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oday's Jinling and the one in the book not being the same place
此金陵非彼金陵
3) Jinling broiler
金陵花鸡
1.
The powder of Gynostemma pentaphylla was used as additive to feed Jinling broiler,and the acute toxicity test of Gynostemma pentaphylla was conducted.
以绞股蓝粉为添加剂,对金陵花鸡进行饲养观察,并对绞股蓝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4) Professor Wang Jinling
王金陵
1.
Professor Wang Jinling have been devoting his life on soybean genetics and breeding, and contributed distinguishly in soybean breeding and related studying fields.
王金陵教授一生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 ,在大豆育种和相关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5) Nanking Journal
《金陵学报》
1.
Mr. Qian Cunxun and Nanking Journal;
钱存训先生与《金陵学报》
6) Jinling Panci
金陵判词
1.
On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from the Background——Taking Jinling Panci as an Example;
从历史文化背景看《红楼梦》的翻译——以金陵判词为例
补充资料:西夏陵
西夏皇陵,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贺兰山东麓,东西约5公里,南北约10公里,内有帝陵9座、陪葬墓 193座。北端有大型建筑遗址,东侧有砖瓦窑、石灰窑址10余处。营建年代约自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1227年,蒙古灭西夏,战火殃及陵区,地面建筑全部被毁,陵墓大部被破坏。1972~197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组织调查,先后发掘帝陵 1座、陪葬墓4座,清理碑亭4座、砖瓦窑 2座、石灰窑 1座。1986~1989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考察测绘,发掘建筑遗址4400平方米、碑亭 1座。西夏陵的营建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但也有自身的特点,是研究西夏物质文化、社会历史及与中原文化关系的重要实物资料。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夏陵墓按陵区地形从南向北分作4区:1~6号陵依次分属前3区,每区2陵;7~9号陵属4区。据《宋史·夏国传》载,在西夏12帝中有陵号者为:太祖继迁裕陵、太宗德明嘉陵、景宗元昊泰陵、毅宗谅祚安陵、惠宗秉常献陵、崇宗乾顺显陵、仁宗仁孝寿陵、桓宗纯祐庄陵、襄宗安全康陵,共 9个,与陵区实际陵数相符。然而,由于史书未记诸陵相对位置,加之碑石被毁,陵主失考,除知 7号陵(原编 2号)为仁孝寿陵外,其余 8陵尚有争议。一种意见认为,西夏陵受唐宋阴阳堪舆之术的影响,实行昭穆葬法,成左昭右穆贯鱼形式。考古证明的仁孝寿陵,正与此排法一致。已发掘的6号(原编8号)陵为李乾顺之陵。襄宗后的神宗遵琐、献宗德旺、南平王李伜 3代,均死于1226~1227年西夏败亡之际,可能未及造陵,《宋史》也无其陵号。另一说则认为,由于皇位承袭关系,西夏陵从南向北纵向两行排列,山外一行早于依山一行,共11陵,已发掘的6号(原编8号)陵为遵琐之陵。
