分裂为若干独立的公国。
  
  
  俄罗斯国家的形成  1237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率军西侵罗斯,先后攻陷诺夫哥罗德、基辅、莫斯科,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金帐汗国。从此,东北罗斯(后称俄罗斯)处在蒙古人的统治下,西南罗斯(后称乌克兰)和西部罗斯(后称白俄罗斯)归并于波兰和立陶宛。
  
  在东北罗斯中,莫斯科公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最发达,具备有利的地理条件,并为金帐汗国所信任,日渐强大,成为东北罗斯的政治中心。15世纪末~16世纪初,伊凡三世·瓦西里耶维奇(1462~1505)和瓦西里三世(1505~1533) 统治时,莫斯科公国相继征服各公国,结束东北罗斯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彻底摆脱蒙古人两个多世纪的统治。
  
  1547年,伊凡四世(雷帝)自称为沙皇,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管理机构。对外炫耀武力,大肆侵略扩张。1552年灭喀山汗国,1556年征服阿斯特拉罕汗国,占领伏尔加河流域。继而企图把版图伸展到波罗的海,进行了25年的立窝尼亚战争,以失败告终。伊凡四世死后,其子费多尔·伊凡诺维奇昏庸无能。1598年,国舅波利斯·戈都诺夫篡夺皇位,留里克王朝遂告结束。外族利用俄国内部动乱,乘机入侵。1605年,伪德米特里一世在波兰地主支持下进入莫斯科,充当沙皇。1606年,伪德米特里一世被杀。大贵族推举瓦西里四世·舒伊斯基为沙皇(1606~1610在位)。同年,为反抗农奴制压迫,爆发鲍洛特尼科夫起义。1607年,伪德米特里二世在波兰国王支持下向莫斯科进军,由于俄国人民奋力抵抗,未能得逞。1610年,莫斯科大贵族废黜叔伊斯基,承认波兰王子瓦迪斯瓦夫四世·瓦萨为沙皇。1612年,由К.米宁和Д.М.波扎尔斯基领导的民军从下诺夫哥罗德开进莫斯科,赶走了波兰人。1613年,在缙绅会议上,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被推举为沙皇,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
  
  17世纪时,地主阶级进一步加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1649年法典取消了地主追捕逃亡农民的限期,彻底剥夺了农民离开主人的权利,从法律上确立农奴制度(见俄国农奴制度)。残酷的压迫激化了农民的反抗斗争。1667~1670年,在顿河、伏尔加河一带爆发拉辛起义。
  
  沙皇政府一面巩固对内统治,一面继续向外扩张。1654年,俄国利用乌克兰人民反对波兰统治的机会,进攻波兰。1667年,迫使波兰放弃斯摩棱斯克和东部乌克兰,基辅及附近地区由俄国占有两年(以后永远割归俄国)。在东部,俄国殖民主义者深入整个西伯利亚,直达鄂霍次克海。17世纪中叶,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黑龙江界约》(即《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俄罗斯帝国的建立和农奴制危机  17世纪,俄国已经出现手工工场(大多数是以农奴劳动为基础)和全国统一的市场。由于农奴制的束缚,俄国在经济、军事、文化上仍很落后。18世纪初,彼得一世适应地主和新兴商人阶级的要求,对内实行改革,加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在文化上获得显著进展;对外争夺世界霸权,通过北方战争夺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国由一个内陆国变为濒海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1721年,参政院授与彼得"皇帝"尊号,俄国开始称为俄罗斯帝国。彼得的改革和连年战争加重了人民负担。在其统治年代,农民反抗斗争高涨。1705~1706年爆发了阿斯特拉罕起义。1707~1708年,顿河和伏尔加河一带爆发布拉文起义。
  
