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航海习语
1)  sea-related idioms
航海习语
1.
Both English sea-related idioms and Chinese ones hav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reflecti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create difficulties for translation.
英汉航海习语的研究对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2)  idioms related with ship and ocean
船海习语
1.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related with ship and ocean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英汉船海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3)  maritime English
航海英语
1.
Maritime English Teaching Evaluation Strategies;
航海英语课堂教学评估策略
4)  Nautical English
航海英语
1.
Analysis focused on the non-restrictive clauses in nautical English;
航海英语中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分析
2.
Stylistic analysis of nautical English from the speech act verbs point of view;
言语动词视角的航海英语文体特征
3.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Nautical English Abbreviations;
航海英语缩略语的定量定性分析
5)  nautical expressions
航海词语
6)  sea term
航海用语
补充资料:《郑和航海图》
      明代航海图籍。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后人多简称为《郑和航海图》。约成于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五年(1430)间。原图为自右而左展开的手卷式,茅元仪收入《武备志》卷二百四十后改为书本式,共二十四页,包括茅元仪序一页,图二十页,《过洋牵星图》二页(四幅),空白一页。
  
  
  
  该图制作于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后,全体下洋官兵守备南京期间。其时正值明宣宗朱瞻基酝酿再下西洋之际,因将郑和船队历次下西洋航程综合整理,绘制成整幅下西洋全图,为郑和使团适应下西洋的需要而集体编制的不朽之作。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图中标明了航线所经亚非各国的方位,航道远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牵星高度;对何处有礁石或浅滩,也都一一注明。图中列举自太仓至忽鲁谟斯(今伊朗阿巴丹附近)的针路(以指南针标明方向的航线)共五十六线,由忽鲁谟斯回太仓的针路共五十三线;往返针路全不相同,表明船队在远航中已灵活地采用多种针路,具有高超的航海技术和较高的海洋科学水平。在图中郑和船队所经之地,均有命名。图中的约五百个地名中,外国地名约三百,大大超过汪大渊《岛夷志略》一书所收的外国地名。
  
  15世纪以前,中国关于亚非两洲的地理图籍,以《郑和航海图》最为详尽。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该图仍采用传统的绘画方法,图中的地域大小、远近比例,都只是相对而言的,有些地方的方位甚至有错。但只要了解其绘制方法,结合所记针路及所附的《过洋牵星图》,并以今图对照,便可发现该图在描绘亚非沿海各地形势,以及在认识海洋和掌握航海术等方面,在当时都达到了较高的科学水平。该图不仅是研究郑和下西洋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图籍,在世界地图学、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