西夏陵1~6号陵地面遗迹保存较好,夯土台基、版筑残墙尚存,平面布局清楚。陵园均坐北朝南,呈纵向长方形,四角置角台,从南向北,神道两侧依次为双阙台、双碑亭或三碑亭(有的陵东侧为两亭),亭北为月城、内城,二城相连平面呈倒凸字形。月城内神道两侧置石象生。内城方形或长方形,每面正中辟门,四角置角楼,南门内偏西为献殿。地宫在内城西北隅,地面上为八角密檐式塔状陵台,陵台前为鱼脊状的墓道封土。有的陵内城正中,还有不明性质的方形夯土台基。各陵园规模大小、平面布局略有差异。有的为一重城,如 3号陵、4号陵。以 3号陵为例,内城东西宽158米,南北长177米,但四个角台远在内城四角100~200米之外。有的为双重城。1号陵、2号陵外城为封闭式,均东西宽225米,南北长342米,陵台9级,残高约23米。5号陵、6号陵外城为开口式,无南墙,角台相距也较远,陵园总面积在14万平方米左右。已发掘的6号陵,陵台7级,残高16.5米。地宫在陵台前18米,距地表25米。墓道长49米,封土呈鱼脊状隆起;甬道长 6.2米,左右两壁绘武士像;主室呈横长方形,南北长 5.6米,东西宽6.8~7.8米;主室两侧各有一配室。墓室地表墁砖,下壁有护墙板痕迹;顶部虽已破坏,仍能看出为穹窿顶土洞。随葬品仅存零星金银饰件、人物竹雕、石刻残头像、铜甲片、副肘板、门钉泡、石经幢、铁剑、铁矛、高足碗、陶瓷残片等。地表散布大量砖瓦建筑材料,有滴水、瓦当、脊饰、套兽、石螭首、莲花纹柱础、雕龙栏柱等,其中一件绿色琉璃鸱吻,高达1.52米。在诸陵碑亭发掘中,出土力士石座 7尊,屈膝跪坐,似背负重物,造型奇特;同时出土大量汉文和西夏文碑刻残片,其中有 7号陵西夏文篆刻"寿陵志文"。
陪葬墓随诸陵分属各区,其中一区32座,二区48座,三区97座,四区16座。大多破坏严重,有的土冢被平,绝大部分墓园仅剩墙基。它们成组排列,但附葬何陵,没有明显标界。与帝陵相比,陪葬墓规模小,形制简单,一般无帝陵中的角台、阙台、献殿,墓园仅有南门。规模大小悬殊,布局多有变化。有的墓仅有一个土冢,多数墓有大小不等的墓园,如 149号墓园南北长30米,东西宽25米;161号墓,则由内外双重城组成,面积达4.36万平方米,土冢高11.6米。有的墓园由土冢和一城、一碑亭组成,有的加月城,有的南门内有照壁,个别墓有阙台或献殿,有的墓如 177号则由土冢和内外城郭、月城、门楼、双碑亭组成。土冢仍居方城西北,有圆丘式、圆柱式、圆锥式、三级圆墩式等。还有在一个墓园中有 2墓或 3墓从葬的特殊葬式。已发掘的墓,皆为方形穹窿顶土洞墓。108号墓边长4米,顶高3.5米,据出土残碑,系梁国正献王之墓,扎结丝线染色的茂花闪色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次出土;101号墓边长5米,顶高 6米,出土重188千克的鎏金铜牛和重355千克的石马,造型生动,是冶铸、雕刻的精品。
建筑遗址坐北朝南,略呈长方形,南北长 290米,东西宽 170米,由围墙、门厅、殿堂、厢房、夹屋、行廊等组成三进院落,可能是西夏祖庙遗址。出土遗物有大量砖、瓦、戗脊兽等建筑村料和青釉浮鹅戏水盘、白瓷三鱼纹大盆、泥塑佛像残块等。