  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1762~1796),贵族拥有更大的特权,农民被剥夺控告地主的任何权利,农奴制发展到顶峰。广大农民的反抗斗争也出现新的高潮。1773~1775年,爆发了普加乔夫起义,猛烈地冲击了封建农奴制的统治。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彼得一世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忠实继承者。俄国摆脱七年战争后,又投入对土耳其的战争(1768~1774、1787~1791),重占亚速夫,夺取黑海出海口。伙同普鲁士、奥地利对波兰的三次瓜分(1772、1793、1795)。她极端仇视法国大革命,同法国断绝外交关系,并准备联合欧洲反动君主,干涉法国革命。保罗一世(1796~1801在位)积极参加第二次反法同盟。1812年,俄国人民进行了反对拿破仑一世侵略的卫国战争,把法军逐出国门(见俄国1812年卫国战争)。1814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出席维也纳会议,在他的倡导下,俄国与普鲁士、奥地利缔结反动的神圣同盟,竭力维护欧洲反动君主统治,镇压人民革命。1848年,欧洲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出兵40万,残酷镇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革命。沙皇俄国成为欧洲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
  
  19世纪初,俄国吞并拿破仑一世强行建立的华沙公国的大部分地区,建立波兰王国,芬兰也被俄国征服,俄国皇帝兼任波兰王国的国王和芬兰大公。俄国还以挽救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免于土耳其和波斯压迫为借口,先后吞并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境内12个汗国。接着,沙皇政府开始征服北高加索和中亚细亚。沙皇俄国成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成了奴役各族人民的监狱。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俄国农奴制趋于解体,资本主义因素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长。新生的资本主义和落后的农奴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各地人民革命运动不断高涨,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了分化。1790年,贵族革命家А.Н.拉吉舍夫首先公开揭露农奴制的残酷和腐朽,号召人民起来推翻沙皇制度。在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俄国贵族中的先进代表受到法国革命的影响,对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更加不满。他们组织秘密的革命团体-北方协会和南方协会,提出消灭农奴制度、改造俄国社会的各种方案。南方协会的纲领最激进,主张农民连同土地一起解放,推翻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825年12月26(俄历14)日,参加北方协会的一群革命军官率领自己的兵团在彼得堡举行起义。不久,南方协会也在乌克兰发动起义。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武装起义,史称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虽被沙皇政府残酷镇压,但他们的革命斗争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资本主义时期  在俄国历史上,1861年改革标志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开始。这一时期以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而告结束。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关系迅速发展,农奴制危机进一步加剧。1853~1856年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与腐朽。各地反对农奴制度的农民暴动和起义此起彼伏。在这种形势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进行改革,于1861年 3月3日(俄历2月19日)宣布废除农奴制度。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享受公民权利,也获得一部分土地,但必须交纳赎金。之后,沙皇政府还进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标志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改革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工业中大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操作而居统治地位,铁路、工厂有了明显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对新的土地、市场和原料的追求,刺激着统治阶级疯狂地对外掠夺。从19世纪50年代起,沙皇政府通过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中俄瑗珲条约》、《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伊梨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攫取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77~1878年,沙皇政府挑起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得一部分土耳其属地。19世纪80年代,俄国完成对中亚的征服,把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希瓦汗国以及土库曼诸部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1861年改革后,俄国还保留大量的农奴制残余,主要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沙皇制度。广大农民继续为土地和自由而斗争。19世纪70年代,民粹派代表农民的利益,组织革命团体,在知识分子、农民中间进行宣传鼓动,号召推翻沙皇制度。1874年,民粹派发动"到民间去"运动,企图唤起农民反对地主和沙皇制度。但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农民,农民也不跟着他们走。"到民间去"运动失败后,民粹派内部发生分裂。一部分人主张采取个人恐怖手段实现革命。另一部分人继续走过去的道路。1881年3月1日,拥护恐怖手段的民意党人乘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出游之机,将他炸死在彼得堡。但是,恐怖手段并不能推翻沙皇制度,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在位)执政后更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
  
  民粹派进行革命活动的时期,工人运动也相继展开。19世纪60年代出现自发的罢工斗争。70年代,罢工频繁,开始建立工人阶级组织。1875年,在敖德萨成立南俄工人协会。1878年在彼得堡建立俄国北方工人协会。80年代,工人罢工以更大规模展开。1885年莫罗佐夫纺织工厂罢工,是最为著名的一次罢工。
  
