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eaching dialogue process
教学对话过程
2) dialogue teaching
对话教学
1.
On Constructing the Ethical Values of Dialogue Teaching;
建构对话教学的伦理价值观
2.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model and strategy of the dialogue teaching;
对话教学的模式与策略探析
3.
The Applied Research about the Dialogu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Politicals under New Curriculum;
新课程标准下思想政治课对话教学的应用研究
4) Dialogue Instruction
对话教学
1.
The dialogue instruction in the sight of hermeneutic;
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对话教学
2.
A Deepened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Dialogue Instruction;
对话教学实践的深化研究
5) dialogic teaching
对话教学
1.
The communicative nature of dialogic teaching is reflected in the communicative subjects participation,democracy,cooperation and comprehension,in the features of interaction,creativity,mutual gratification and mutual benefit of teaching activities,in the individuality and collectiveness of the subjectivity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and also in the integrity of teaching effect.
对话教学的交往有效性程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2.
Secondly, the author generalized how the Confucius dialogue teaching came true, and its basic features, also the whole series of the Confucius "People-based" dialogic teaching ideal and thoughts.
本文着重研究了孔子的对话教学与我国当代的大学交往教学观。
3.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the dialogic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builde an equal relationship,conduct sincere cooperation,share the experience of study in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creation of students.
对话精神的内涵包括平等、合作、交互和创造,它是贯穿于整个对话教学过程的价值因素,对对话教学具有导向作用。
6) teaching dialogue
教学对话
1.
In the context of teaching,turn is the basic unit of teaching dialogue.
在教学语境中,话轮是构成教学对话的基本单位,话轮转换的规则显示了教学对话的互动是有着规律性的结构。
2.
The thesis chooses teaching dialogue as Direction studying 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happening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the first cause is because o.
本论文之所以选择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师生教学对话问题作为研究方向,一是缘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二是缘于教学对话实施的可行性:三是缘于个人的经历和兴趣。
补充资料:教学过程
教学的实施过程,即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中国古代教育家论教学过程 一般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在教师循序引导下,学生学习知识和修养道德的统一过程。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儒家研究了学习过程中的认识因素。孔丘有时从唯心论的先验论出发,肯定"生而知之",但居于主导的思想是主张"学而知之",并把"学"、"思"、"习"、"行"四者相结合。自孔子以后,孟轲发展了"生而知之"的学说,认为人皆具有先验的"良知"、"良能",提倡"自得"、"自求"的内心反省,所谓:"求则得之,......求在我者也",认为认识源于主观良知的自我发现, 而不是对于客观世界的探求。荀况则发展了孔子"学而知之"的主张,从朴素唯物论的认识论出发,把学习看作是" 闻"、"见"、 " 知"、"行"的统一过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他主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不过他所说的"行"限于个人德行的实践,而不是指社会历史实践。(见《大学》、《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中国古代儒家对学习过程的概括。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和朱熹等人,继承和发挥孟子"自得"和"自求在我"的唯心论的认识论,否认认识有赖于实践,提倡"闭门读书"、"修心养性"。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又说,"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达于天理良心的发现。这种唯心论的认识论和教学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的教学实践影响很大。但朱熹等人提出的"为学之道"、"读书之法"、"教人有序"以及"严立课程"等命题,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明代王廷相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论认识论传统,批判程朱理学家的教学思想,主张知识是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结合:"圣贤之所以为知者,不过思与见闻之会(结合)而已。"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发展认识能力;"夫心固虚灵(原是空虚而能反映事物),而应者必借视听聪明会于(理解)人事,而后灵能长焉(心灵得以长进)。" 他把荀子"学至于行而止"的观点推进一步,认为"行"中出真知:"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反对"不于实践处用功"的教学过程。王夫之进一步指出:"力行而后知之真也";同时又主张博学深思,"学愈博则思愈远",认识领域越是扩展,思考能力越是深入。清初颜元继承了上述朴素唯物论的传统,他强调"习行",唯重实学。 他说:"今之言致知者,不过读书、讲问、思辨已耳,不知致吾知者,皆不在此",而在于亲手下一番实践功夫,甚至认为"读书愈多愈惑"。这种观点用来批判理学,有可取之处,而作为一般教学思想则过于片面强调经验的作用,是不全面的。
欧美资产阶级教育家论教学过程 德国哲学家与教育家J.F.赫尔巴特从唯心论出发,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观念的运动,即概念与概念、主要概念与从属概念之间系统化联结运动;至于概念本身并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人类把心灵固有的先验的理性概括,通过沉思默想赋予客观世界的。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4 个阶段:①明了:即要求学生专心致志学习新课题的各个要素,达到正确理解为止。②联合:建立新概念与已知概念的联系。③系统:突出主要思想,把知识整理成贯通的系统。④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系统知识进行练习作业。赫尔巴特所强调的是系统的书本知识教学,忽视感性认识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使理论脱离实践。他的教学阶段是脱离具体教学内容特点的,带有形式主义性质。但是,赫尔巴特运用心理学来解释教学过程,最早提出和论述了教学阶段问题,明确地把教学当作一个过程来研究,这些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以美国教育家J.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儿童个人生活实践或直接经验作为学习的中心,要求围绕特定的生活事务来学习知识,即"由做而学"。杜威把教学过程分为 5个要素构成不同的阶段,这些要素是:①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②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③他要占有知识的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④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⑤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杜威轻视系统的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实际脱离理论的概括与指导。这种教学过程的理论,在许多国家实验的结果,都导致教学质量降低。不过,他重视学生的主动活动及其亲身经验,是针对传统教学的缺点而提出的,这是有一定意义与作用的。
