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魏书》史论
1)  historical essays of "Wei Shu"
《魏书》史论
2)  The historical book of HAN Dynasty
汉魏六朝史书
3)  On the History Writing by Wang Shao and Wei Dan
论王劭魏澹修史
4)  historical discourse in 《Records of Song》
《宋书》史论
5)  Weishu
魏书
1.
Weishu,a book written by Weishou of the Northern Qi Dynasty,is made up of 130 fascicles.
《魏书》,北齐魏收撰,全书一百三十卷,分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八卷,志二十卷,记载了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北魏王朝兴亡史。
2.
The present recognition best edition of Weishu is the checked and punctuated edition,published by China Publishing House in 1974,for it has collected all the possible researching achievements in this field.
中华书局1974年出版的点校本《魏书》吸收了历代版本之长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本子;虽然如此,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商榷。
6)  history book methodolology
史书方法论
补充资料:《魏书》
《魏书》

    记述中国北魏及东魏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齐魏收撰,含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共124卷。魏收(506~572),字伯起,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西)人。北魏中兴元年(531)曾以散骑侍郎典起居注,并修国史。东魏时期一直参与修国史。北齐受魏禅后,魏收任中书令,仍兼著作郎。天保二年(551)受诏撰魏史。自北魏末经东魏到北齐,魏收参与修史达20余年。全部《魏书》,从开国到孝明帝末年部分,魏收都有所凭借,沿用旧史。只有北魏末和东魏共约20年间的事迹,需重新搜集编写。至于东晋和十六国各传,是利用了崔鸿《十六国春秋》、孙盛《晋阳秋》、檀道鸾《续晋阳秋》等。魏收师汉人氏族谱牒之意,结合北方民族部落族姓的风习,设《官氏志》,于百官之外兼志氏族,是适应时代特征的处理方法,为后人研究北魏历史提供了极大方便。书中收录的诏令奏议大都关系政治,其他文章也足供考察作者身世和为人。而当时流行的轻浮诗文,所取极少。这些都是《魏书》的显著优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