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国际经济机制
1)  international economy mechanism
国际经济机制
1.
With the development is going on globally today, the sovereign nations are facing a kind of difficult position: They hope to participate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mechanism to obtain the common interest and promote their development on one hand, and they worry about the corrosion which is harm to their sovereignty.
针对主权国家面临的困境——既希望参与国际经济机制,平等地获得共同利益,促进本国的发展,又担心本国主权受到侵蚀,难以有效地维护主权,着重分析了国际经济机制与国家主权辨证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并且分析了新干涉主义对国际经济机制的影响和危害,进而提出了主权国家在参与国际经济机制中维护国家主权所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2)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regime
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3)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anctions
国际经济制裁
4)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risis
国际经济危机
5)  international economy
国际经济
1.
Adapting to the trend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djusting timely economic structure of west china;
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与西部经济结构调整
2.
It extends the theory of fictitious economy from domestic to international,explains the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economic theory,and points out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from the viewpoint of fictitious economy which means to reconstruct the th.
本文针对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现状,从虚拟经济理论对整个经济系统的理解是价值系统出发,将虚拟经济的理论推广到国际经济领域,说明传统国际经济理论的缺陷,指出需要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重构国际经济理论。
3.
In the year 2002, constan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the highlighted Euro came on stage; Financial scandals shocked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es reappeared in Latin America; "Airein Bank" followed the upset track of "Bahrain Bank".
在过去的2002年,国际经济与金融局势可谓是风云变幻:欧元闪亮登场;财务丑闻,震撼世界;金融危机,重现拉美;“爱银”重蹈“巴林”覆辙。
6)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System
国际经济法律制度
补充资料:经济机制
      社会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为保证经济运转所采取的管理经济的具体形式所构成的总体。这一总体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生产者主体的能动作用。
  
  词源  机制一词最早来自希腊文mechane,意指机器、机械、机构。这一工程学概念相继为其他学科所采用。社会经济形态作为社会机体也有自己的经济机制,受一定的经济规律的支配。在经济机制形成和发挥作用的整个过程中,都同人们的活动相联系。因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现实的经济活动总是体现有生命的主观因素(劳动力)的作用。经济规律具有客观的性质,但经济规律的作用要通过人们的经济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在分析经济机制的内涵时,既要把握它的客观性质,又不能忽略主观因素的作用。
  
  内容  经济机制作为一种体系,一般是由经济组织、经济杠杆、经济政策等构成。其内容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规定的,但是它又超出了生产关系本身的范围,既同生产力有关,又同上层建筑(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有关。因此,在对社会现象分类时,经济机制不能完全归入生产关系范畴,也不能完全归入上层建筑范畴,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特殊社会现象,是两者的一种结合体。
  
  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经济机制。在生产关系本质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国度和同一国度的不同时期,经济机制也会有所差别。但这种差别是同一类型经济机制本质相同条件下的差别,而不同于本质不同的不同类型经济机制之间的差别。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中,按照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可以划分为资本主义经济机制和社会主义经济机制两大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规律、价值规律通过市场竞争、供求关系变化而形成的价格等具体形式,自发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虽然资本主义经济机制也是体现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相互结合,但是自发性是其重要特征。
  
  与资本主义经济机制不同,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主观因素起着重大的作用,自觉性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经济机制是人们根据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觉地建立并发挥其作用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机制赖以建立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范围内起作用的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着经济机制的构成,包括采取什么式样的体制、组织、手段、方式和方法来影响、调节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经济机制  是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广泛和复杂的体系。它包括相互制约的社会主义经济诸因素的内在结合关系,及其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向前发展的作用机制。同时,它也包括国家组织管理经济的机构,有关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以及影响、制约经济发展的杠杆。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组成部分之一的作用机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诸因素的内在制约关系,蕴含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本质中,因而是无形的。至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机制具体形式的利用机制,是人们自觉地依据经济规律所建立的实现经济规律作用的具体形式,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经济管理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实施领导和组织的综合管理机构(计划、财政、劳动、商业、物资等)和专业管理机构(工业、农业等),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经济组织管理机构,以及在企业基础上组建的各种形式的联合公司。②指导经济活动的方针、政策和规定,主要指国家有关计划、财政、劳动、工资、价格、物资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以及为指导经济活动所采取的具体措施。③经济杠杆,包括用来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价格、信贷、税收、利润、工资等等。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经济管理机构通过制定指导经济活动的方针、政策对国民经济实施管理,而各项经济方针、政策要收到实效,又都离不开对经济杠杆的运用。
  
  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经济机制有一个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因为人们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和经济规律有一个认识过程。同时,具体建立怎样的比较适宜的经济机制,也有一个实践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近年来,中国随着经济改革的进行,经济学界对经济机制的论述越来越多,但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概括起来有三种观点:①认为经济机制就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②把经济机制与经济政策、经济杠杆等同;③认为经济机制是客观经济规律与经济规律在经济实践中具体表现形式的统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