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霏云居续集》
1)  Continuation of Feiyunju
《霏云居续集》
1.
The Collection of History Material about Taiwan in Zhang Xie’s Continuation of Feiyunju;
张燮《霏云居续集》涉台史料钩沉
2)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of Yunnan
云南民居
1.
By introducing natural environment of Yunnan,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pecial original features about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of Yunnan,and gives examples for these areas.
通过介绍云南自然状况,剖析云南民居的空间组合、构成要素,结合昆明、大理、丽江及泸沽湖畔地区民居的范例,探究朴素生态特点,发掘传统民居建筑及其朴素原生思想对现代建筑设计的现实意义。
3)  E.socialis
群居水云
1.
penicillatus; (5)E.
penicillatus,群居水云E 。
4)  Yunju morntain
云居山
5)  It was sleeting hard.
雨雪霏霏。
6)  cloud set
云集
补充资料:房山云居寺塔及石经
      中国隋至明代石刻佛经及唐辽佛塔。位于北京市西南75公里房山区水头村白带山麓。寺创建于隋唐,历代屡有重修扩建。"云居"2字最早见于唐总章二年(669)玄导题刻。辽金时代以刻经著称,名石经寺。现存寺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分中、北、南三路。中路有院落五层,殿宇六进,南北二塔。抗日战争时期,寺院和南塔毁于炮火,现仅存遗址。寺东北 1.5公里处石经山上,有藏经洞 9座,寺院南端有藏经穴,保存了自隋至明代刻制的石经板 1.5万余石。云居寺和石经山附近还保留着唐辽时代砖石塔10多座。1956~1958年中国佛教协会和有关单位对石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发掘和整理拓印工作。房山石经是中国石经的宝库,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艺术都具有重大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居寺及石经山附近有唐代小石塔 7座,辽塔 4座。唐塔中有5座有纪年,最早为景云二年(711),其次为太极元年 (712)、开元十年(722)、开元十五年(727)和开元十八年(730)。云居寺北塔四隅各置一座唐代小塔,塔方形,通高 4米余,七层密檐式,汉白玉质地。尤以东北隅开元十年塔为其中精品。塔门两旁雕 2尊力士,门内正面为一佛二胁侍。两侧壁雕供养人像,有深目丰髭的胡人形象,反映幽州地区民族团结的史实。檐间线雕奔象、驰鹿等,堪称一代佳作。石经山顶原有 5台,每台均建石塔1座,现仅存南、东2台石塔。南台上为著名的金仙公主塔,九层密檐,造型酷似西安小雁塔,后壁镌《山顶石浮图后记》,记述赐大唐新旧译经充石经本及施舍该寺庙产事,这是房山石经刊刻史上的一件大事。东塔为单层石塔,造型独特。
  
  现存辽塔中有砖石塔各 2座,砖塔一为立于西北山顶处保护寺庙平安的吉祥塔,俗称老虎塔;一即云居寺北塔,又称舍利塔、罗汉塔,俗称红塔。北塔高30.46米,建于辽天庆年间(1111~1120),下部为八角形基座,上建楼阁式塔身两层,其上置覆钵和"十三天"塔刹,是楼阁、覆钵和金刚宝座 3种形式相结合的塔,造型特殊。从其形制布局分析,该塔是在唐塔基础上改建,塔刹部分为明清时重修。石塔一为"开山琬公之塔",高5.7米,下部为雕刻海葡萄等图案的须弥座,其上为八角形塔身,正面镌刻 "开山琬公之塔" 6 字,上有三层檐及莲座、刹顶,每层檐刻出瓦垅、滴水、雀网、斗栱等,据"静琬法师塔铭",可确定其年代为辽大安九年。另一为"涿州涿鹿山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即压经塔,建于天庆八年(1118),高约5 米余,下部为双层塔座,浮雕伎乐、飞天、花卉等精美图案,塔身镌"续秘藏石经塔记",上承托十一层密檐,造型优美。
  