  工人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1883年,Г.В.普列汉诺夫在国外创立劳动解放社,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民粹派的错误。但是,普列汉诺夫否定农民的革命作用,否定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这使他后来走上机会主义的道路。彻底批判民粹派的错误,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由В.И.列宁完成的。
  
  帝国主义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农奴制残余仍然是俄国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经济上对西方资本存在着依赖性。俄国投入了两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对抗之中。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1900~190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大大加重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工人运动开始由经济罢工过渡到政治罢工和街头示威游行。农民运动也有了新的发展。
  
  1898年,在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 2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党的纲领,提出了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低纲领和实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最高纲领。会上形成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和以Л.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少数派)两个派别。以后,这种组织上的分歧发展为政治上的分歧。孟什维克堕落为机会主义派别。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坚持第 2次代表大会确定的路线,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
  
  1905年革命  1904年,爆发俄国同日本为争夺中国东北和东亚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日俄战争中俄国的失败加速了革命的到来。1904年底,巴库工人大罢工是革命来临的先声。1905年 1月22日,彼得堡约20万名工人向沙皇进行和平请愿,遭到反动军警的屠杀,史称"流血的星期日"。全国人民掀起广泛的抗议运动,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大力加强对这次革命的领导。10月,发生全俄政治总罢工,罢工总人数达 200万左右。沙皇政府被迫做出让步,颁布《十月十七日宣言》,答应成立代议机构国家杜马。布尔什维克揭露了宣言的虚伪性。12月,莫斯科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其他许多城市也举行起义。由于缺乏集中统一的领导,十二月武装起义被沙皇政府残酷镇压。1906~1907年,先后召开了第1届和第2届国家杜马。这时革命已经转入低潮,沙皇政府便背弃诺言把两届杜马都解散了。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遭到失败。
  
  在П.А.斯托雷平反动统治的年代(1907~1911),反革命势力猖獗,绞架林立,革命者和工农群众遭到血腥报复,布尔什维克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资产阶级公开投入沙皇制度的怀抱。孟什维克主张取消秘密的党组织,在布尔什维克中则有人主张取消合法斗争。列宁为党制定了正确的对待杜马的策略,把秘密工作和合法斗争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革命斗争。1912年,以勒拿金矿工人罢工为标志,全国革命运动进入新高潮。1914年夏,工人运动已经接近1905年的规模,农民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也深入和广泛地展开。
  
  帝国主义战争与二月革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皇俄国是挑起这次帝国主义战争的罪魁之一。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号召各国人民掉转枪口,反对本国反动政府。从1915年起,俄国革命运动重新走向高潮。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亦愈演愈烈。
  
  1917年初,俄国人民反对沙皇制度、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浪潮遍及全国。3月8日(俄历2月23日),彼得格勒女工和妇女响应布尔什维克党的号召,举行示威游行,反对饥饿,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制度。10日,彼得格勒罢工人数达到25万。11日,罢工开始转变为武装起义。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局发表宣言,号召人民起来进行反对沙皇制度的武装起义和建立临时革命政府。12日,军队拒绝向人民开枪,有6万人转到革命方面。3月15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二月革命取得胜利。
  
  社会主义时期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就。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国内战争  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建立了新的革命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利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支持,建立了俄国临时政府,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这种局面极不稳定。临时政府企图消灭苏维埃,建立单一的资产阶级专政。布尔什维克揭露临时政府的反革命本质,争取建立单一的苏维埃政权。1917年 4月16日,列宁从国外回到彼得格勒,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路线(见彩图)。党的第7次(四月)代表会议通过了列宁的路线。布尔什维克向群众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1917年5~7月,临时政府经历了3次危机。7月17日,临时政府下令开枪镇压和平示威的群众,逮捕布尔什维克。列宁被迫转入地下。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8月,布尔什维克党召开第6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准备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俄军总司令Л.Г.科尔尼洛夫(1870~1918)发动叛乱,企图建立反革命军事独裁。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粉碎了这场叛乱。工人、农民、士兵和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蓬勃开展。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苏维埃的领导权先后转到布尔什维克手中。列宁于10月20日秘密回到首都。10月23日和29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通过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在党中央和列宁的领导下,11月 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1月 7日晚,全俄苏维埃第2次代表大会开幕,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11月15日,莫斯科武装起义获得胜利。到1918年春,全国各地,从城市到乡村,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了世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
  