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教学过程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全面总结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揭示了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认为人类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目的,人类认识是主体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是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向理性认识逐步上升和转化的过程;认识反过来又能动地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循环上升的过程。这一规律的阐述,为教学过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学习是以掌握人类已知的文化科学和技术基础知识为主,经教师的传授和引导,以求在较短时间使年轻一代能达到当代科学文化水平。教学过程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它遵循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认识和实践统一的规律,这既可避免唯理论的片面性;又可防止狭隘实用主义经验论的片面性。
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教学过程一般经过以下 4个阶段:①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包括通过观察、实际操作(如数小棍计算、剪纸认识几何图形)以及实验等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表象,并要求这些表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典型性,以便迅速有效地达于理性认识,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②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即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达于理解阶段。所谓理解,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新概念在头脑中纳入已知概念的系统,由已知概念向新概念转化,即形成新概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概念或规律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愈来愈具有重要作用和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地利用已知概念探索新知识,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的中心环节,是不断形成和发展认识结构的基本条件。③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教学过程的实践形式和一般社会实践形式相比较,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验、实习、实际操作以及美术、音乐和体育活动等等,是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实践形式,其目的在于印证知识或运用知识形成各种基本技能和技巧,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还包括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或必要的社会政治文化活动,以便扩展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运用领域;但这些社会实践形式必须服从教育和教学目的,并且不能作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求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同时要求防止某些错误的直接经验对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干扰作用。学生的技能、技巧的形成,一般是由掌握知识开始,逐步转向半独立作业,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较完全的独立作业。④检查和巩固知识。无论在形成感性认识或形成新概念,以及从事实际作业阶段,都包括有合理的检查和巩固工作,而检查和巩固又可构成教学过程相对独立的特殊环节,系统的检查和巩固工作是教学过程继续前进的基本条件之一。检查和巩固是教和学的双方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要教学生学会自我检查和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并善于充分利用意义识记和逻辑记忆来巩固知识、技能和技巧。教学过程的4 个阶段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环节,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是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必经这些步骤,不能作为呆板的公式看待。教学过程既可以由具体到抽象,又可以由抽象到具体;既可以由认识到实践,又可以由实践到认识。
教学过程与全面发展 现代教学论还认为,教学过程不单是传授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逐渐形成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学既要适应学生年龄特征,又要尽可能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和谐的、充分的发展,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同时,促进个性才能的特殊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见教学、教学原则)。
参考书目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编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9。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等合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2。
〔苏〕С.П.巴拉诺夫等编, 李子卓等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9。
〔苏〕Л.В.赞科夫编, 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文化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中国古代教育家论教学过程 一般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在教师循序引导下,学生学习知识和修养道德的统一过程。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儒家研究了学习过程中的认识因素。孔丘有时从唯心论的先验论出发,肯定"生而知之",但居于主导的思想是主张"学而知之",并把"学"、"思"、"习"、"行"四者相结合。自孔子以后,孟轲发展了"生而知之"的学说,认为人皆具有先验的"良知"、"良能",提倡"自得"、"自求"的内心反省,所谓:"求则得之,......求在我者也",认为认识源于主观良知的自我发现, 而不是对于客观世界的探求。荀况则发展了孔子"学而知之"的主张,从朴素唯物论的认识论出发,把学习看作是" 闻"、"见"、 " 知"、"行"的统一过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他主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不过他所说的"行"限于个人德行的实践,而不是指社会历史实践。(见《大学》、《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中国古代儒家对学习过程的概括。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和朱熹等人,继承和发挥孟子"自得"和"自求在我"的唯心论的认识论,否认认识有赖于实践,提倡"闭门读书"、"修心养性"。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又说,"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达于天理良心的发现。这种唯心论的认识论和教学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的教学实践影响很大。但朱熹等人提出的"为学之道"、"读书之法"、"教人有序"以及"严立课程"等命题,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明代王廷相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论认识论传统,批判程朱理学家的教学思想,主张知识是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结合:"圣贤之所以为知者,不过思与见闻之会(结合)而已。"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发展认识能力;"夫心固虚灵(原是空虚而能反映事物),而应者必借视听聪明会于(理解)人事,而后灵能长焉(心灵得以长进)。" 他把荀子"学至于行而止"的观点推进一步,认为"行"中出真知:"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反对"不于实践处用功"的教学过程。王夫之进一步指出:"力行而后知之真也";同时又主张博学深思,"学愈博则思愈远",认识领域越是扩展,思考能力越是深入。清初颜元继承了上述朴素唯物论的传统,他强调"习行",唯重实学。 他说:"今之言致知者,不过读书、讲问、思辨已耳,不知致吾知者,皆不在此",而在于亲手下一番实践功夫,甚至认为"读书愈多愈惑"。这种观点用来批判理学,有可取之处,而作为一般教学思想则过于片面强调经验的作用,是不全面的。