  房山石经始刻于隋代而终于明末,以盛唐、辽、金时期所刻数量最多。隋代幽州智泉寺僧静琬自隋大业年间发愿刻经,至唐贞观十三年入寂,刊刻过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维摩经、胜鬘经、金刚经等。其间有几则题记,内容反映了刻经目的,如"冀于旷劫,济度苍生","此经为未来佛法难时,拟充经本"等。他死后,刻经事业由其弟子继承,得到皇室和地方官吏的资助。唐开元十八年玄宗八妹金仙公主奏请皇帝同意,送佛经 4000 余卷充作石经底本。至天宝十三载刻就许多大部经典,如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大方等大集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般涅槃经》、《正法念处经》。安史之乱时刻经事业并未停顿。至贞元、元和(785~820)间,幽州节度使刻济崇信佛教,刻经事业得以发展,中间虽有唐武宗会昌灭佛运动,但很快得以恢复,共刻经百余部, 400多万言。五代战乱,刻经停顿。辽圣宗时由政府资助主要补刻了大般若经。兴宗赐钱析利,以契丹藏为底本刻大宝积经、放光般若经、陀罗尼集经等87帙、161部、656卷、1000余石。道宗前期继续赐钱刻经,至大安时已主要靠僧徒募捐,如通理大师放戒募化刻了首楞严经、菩萨地持经、大智度论等69部 443卷,小碑4000余石。金代前期除继续前代刻经外,刻了《镌葬藏经总经题字号目录》,后期刻了宋辽两代新译经。辽金两代所刻大抵是已佚的"契丹藏"复刻本和大藏经未收的藏经。元至正元年(1341)高丽僧慧月游石经山,向朝野募化修补门窗,补刻残经五石,并留下题记。明代佛教日渐衰微,万历、天启、崇祯间刻过少量经,如《四十华严》等 10余部,储于董其昌书 "宝藏" 2字的宝藏洞(第六洞)。清康熙以后虽曾刻就一些经碑立于寺中,但已失去锢藏石经以备法灭的原意了。
  
  云居寺现存刻经总计15061石,其中完好的14621石,山上九室藏4978石,山下藏经穴中藏100082石。共刻佛经约1025种、900多部、3000多卷。石经中还有大量题记,共约6051则,其中有明确纪年者1467则,唐代354则、辽代 919则。这些题记反映了幽州范阳郡、涿州等地经济和行业组织情况,也涉及官爵的升迁、各州郡文武官员升降、郡邑省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刻工和书写者姓名。
  
  九洞位于白带山山腰,南北向,除雷音洞为开放式外,其余 8洞均以石门锢户,内叠藏经版。雷音洞面积最大,作不规则方形,正面开门辟破子棂石窗,洞内以4根八角石柱支撑洞顶岩石,石柱各面雕像,共 1056躯,故称千佛柱,为隋代遗物。静琬初刻石经 146块砌于四壁,四柱中间原供石像。1981年11月曾于该洞内发现隋、明两代瘗藏的佛舍利、隋大业十二年石函、银函、明万历石函、玉函等。藏经穴位于云居寺南塔前,南北长19米,东西宽10米,深 5米,面层以方砖铺墁,周围砌砖墙,东墙中部有一石门。穴分南北两部分,中间隔 1米宽的土墙,北部顺序排列,南部经版纵横交错排列,共瘗藏经版 6层。其上建石塔,刻文标记石经所在。
  
  1958年成立云居寺文物保管所,1989年改名为云居寺文物管理处。1971 年开始对部分被损坏的石经洞门、北塔多次进行维修加固,安装避雷设施,并建立碑廊,把散存于附近的碑刻、经幢、小石塔移入碑廊或寺内保存。1981年新建石经库和展室,将部分石经上架保管和展出。1984年开始对云居寺遗址进行清理,1985年开始在原基址上复建殿堂,并将石经移入保护。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