  
  十月革命的胜利,引起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仇恨。他们互相勾结,妄图以武力颠覆苏维埃政权(见苏俄国内战争)。1918年5月,由战俘组成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伏尔加河中游和西伯利亚一带暴乱。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在萨马拉(今古比雪夫)和鄂木斯克建立反革命政府。同时,英、法、日、美等国出兵占领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以及南高加索和里海以东地区。协约国对苏维埃政权先后组织了 3次进攻:1919年原沙皇海军上将А.В.高尔察克率军从西伯利亚的进攻;1919年А.И.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从南方的进攻;1920年波兰地主和盘踞在克里木的原沙皇将军П.Н.弗兰格尔的进攻。(见彩图)
  
  1918年9月2日,苏维埃共和国宣布全国为统一军营。11月,成立以列宁为首的工农国防委员会。为把人力和物力集中起来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秋,红军打败了捷克斯洛伐克军团,1919年春,东线红军击溃高尔察克军队,接着,南线红军消灭了邓尼金军队。翌年10月,波兰被迫与苏俄签订停战协定。年底,红军粉碎克里木半岛的弗兰格尔军队。1922年10月,红军把最后一批干涉军赶出国境。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苏联的成立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1921年 3月,俄共(布)第10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建议,决定向新经济政策过渡。主要内容有: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实行租让制,把一些企业租借给外国和本国的资本家;开放市场贸易;改革国营企业和合作社的体制,实行经济核算;取消劳动义务制。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工农联盟。1926年,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各部门已经达到或接近战前水平,人民生活有一定改善。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城乡资本主义成份的活跃。国家通过信贷、供销、税收等手段对私人经济进行调节,引导其向正确方向发展,同时,采取行政手段打击非法的经济破坏活动。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俄罗斯、南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22年12月30日联合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见彩图)。在对外关系方面,苏维埃国家极力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先后同邻国签订条约,建立睦邻关系。1922年,苏俄代表参加热那亚会议,同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24年,又同英、意、中、法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И.В.斯大林提出在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并领导全党批判Л.Д.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但是,斯大林没有把新经济政策作为长远的战略目标坚持下去。到1928年,这项政策实际上已经中止。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25年,联共(布)第14次代表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要求把苏联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的社会主义强国。苏联人民掀起轰轰烈烈的劳动热潮,用4年3个月的时间提前完成发展国民经济的第 1个五年计划。建成1500多个新的大工业企业,出现了航空、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上升。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28~1929年,以斯大林为首的党中央谴责Н.И.布哈林等人所谓的"右倾错误",决定大力推进农业集体化运动。1930年1月5日,联共(布)中央通过《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的决议。集体化运动迅速开展起来,但出现了强迫命令和侵犯中农利益的错误。3月14日,党中央通过《关于反对歪曲党在集体化运动中的路线》的决议,纠正集体化运动中的过火行为。1932年,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富农阶级被消灭。由于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缺乏经验,急于向集体化过渡,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农业产值没有达到计划指标,粮食产量和牲畜头数都低于战前水平。
  
  1935年,全国掀起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斯达哈诺夫运动。1937年,苏联人民提前完成第 2个五年计划。建立一批大型发电站和大型机器制造企业 (见彩图)。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很大改善,科学、教育、文艺都取得长足进步。
  