西夏陵墓按陵区地形从南向北分作4区:1~6号陵依次分属前3区,每区2陵;7~9号陵属4区。据《宋史·夏国传》载,在西夏12帝中有陵号者为:太祖继迁裕陵、太宗德明嘉陵、景宗元昊泰陵、毅宗谅祚安陵、惠宗秉常献陵、崇宗乾顺显陵、仁宗仁孝寿陵、桓宗纯祐庄陵、襄宗安全康陵,共 9个,与陵区实际陵数相符。然而,由于史书未记诸陵相对位置,加之碑石被毁,陵主失考,除知 7号陵(原编 2号)为仁孝寿陵外,其余 8陵尚有争议。一种意见认为,西夏陵受唐宋阴阳堪舆之术的影响,实行昭穆葬法,成左昭右穆贯鱼形式。考古证明的仁孝寿陵,正与此排法一致。已发掘的6号(原编8号)陵为李乾顺之陵。襄宗后的神宗遵琐、献宗德旺、南平王李伜 3代,均死于1226~1227年西夏败亡之际,可能未及造陵,《宋史》也无其陵号。另一说则认为,由于皇位承袭关系,西夏陵从南向北纵向两行排列,山外一行早于依山一行,共11陵,已发掘的6号(原编8号)陵为遵琐之陵。
西夏陵1~6号陵地面遗迹保存较好,夯土台基、版筑残墙尚存,平面布局清楚。陵园均坐北朝南,呈纵向长方形,四角置角台,从南向北,神道两侧依次为双阙台、双碑亭或三碑亭(有的陵东侧为两亭),亭北为月城、内城,二城相连平面呈倒凸字形。月城内神道两侧置石象生。内城方形或长方形,每面正中辟门,四角置角楼,南门内偏西为献殿。地宫在内城西北隅,地面上为八角密檐式塔状陵台,陵台前为鱼脊状的墓道封土。有的陵内城正中,还有不明性质的方形夯土台基。各陵园规模大小、平面布局略有差异。有的为一重城,如 3号陵、4号陵。以 3号陵为例,内城东西宽158米,南北长177米,但四个角台远在内城四角100~200米之外。有的为双重城。1号陵、2号陵外城为封闭式,均东西宽225米,南北长342米,陵台9级,残高约23米。5号陵、6号陵外城为开口式,无南墙,角台相距也较远,陵园总面积在14万平方米左右。已发掘的6号陵,陵台7级,残高16.5米。地宫在陵台前18米,距地表25米。墓道长49米,封土呈鱼脊状隆起;甬道长 6.2米,左右两壁绘武士像;主室呈横长方形,南北长 5.6米,东西宽6.8~7.8米;主室两侧各有一配室。墓室地表墁砖,下壁有护墙板痕迹;顶部虽已破坏,仍能看出为穹窿顶土洞。随葬品仅存零星金银饰件、人物竹雕、石刻残头像、铜甲片、副肘板、门钉泡、石经幢、铁剑、铁矛、高足碗、陶瓷残片等。地表散布大量砖瓦建筑材料,有滴水、瓦当、脊饰、套兽、石螭首、莲花纹柱础、雕龙栏柱等,其中一件绿色琉璃鸱吻,高达1.52米。在诸陵碑亭发掘中,出土力士石座 7尊,屈膝跪坐,似背负重物,造型奇特;同时出土大量汉文和西夏文碑刻残片,其中有 7号陵西夏文篆刻"寿陵志文"。
陪葬墓随诸陵分属各区,其中一区32座,二区48座,三区97座,四区16座。大多破坏严重,有的土冢被平,绝大部分墓园仅剩墙基。它们成组排列,但附葬何陵,没有明显标界。与帝陵相比,陪葬墓规模小,形制简单,一般无帝陵中的角台、阙台、献殿,墓园仅有南门。规模大小悬殊,布局多有变化。有的墓仅有一个土冢,多数墓有大小不等的墓园,如 149号墓园南北长30米,东西宽25米;161号墓,则由内外双重城组成,面积达4.36万平方米,土冢高11.6米。有的墓园由土冢和一城、一碑亭组成,有的加月城,有的南门内有照壁,个别墓有阙台或献殿,有的墓如 177号则由土冢和内外城郭、月城、门楼、双碑亭组成。土冢仍居方城西北,有圆丘式、圆柱式、圆锥式、三级圆墩式等。还有在一个墓园中有 2墓或 3墓从葬的特殊葬式。已发掘的墓,皆为方形穹窿顶土洞墓。108号墓边长4米,顶高3.5米,据出土残碑,系梁国正献王之墓,扎结丝线染色的茂花闪色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次出土;101号墓边长5米,顶高 6米,出土重188千克的鎏金铜牛和重355千克的石马,造型生动,是冶铸、雕刻的精品。
建筑遗址坐北朝南,略呈长方形,南北长 290米,东西宽 170米,由围墙、门厅、殿堂、厢房、夹屋、行廊等组成三进院落,可能是西夏祖庙遗址。出土遗物有大量砖、瓦、戗脊兽等建筑村料和青釉浮鹅戏水盘、白瓷三鱼纹大盆、泥塑佛像残块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