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波特钻石理论
1)  Porter Diamond Theory
波特钻石理论
1.
This thesis firstly analyzes the four key factors,based on the Porter Diamond Theory,of cultivating Hunan Local AD.
波特钻石理论来看,形成湖南本土广告公司竞争优势的关键有四个要素,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湖南本土广告公司的现状才不容乐观,因而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索湖南本土广告公司竞争优势的培育路径和策略势在必行。
2)  Revised "diamond" model
修正后的波特"钻石"理论
3)  diamond theory
钻石理论
1.
Application of the Diamond Theory in analysis of competitive power of regional hydropower industry;
钻石理论在区域水电产业竞争力分析中的应用
2.
An analysis of industrial cluster in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on Diamond Theory;
基于钻石理论对区域旅游合作中产业集群的探讨
3.
Competitive Advantage Based on Diamond Theory: Development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基于钻石理论架构竞争优势:船舶工业发展研究
4)  Porter Theory
波特理论
5)  diamond model
波特钻石模型
1.
"China Automo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Overview and Analysis on Shanghai s Competitiveness as an Automotive Production Center using Michael Porter s Diamond Model Framework";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与使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上海汽车生产和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6)  Poter's Diamond System
波特的钻石体系
补充资料:波特,K.A.
      美国女作家。生于南方得克萨斯州。16岁时从修女学校出走,当过记者、演员、歌手、编辑与教员,后专门从事写作。30岁时开始发表作品。晚年在大学执教。
  
  她最早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开花的紫荆树》(1930),有不少篇是以20年代动荡的墨西哥为背景,其中的《弃妇》写一老妇人临终时的思想活动,回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老妇人倔强执着的性格表现得很突出,是运用"意识流"手法获得成功的一篇代表作品。
  
  波特后来出版的作品有小说集《中午酒》(1937)、《灰色骑士灰色马》(1939)与《斜塔》(1944)等。《中午酒》以美国南方为背景,写一个专以搜捕疯子为职业的人被雇用疯子的农场主杀死的故事。作者认为生活中善与恶、是与非之间的界线有时是颇难划清的。《灰色骑士灰色马》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女记者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反感。她爱上一个军人, 企图在战争中寻求一丝温暖而不可得。 小说运用《新约·启示录》中骑灰色马的死神的典故,充满一种人无法与命运相抗衡的悲剧气氛。这篇小说是波特最心爱的作品。
  
  1961年, 波特于 1940年即已开始创作的长篇小说《愚人船》出版。她自称这是她写得十分费力的一部作品。它写1931年希特勒攫取政权以前从墨西哥开往德国的一艘客轮上形形色色的人物,描绘了一幅"大难临头之前的世界图景"。作者企图表明,"恶"总是在"善"的妥协与默契之下得逞。人的天性是脆弱的,人有毁灭别人与自我毁灭的本能。这部作品出版后,受到欢迎,但批评家认为不如她的中、短篇小说。
  
  波特还著有散文集《过去的时日》(1952),记述她对几个作家的回忆以及她的创作体会。1977年,她的《千古奇冤》出版。作品写她20年代参加抗议处死无政府主义者萨柯-樊塞蒂一案的情况。1965年出版的她的中、短篇小说集,获得1966年的普利策奖与全国图书奖。
  
  波特的作品描写细腻,思想上有深度,文字讲究,风格优美。批评家认为她善于反映生活中人的孤独、苦闷、失意与得不到理解等问题,她既不采取愤世嫉俗的态度,也不表示廉价的感伤,而是以富有诗意的笔调含蓄地加以表达,能使读者对人生作进一步的思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