  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体系、农业集体化、在经济领域排挤出一切资本主义成份、严格的指令性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构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内容。1936年11月召开了苏维埃第 8次代表大会。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剥削人的现象已经消灭。大会通过的新宪法,反映了国家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变化。苏联由11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即: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土库曼、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1934年底,党中央政治局委员С.М.基洛夫遇刺,此后,在"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错误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肃清反革命运动,出现滥用权力、错杀无辜、破坏法制等严重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1933年,美国正式承认苏联。1934年,苏联被邀请加入国际联盟。苏联坚决谴责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多次向西方国家呼吁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但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使战争危机日益严重。1939年 8月23日,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宣布中立。1939年 9月至1940年7月,苏联边界向西推移200~300公里,领土扩大47.6万平方公里,新建5个加盟共和国(卡累利阿-芬兰、摩尔达维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苏联卫国战争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军队遭受严重挫折,处境十分危急。为动员一切力量反击入侵者, 6月30日,成立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8月8日,建立最高统帅部,斯大林任最高统帅。党和政府动员一切力量打击敌人。1941年12月,苏军在莫斯科郊外发起反攻,使德军遭到自开战以来第一次重大失败。苏联的反法西斯斗争得到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1942年1月1日,苏、美、英、中等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告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以后召开的莫斯科外长会议、德黑兰会议进一步加强、巩固了这个同盟。1942年夏,德军在苏联南方发动大规模进攻,进入斯大林格勒(现名伏尔加格勒)。1942年11月到1943年 2月,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根本性转折。1943年 7月,苏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再次挫败德军。此后,苏军完全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于1944年秋把德国侵略军全部赶出苏联国土。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8日,苏联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对日宣战。苏军在中、朝人民配合下,迅速进入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歼灭了日本关东军。9月2日,日本被迫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至此胜利结束。(见彩图)
  
  战后时期  苏联人民通过第4个五年计划,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科学技术获得很大发展。1949年首次进行原子弹爆炸。1953年2月进行了氢弹试验。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同年9月,Н.С.赫鲁晓夫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8年任部长会议主席。在他当政时期,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加强了法制建设,在经济政治领域的若干方面进行了改革的尝试。1953年开始调整农业政策。9月,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大力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苏联政府采取了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免农业税额、扩大国家对农业的技术援助等措施。1954年决定大规模开垦荒地。1958年决定把农业机器卖给农庄,将机器拖拉机站改组为机器修配站。同年6月,决定取消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的制度,实行农产品采购制度。这些措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增加。这一时期苏联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获得巨大成就。1957年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见彩图)。1961年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提出要用20年时间在苏联"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并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规定了过高的计划指标,结果难于完成。对工业和建筑业的改革,由于准备不足,造成分散主义、管理混乱,成效不大。
  
  
  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全会鉴于赫鲁晓夫"犯有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的错误",解除其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次日又解除其部长会议主席职务。Л.И.勃列日涅夫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66年改为总书记)。1965年 9月,苏共中央决定实行"完善计划方法和加强经济刺激的新体制",主要内容:以利润多少确定职工的物质奖励和企业的福利设施;减少中央下达的计划指标,扩大企业的自主权;通过价格、利润、奖金、贷款等手段加强经济刺激;取消经济行政区,恢复部门管理体制。1972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时期,苏联国民经济获得新的发展。钢铁、石油、小麦、牛奶等20余种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首位,经济实力居世界第 2位。但是,苏联经济中的消极因素、旧管理体制的积弊进一步暴露出来。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财政拮据,军事工业畸形发展,消费品长期供给不足。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1976年苏共"二十五大"都作出要求变革的决定,但都未能实现。7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显著下降,出现某些停滞现象,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外政策上,勃列日涅夫继续推行霸权主义。苏、美两国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Ю.В.安德罗波夫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着手进行改革。1983年 7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关于扩大工业部门生产联合公司(企业)在计划工作和经济活动中的权利......的决议》。1984年 2月,安德罗波夫病逝,К.У.契尔年科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次年3月契尔年科病逝,М.С.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总书记。1985年 4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提出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加速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1986年12月,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进一步确认"加速发展战略",决定对计划管理和整个经济机制实行根本改革。1987年 6月,苏共中央通过《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改革的主要目标是:①在经济上,提高集中领导经济的效力,进一步扩大联合公司和企业经营的自主权,各级经济部门改用经济领导方法,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体使管理现代化,将部门管理和地区管理结合起来,实现管理民主化;②在社会关系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劳动条件,使各个基本领域越来越充分地实现社会公正原则,使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社会阶层相接近,克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城乡之间的本质差别,加强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友谊;③在政治上,进一步实行民主化,公开化和社会主义人民自治;④在对外关系上,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以取得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