欧美资产阶级教育家论教学过程 德国哲学家与教育家J.F.赫尔巴特从唯心论出发,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观念的运动,即概念与概念、主要概念与从属概念之间系统化联结运动;至于概念本身并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人类把心灵固有的先验的理性概括,通过沉思默想赋予客观世界的。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4 个阶段:①明了:即要求学生专心致志学习新课题的各个要素,达到正确理解为止。②联合:建立新概念与已知概念的联系。③系统:突出主要思想,把知识整理成贯通的系统。④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系统知识进行练习作业。赫尔巴特所强调的是系统的书本知识教学,忽视感性认识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使理论脱离实践。他的教学阶段是脱离具体教学内容特点的,带有形式主义性质。但是,赫尔巴特运用心理学来解释教学过程,最早提出和论述了教学阶段问题,明确地把教学当作一个过程来研究,这些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以美国教育家J.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儿童个人生活实践或直接经验作为学习的中心,要求围绕特定的生活事务来学习知识,即"由做而学"。杜威把教学过程分为 5个要素构成不同的阶段,这些要素是:①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②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③他要占有知识的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④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⑤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杜威轻视系统的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实际脱离理论的概括与指导。这种教学过程的理论,在许多国家实验的结果,都导致教学质量降低。不过,他重视学生的主动活动及其亲身经验,是针对传统教学的缺点而提出的,这是有一定意义与作用的。
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教学过程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全面总结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揭示了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认为人类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目的,人类认识是主体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是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向理性认识逐步上升和转化的过程;认识反过来又能动地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循环上升的过程。这一规律的阐述,为教学过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学习是以掌握人类已知的文化科学和技术基础知识为主,经教师的传授和引导,以求在较短时间使年轻一代能达到当代科学文化水平。教学过程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它遵循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认识和实践统一的规律,这既可避免唯理论的片面性;又可防止狭隘实用主义经验论的片面性。
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教学过程一般经过以下 4个阶段:①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包括通过观察、实际操作(如数小棍计算、剪纸认识几何图形)以及实验等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表象,并要求这些表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典型性,以便迅速有效地达于理性认识,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②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即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达于理解阶段。所谓理解,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新概念在头脑中纳入已知概念的系统,由已知概念向新概念转化,即形成新概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概念或规律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愈来愈具有重要作用和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地利用已知概念探索新知识,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的中心环节,是不断形成和发展认识结构的基本条件。③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教学过程的实践形式和一般社会实践形式相比较,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验、实习、实际操作以及美术、音乐和体育活动等等,是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实践形式,其目的在于印证知识或运用知识形成各种基本技能和技巧,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还包括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或必要的社会政治文化活动,以便扩展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运用领域;但这些社会实践形式必须服从教育和教学目的,并且不能作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求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同时要求防止某些错误的直接经验对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干扰作用。学生的技能、技巧的形成,一般是由掌握知识开始,逐步转向半独立作业,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较完全的独立作业。④检查和巩固知识。无论在形成感性认识或形成新概念,以及从事实际作业阶段,都包括有合理的检查和巩固工作,而检查和巩固又可构成教学过程相对独立的特殊环节,系统的检查和巩固工作是教学过程继续前进的基本条件之一。检查和巩固是教和学的双方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要教学生学会自我检查和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并善于充分利用意义识记和逻辑记忆来巩固知识、技能和技巧。教学过程的4 个阶段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环节,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是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必经这些步骤,不能作为呆板的公式看待。教学过程既可以由具体到抽象,又可以由抽象到具体;既可以由认识到实践,又可以由实践到认识。
教学过程与全面发展 现代教学论还认为,教学过程不单是传授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逐渐形成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学既要适应学生年龄特征,又要尽可能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和谐的、充分的发展,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同时,促进个性才能的特殊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见教学、教学原则)。
参考书目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编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9。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等合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2。
〔苏〕С.П.巴拉诺夫等编, 李子卓等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9。
〔苏〕Л.В.赞科夫编, 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文化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