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俄土战争
1)  the War between Russia and Turkey
俄土战争
1.
Contradiction of Pan-Nationalism——Taking Pan-Slavism in 19th and the War between Russia and Turkey as an Example;
泛民族主义的悖论——以19世纪泛斯拉夫主义与俄土战争为例
2)  Russo-Turkish War (1877~1878)
俄土战争(1877~1878)
3)  Anti-Russian War
抗俄战争
4)  Russo-Japanese War
日俄战争
1.
Zeng Qi and the Relief in the Russo-Japanese War;
增祺与日俄战争前后的兵灾赈济
2.
Reports & Reviews of the Beijing Press on the Russo-Japanese War;
北京报纸对日俄战争的报道与评论:1904-1905——“开民智”与“开官智”的分野
3.
Theodore Roosevelt s "Balance Policy" toward Japan and Russia versus the "Integrity" of Northeast China: a study on the Russo-Japanese War;
罗斯福的以日制俄政策与中国东北的“完整”——以日俄战争为中心的探讨
5)  Japan-Russia War
日俄战争
1.
"Neutralism" of the Qing Sovereignty during Japan-Russia War;
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的“局外中立”
2.
On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Japan-Russia War;
再论日俄战争的历史背景
6)  the Russo-Japanese war
日俄战争
1.
Citizens Mentality during the Russo-Japanese War Focused on Eshi Jingwen and Jingzhong Ribao;
日俄战争时期的国人心态
2.
The Russo-Japanese War is a cruel battle, which aimed at re-partitioning Northeast Asia, especially Northeast part of China, broke out in Feb, 1904 and ended in Sept, 1905.
日俄战争始于1904年2月,止于1905年9月,是日俄两国为重新分配东北亚尤其是中国东北的利益进行的一场残酷角逐。
补充资料:俄土战争
俄土战争
Russo-Turkish Wars
    17~19世纪俄国为向黑海和巴尔干地区扩张而同土耳其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初期战争主要限于俄土两国之间,战区集中在巴尔干、克里木、高加索等地。19世纪后,引起欧洲一些国家干预。俄土战争多次发生,其中重要的有10次:
    第一次(1676~1681)   根据1667年1月俄国、波兰签订的《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俄国攫取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包括基辅)。1672年土耳其为争夺乌克兰,进攻波属乌克兰夺取了波多利耶。1676年,土耳其利用乌克兰统领P.D.多罗申科进攻俄属乌克兰。土耳其战败。根据1681年1月俄土《巴赫奇萨赖和约》,确定第聂伯河为两国边界。
    第二次(1686~1700) 1686年俄国加入由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组成的反土同盟。1687、1689年,俄军在V.V.戈利岑公爵统帅下,对克里木进行了两次远征。1695、1696年彼得一世两次远征亚速。根据1700年7月俄土《君士坦丁堡和约》,亚速划归俄国。
    第三次(1710~1711) 1709年波尔塔瓦战役后,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逃入土耳其境内(见北方战争)。1710年俄土战争爆发。1711年,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土耳其和鞑靼军队的重围。根据1711年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土耳其。
    第四次(1735~1739) 俄国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取胜后,于1735年向土耳其宣战,目的是夺取黑海北岸和克里木半岛。1736年V.K.米尼赫伯爵率领的俄军攻克皮列科普,焚毁克里木汗国首都巴赫奇萨赖,另一支俄军占领了亚速,根据1739年 9月俄土《贝尔格莱德和约》,亚速再次归俄国所有。
    第五次(1768~1774)   由俄国武装入侵波兰而引起。P.A.鲁缅采夫-扎杜奈斯基元帅指挥的俄军渡过德涅斯特河,连败土军,控制了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另一支俄军占领了克里木半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参加了这次战争。根据1774年7月俄土《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俄国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和刻赤海峡,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克里木汗国宣告“独立”,并于1783年并入俄国版图。
    第六次(1787~1791) 由俄国吞并克里木和接受对格鲁吉亚的“保护”而引起。A.V.苏沃洛夫指挥的俄军连克布恩和奥恰科夫要塞,在伊兹密尔战役中获胜。由F.F.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统率的黑海舰队击败了土耳其舰队,控制了黑海。根据1792年1月俄土《雅西和约》,俄国获得南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地区。从此,黑海北岸全部处在俄国统治之下。
    第七次(1806~1812) 俄国目的是夺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主战场在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土耳其战败。根据1812年5月俄土《布加勒斯特和约》,俄国攫取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把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
    第八次(1828~1829) 俄国利用希腊独立战争,进一步南下,再次蹂躏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后经保加利亚直逼君士坦丁堡。根据1829年9月俄土《亚得里亚堡条约》,俄国获得多瑙河口及其附近岛屿和黑海东岸,土耳其承认格鲁吉亚、伊梅列季亚、明格列利亚并入俄国。
    第九次(1853~1856) 克里木战争(又译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俄国借口“圣地”问题,发动的对土战争。根据1856年《巴黎和约》,俄国把比萨拉比亚南部归还摩尔多瓦,实行黑海中立化,禁止外国舰队通过海峡。
    第十次(1877~1878) 1877年,俄国利用巴尔干斯拉夫人的民族解放战争,打着“解放”的旗号,对土宣战。俄军在罗马尼亚军队的配合下,攻克普列文;在保加利亚军队的支援下,连克索非亚和亚得里亚堡,兵临君士坦丁堡。由于英国干涉,俄国未能占领君士坦丁堡和海峡。根据1878年3月《圣斯特凡诺条约》,建立一个由俄国“保护”的庞大的保加利亚公国。英奥两国反对该和约。有关各国在1878年6~7月召开了柏林会议,重订和约。根据柏林和约,俄国重新获得比萨拉比亚南部,在亚洲获得巴统、卡尔斯、阿达等地。
   战争最后结局是俄国扩大了疆域,南部边界伸展到黑海,西部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东部边界越过高加索山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