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托尔斯泰-杜兰使团
1)  Tolstoy-Dolan Mission
托尔斯泰-杜兰使团
1.
Suydam Cutting,Theo Bernard and the two members of the Tolstoy-Dolan Mission were the Americans who entered Tibet during the 1930 s up to China s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卡廷、伯纳德和托尔斯泰-杜兰使团是20世纪30年代至抗日战争后期陆续进藏的三批美国人,他们增进了美国对于西藏的了解。
2)  Tolstoy [英]['tɔlstɔi]  [美]['tɑlstɔɪ]
托尔斯泰
1.
Characters and Origin of the Autobiographical Confession in Tolstoy s A Confession;
托尔斯泰《忏悔录》的自传忏悔特色及其成因
2.
On Tolstoy’s Creative Labour;
托尔斯泰的创造性劳动刍议
3)  Leo Tolstoy
托尔斯泰
1.
An Analysis to the "Confession" of Leo Tolstoy;
解读托尔斯泰的《忏悔》
2.
Leo Tolstoy s Influence on Luxun s Thought of Humanistic Education——To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Luxun s Death;
托尔斯泰对鲁迅人道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
3.
Facing the Nothingness of One s Life and Experiencing the Forethought of "Death"——Leo Tolstoy s Neg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
直面生存虚无 先行体验“死亡”——从存在主义视野看托尔斯泰精神中的否定倾向
4)  Tolstoyism
托尔斯泰主义
1.
A Well-drawn Blueprint of Tolstoyism——On the Revival of "Seal of Evil";
一幅精心绘制的托尔斯泰主义蓝图——论《复活》中的复活
2.
The Positive Meaning of Tolstoyism;
托尔斯泰主义的积极意义
5)  Leo Tolstoy
列夫·托尔斯泰
1.
Noted as a distinguished novelist, Leo Tolstoy is unfairly ignored as an educator.
列夫·托尔斯泰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级文学家,但他从事教育事业的经历人们知之不多。
2.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make a more profound analysis of Leo Tolstoy s representative masterpiece War and Peace with the purpose of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is writing style.
本文试图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的分析,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他的写作方式。
6)  Lev Tolstoy
列夫·托尔斯泰
1.
The Development of Lev Tolstoy s Artistic Theory in China;
列夫·托尔斯泰艺术理论在中国的命运
2.
Lev Tolstoy’s Spiritual Rebirth and Resurrection
列夫·托尔斯泰的精神重生与《复活》
补充资料:杜兰,C.
      法国导演、演员和戏剧革新家。生于法国萨瓦省。其父为公证人。杜兰 9岁赴里昂一所寄宿中学住读。当过公证人事务所的送信员、染织厂学徒等。做工谋生之余,在戏剧学院上课,晚上到咖啡馆诵朗诗歌。1903年,杜兰只身去巴黎,过着流浪艺人的生活,有时也到上演情节剧的小剧场参加演出。1913年,导演J.科波发现了他,聘请他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一剧里饰斯麦尔佳科夫一角。杜兰的表演才能得到发挥,从此加入科波创办的老鸽巢剧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杜兰应征入伍。1917年他和科波一起去美国演戏。1919年回国后,曾先后在冬天马戏团和蒙坦尼喜剧团与导演兼演员热米埃(1869~1933)合作,还在老鸽巢剧院演出。
  
  1922年杜兰终于实现了建立自己流派的夙愿,创建作坊剧院,这是他进行艺术革新的极盛时期。他先后向巴黎观众介绍意大利L.皮兰德娄、英国 B.琼森(1572~1637)和奥地利S.茨韦格(1881~1942)等人的剧作,引起社会重视。杜兰除演出许多古典剧作外,还演出法国当代剧作家J.罗曼(1885~1972)、J.科克托(1889~1963)等人的新作,支持了一代新人的戏剧创作。
  
  作坊剧院剧场狭小,但是笼罩着演员与观众亲密无间的气氛,这有利于体现杜兰的民众戏剧思想。1940~1947年间,杜兰希望接触更多观众,担任萨拉·贝恩哈特剧院(后改为巴黎城市剧院)院长。在这里,他于1943年首演 J.-P.萨特第一部剧作《苍蝇》以及其他当代剧作家诸多剧目。然而,在这座大剧场里,作坊剧院的那种独特气氛丧失了。剧院管理不当,赔了400万法郎,杜兰被迫再度过着没有固定剧场的流浪生活。最后赴瑞士日内瓦,任该市艺术之家戏剧部负责人,1949年病逝。
  
  杜兰又高又瘦,似乎完全不具备一个演员必要的外形条件。但他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位极为出色的优秀表演艺术大师。杜兰的表演风格洗练,表情极其丰富,被后人誉为20世纪上半叶法国戏剧的化身。
  
  杜兰是一个热情大胆的革新家。他把戏剧视为全面的艺术,主张面向尽可能多的观众,并强调戏剧表演最好能调度一切可以在舞台上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段。其突出特点,是在演出中让音乐来表现戏剧的诗情画意。杜兰既是商业戏剧的死敌,又强烈反对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他要求的戏剧是朴素纯净的艺术。他的戏剧观是现实主义的,同时又包含有心理、诗意和梦幻的成分在内,对当代法国著名导演 J.-L.巴罗等人都有相当深刻的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