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历史现场保护意识
1)  history protection awareness
历史现场保护意识
1.
Bajin s Memorandum Essays embodies his history protection awareness.
《随想录》的言说风格,体现了巴金的“历史现场保护意识”。
2)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历史意识
1.
Story·Life·Historical consciousness——Probe into Wang Anyi s life experience and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from the novel of Chang Henge;
故事·人生·历史意识——由《长恨歌》看王安忆的人生感怀与历史意识
2.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of news, great importance is not only paid to the historical degree of news report ways, but also to historical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news value.
在构建新闻历史意识中,既要追求新闻叙述方式的历史深度,也要坚持新闻价值判定的历史尺度,而在新闻的写作理念上则要体现历史真实,以期实现新闻价值与历史价值的统一,使“一时新闻”能够成为“一页历史”。
3.
As a narrative art, the novel on the one hand tries to eliminate the effect of historical facts on the novel itself and, on the other hand, consolidates the gist of the novel based on the images and narrative techniques over establishing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历史意识构成了《欲望如烟》内在的创作动机,而在作品中它只能让读者通过对历史的回忆。
3)  sense of history
历史意识
1.
On the basis of "The Football Team in 1st Year of Wanyan"and its"historical method of description",Kendzaburo Oa s sense of histo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resulting from this sense are examined.
本文以《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为中心,从小说体现出来的"历史的叙述方法"中考察大江健三郎的历史意识,以及因这种历史意识的介入而达成的文化批评的情状。
2.
It has been proved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world that an excellent novel carries a strong sense of history.
优秀长篇小说应该具有比较强的历史感,即作家应该具备比较强的历史意识和比较强的历史概括、历史表现能力,这已经被中外文学发展史所证明。
3.
It em- phasizes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students, focuses on the issues and aimes a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 struction of the students sense of history.
它以学生主体参与为途径,以问题的探究为核心,以实现学生历史意识的建构为宗旨。
4)  historical awareness
历史意识
1.
In his latest work of Fatigue of Life and Death,Mo Yan continues to hold his writing position of folk and historical awareness,but he has taken a kind of dramatic and absurd way to carefully inspect the folk society and history.
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劳》延续了他一贯的民间写作立场与历史意识,却采取了一种戏剧化与狂欢化的方式来审视民间社会与历史,看到了民间社会在主流政治入侵后所发生的改变与异化,以及荒诞的历史表面背后所折射出的巨大悲剧。
2.
The historical awareness in this book has an important apocalypse meaning for the editorial works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该书所具有的历史意识对于学术文献的编选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
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forms of historical awareness from the angle of narration and with the view of historical person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8 9年被认为是当代诗歌的重要关口 ,之后的 90年代诗歌在转型的过程中现出种种变式 ,在 90年代的诗学立场及诗歌纪事中 ,历史意识和历史意象在共同的历史境遇中得以凸显。
5)  history consciousness
历史意识
1.
The history consciousness is very important and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Jameson s critique of culture.
詹姆逊的文化批评理论对中国文化批评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只有深入研究其理论中的"历史意识"才能够深入理解他的理论,从而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批评以及文艺理论。
2.
The history consciousness is very important and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Jameson s critique of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is issu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theory and works from historical view, history and present, history and texts.
 詹姆逊的文化批评理论对中国文化批评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只有深入研究其理论中的历史意识才能够深入理解他的理论,从而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批评以及文艺理论。
3.
In the numerous painting works,I think these is an impostant tendency of theory dazzling,which is the history consciousness passing through painting.
于其众多的画学著作中,笔者认为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倾向在闪耀着思想光芒,这就是贯穿于其中的强烈的历史意识,而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则是其中的代表。
6)  historic consciousness
历史意识
1.
His view of "historic consciousness","non-personalization" theory,"objective corresponding",etc.
他的“历史意识”、“非个人化”理论、“客观对应物”等一系列观点,在西方现代文学批评上具有开创和先导作用。
2.
As far as I see,arts education is to be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acknowledgement of historic consciousness.
艺术教育在艺术观的教育中心上 ,应当通过历史意识、自审意识、超越意识培育而获
3.
The neo-historic novel "newness" can not simply be understood as the innovation of the topics,but is embodied in its new historic consciousness, in contrast to that held in traditional historic novels.
它之所谓“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题材的创新,而是体现在相对传统历史小说而言所持的历史意识之“新”,这一点又是通过文本中历史叙事的新变传达出来,从而清晰地勾勒出新历史小说重新书写历史的价值诉求。
补充资料:保护和发展历史城市国际合作苏州宣言

保护和发展历史城市国际合作苏州宣言

考虑到保护历史城市的重要性和根据《世界遗产公约》,各国和国际社会所应履行职责,以及传播信息的必要性,—参加“中国—欧洲历史城市市长会议”的代表着重强调,应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历史城市的保护。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未来寻求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来自中国15个和欧盟9个历史城市的市长或其代表于1998年4月7—9日相聚在中国苏州。

代表们重申了各自国家的政府对《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所作的承诺,并回顾了《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二者均是1972年11月16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同时,还回顾了1976年11月26日和1968年11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关于历史地区保护与现代功能的建议》以及《关于保护受到公共或私营工程危害危害财产的建议》。

代表们进一步回顾了1992年里约日内卢“全球首脑会议”通过的《二十一世纪议程》和1996年伊斯坦布尔“城市最高级会议—人居会议”通过的《人居议程》并注意到1998年4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政府间文化政策促进发展会议”所通过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

代表们还认识到市.长和地方当局在实施以上国际条约和文件的作用正在日益加强,因此,于1998年4月9日重申:

在全球化和城市迅速转变的年代,城市本身的特征应集中体现在历史地区及其文化之中,城市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是历史地区的保护和延续。由此,市长及其代表们将致力于:

1.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第四、第五条款的精神和内容,采取行动;

2.制定有效的保护政策,特别是通过城市规划措施,保护和修复历史城镇地区,尊重其真实性,一方面,是因为历史城镇地区集中保存着对不同文化的记忆;另一方面,这类城区能够使居民体验到文明由到过去向未来的延续,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3.为繁荣丰富多采的文化提供资源和基础设施,从而,推动不同文化背景、自然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历史城镇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制定法律保护和规划框架体系,不仅通过立法,而且也通过为居民提供资金和技术手段,鼓励采用传统建筑材料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来开展保护和修复工作,以实现保护和加强历史城镇地区价值的目标;

5.制定与历史城镇形态相协调的历史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住房政策,为此,在可能的情况下,重新调整现存建筑物的功用,以及需要有一个与这些周边地区环境相联系的公共交通政策;而且重点应该发展步行街;

6.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法规、经济和财务措施,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7.积极支持能够保证历史地区在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社会和经、济政策;

8.保证旅游能尊重文化、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并且保证由此而创造收入的合理部分能用于保护遗产,加强文化发展;

9.保护并促进作为实体环境不可分割组成部分的无形文化遗产;

10.充分发挥这些政策的有效性,并通过促进公共和私人的合作关系,落实这些政策;

11.制定提高公众认识和教育的计划,以便在遗产保护中能够征得当地居民的意见,并能使其充分参与这项工作;

12.制定执行这些政策的合作计划,为此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联盟及其他机构一起,共同寻求各自国家和区域当局,以及其他机构的支持,开发中国和欧盟地方当局之间的合作项目,同时,提高邀请其他中国和欧盟历史城市,乃至世界各国城市的参与,扩大此《宣言》的影响范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